紫砂壶的选、藏、玩


紫砂壶的选、藏、玩

文章插图
记得古人曾经告诫我们“玩物丧志” 。言外之意就是:别玩了,当心玩出事情来,沉迷于玩中,一切后果自行负责 。“玩物丧志”真的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吗?”
现在时代进步了,今非昔比,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让多少人迷花了眼 。现在,满大街尽是让先人心中“丧志”之物 。围棋、象棋、台球、高尔夫、甚至金庸、琼瑶,游戏电脑都足以丧志,可是人们一路玩下来,也没看见有人丧了什么志的 。于是我说,玩壶也不会丧志 。
爱茶的人才说得上爱壶,爱壶者大多玩壶,玩壶者必然会养壶,这似乎已成为茶文化中的必然法则 。养壶并不单纯只为了让壶身光亮润泽,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些反复、繁琐的动作来怡养性情,培养人与器的感情 。壶一旦养久了,搓搓摩摩地人的性情也像河里的鹅卵石一样,所有的棱角消磨殆尽,处事学会外圆内方,岂不是有利于志向的发挥?到头来,到底是人养壶,还是壶养人,恐怕一时也就说不清了 。
一、紫砂壶的选壶
第一定律:好泥不细
一块好玉,不会把它切成碎玉来卖 。同样,上乘的紫砂矿,不会把它做成粉料 。且不说矿石粉碎要花钱,如果紫砂的质感降低了,泥性变差了,壶也会卖不起价 。壶家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有钱不会赚的事 。
所以“好泥不细” 。当然,用洗泥法练泥的细料和粉碎中产生的细料 。反正料太细宜茶性降低,而且少了点紫砂味,不要也罢 。
第二定律:好工不差
中国的四大名绣,没有哪家把花绣在麻袋上,所以稍贵一点的壶都不会用太差的泥 。泥的成本在壶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工比泥值钱多了 。
不会有壶家在烂泥上下苦功夫,这样的壶家早已经饿死了;也不会有壶家在好泥上用烂工,这样的壶家已经被老板打死了 。那么多人削尖脑袋往“工艺师”的堆里扎,只是想贴个“工好”的标签 。
烂泥烂工只能忽悠菜鸟,要忽悠“行家”还是要一点成本的 。所以壶家不会用“泥”来拖累“工” 。除非“烧”坏了——壶烧坏了,或者脑子烧坏了 。所以,重“工”的壶友比重“泥”的壶友少交了好多学费 。
第三定律:好料不加
(首先说明:本定律不适用为特定艺术目的和原矿料互配的加料行为 。)
一种泥料,加料比不加料卖的价钱要高,而且加料的钱要不找回来,壶家一定会很惨 。所以好料不能加差料,差料更不会加好料 。加料会让紫砂“看起来更好”,除了特定的艺术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让假的象真的,次的象好的 。料加得越多就离“紫砂”越远 。
对壶友来说,“加料”所得到的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失去的却是紫砂最可宝贵的天然属性和人文基础 。
二、紫砂壶的“选、玩、收”
喝茶的紫砂壶一定不是用来收藏的,那种既有收藏价值又可以经常用来喝茶的壶是根本不存在的 。
因为所谓的收藏价值就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金钱价格与审美意义都会大幅增加的价值 。想一下,经常喝茶的壶如果在使用中磨损或磕碰伤了,价值一定是减少的.当然对于历史遗存的物品就又当别论了 。
喝茶的壶不应该是艺术品,虽然这样的壶也有艺术表现力 。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与艺术品壶有根本的区别的 。我
们所谓的艺术品壶应该是指做壶人的作品 。是有自己的艺术构思和工艺创造的作品 。这样的作品当然必须具备喝茶的实用性 。但是制造出来一定不是为了喝茶用的 。
【紫砂壶的选、藏、玩】喝茶的壶除喝茶之外,应该是可以把玩的 。在品茗的过程中 。通过对壶体的抚摩 。眼睛对壶颜色的感受,已经看其出水断水的利索与否,都可以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
风音堂紫砂艺术以工艺美术为根,以传统文化为源,以茶文化为媒,逐步形成自身的、独有的紫砂艺术 。独具特色的、独具风格的、独树一帜的紫砂风格 。大家一起探讨紫砂文化传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