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喝茶,就是不知道怎么泡好 。”
“我喜欢喝茶,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品 。”
这几乎是每个爱茶人初学茶时都会遇到的困惑 。诚然,“怎样泡”和“如何品”是爱茶人学茶路上绕不开的两个问题 。
对于泡与品的问题 。我应该怎么学?
【懂点茶知识,技多不压身,学会这些秒变茶艺高手】1.你需要找好学茶的方向
每个爱茶人都有一个学茶的初心 。知道自己学茶的初心,才能找对方向 。如果你是想简单学会把茶泡好喝,懂得品鉴的基本技巧,那可以多找资深茶客多喝茶多讨教;
如果你想以茶会友,那找一个茶友圈跟着喝,会有更多乐趣;如果你想以茶陶冶情操,那不妨在学泡品之余了解多一些茶文化;
如果你是商务上时常需要以茶待客,那要熟悉各类茶的泡、品常识,这样能够让你因需而择茶,做到能泡能品又能聊 。
诸如此类,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茶之后,再来思考用什么方法去学 。
2.你需要一个学茶的圈子
许多初入门的茶友,在开始学茶时,泡不好,喝不明白,懵懵懂懂,但总不得要领 。其实,想学茶,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是先找一个茶友圈,跟着大家一起喝 。
或者多找身边懂喝茶的人一起喝,总能找到几个 。
对,先找个圈子喝,经常一起喝茶,一起聊茶 。学茶,一定不能一个人捣鼓,三口成品嘛 。
再者,和大家喝一样的茶,看别人怎么泡,怎么品 。
逸品茶友会正是通过这种形式带动许多茶友进行交流的,茶友会每年会举办一两次众筹活动,参与众筹的茶友线上线下一交流,往往能增进对众筹茶品的多方面认识 。
3.你需要一个正确的学茶观
有些茶友会把学茶当作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而有些茶友则对学茶嗤之以鼻,认为没多少技术含量 。
其实,两者都有失偏颇,都不可取 。逸品茶友会致力于传播实用型茶文化,提倡泡品生活化,引导茶友们轻松学茶,轻松习得泡品技能 。
茶友们初进茶友会学茶,跟着大家喝着聊着,听着记着,泡着品着,感觉很轻松愉悦,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可以说是不学而学 。
我想,这是最适合大众茶友的学茶观了 。
4.你需要严谨的学茶思维
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 。要学茶,还真得讲究思维模式 。
首先,开汤论茶 。茶是拿来喝的,好不好,开汤一喝便知道 。两款茶哪款好,不需争论,拿来对冲就知道 。
第二,不要迷信所谓的专家,专家们讲的不一定对 。在学茶的过程中,要多听身边茶友们的意见,且要兼听,善听,既听其然,也究其所以然 。
这样就不会人云亦云,才能真正学懂 。
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不能照本宣科,书上写的,别人说的,自己要试试,验证一下,不能就当公式用 。
例如,有些茶友拿“泡红茶用八九十度水,泡绿茶七八十度”当公式用,这显然是不对的 。
得看茶泡茶,红茶也可以用沸水泡,只不过出汤要快速;而且有些红茶,还须高温冲泡才能泡得好,例如树龄高的野生红茶 。
第四,要带着问题在学茶中去寻找答案 。可以说,泡与品是我们学茶路上的两大主题 。我每天都喝茶,每天都在思考泡和品的问题 。
5.你需要一些必备的茶器
利其器以善其事 。学茶,需要必备的茶器 。如果你喜欢泡陈年普洱,却连一把紫砂壶(或其他陶壶)都没有,那是泡不好的;
或者你喜欢喝老茶,煮水器却用随手泡,那简直是暴殄天物了 。茶都泡不好,就无从谈品了 。
茶器的配备,要看自己喜欢喝什么茶,因茶择器,根据茶性来选择茶壶、茶杯等茶器 。
例如,如果你喜欢品中期茶,那么必备的茶器是一台吉谷煮水器(如能配备电热炉+陶壶/铁壶则更好)、一把紫砂壶、几个喝起来顺口的杯子、一个醒茶缸 。
如果你喜欢喝凤凰单丛,那可以配备一把潮州朱泥手拉壶加上几个薄胎小瓷杯 。总而言之,要根据自己的主要生活茶,因茶择器,选好煮水器、泡茶器、品茗杯 。
6.你需要养成良好的学茶习惯
因为爱茶,我的生活几乎充满着茶,也把学茶融入生活中 。我养成了三个习惯:
第一,集中在某一段时间,品一款茶,用不同的方式来泡,用不同的方式来品,去感受不同冲泡方式下茶所呈现的特点,去探索哪种冲泡方式最好哪些能泡出小惊喜,整个过程下来,就能把一款茶喝透喝明白了 。
第二,喝喝别人泡的茶 。自己泡出来的茶,往往呈现类似的风格 。同样一款茶,喝喝别人泡出来的是怎样的,是怎样泡的,这个过程便是一个极好的交流过程 。
第三,听听别人怎么品评 。可以说,同样一款茶,会有一百样茶评 。多听别人品评,是件有趣的事情 。
逸品茶友会经常会组织茶友们一起品评,要么是线下的品茶会活动上茶友们且品且评,各抒己见;
要么是某个阶段组织对某款茶的线上品评,茶友们各自泡品各自点评,即使是观点大致相同,风格也会迥异,有些茶评妙语连珠,让人眼前一亮,原来茶评还可以是这样的呀 。
茶友们就是这样在听别人品评中拓宽自己的品评思维和词汇的 。
7.你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茶模式
笔者的学茶之路是走“先专后博、触类旁通”的模式 。因为爱上普洱,在最初热情高涨学茶时,集中精力去涉猎和普洱有关的学习资料,去和普洱发烧友喝茶,去向行内人请教,去上茶山 。
一边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找答案,一边去泡品,去在实践中验证答案 。这个过程概括起来,就是“遇到困惑—学习,破解—新的困惑—再学习,再破解” 。
而在学习、解惑的过程中,去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
就是这样,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分享—学习”的闭环模式,对普洱茶越来越熟悉,直到现在,基本上一饼茶拿过手都能喝明白 。
在学普洱的过程中,我也接触其他各种茶,也在学习 。
而当我将对普洱茶的泡品认知演化用于其他茶类时,也很快能够熟悉这一类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在泡品各类茶的切换模式中,往往也能相互借鉴 。
所以,建议初学茶的茶友不要一下子去涉猎太多类茶,先把一样学好,自然能够触类旁通 。
推荐阅读
- 牛奶中干酪素的蛋白质会破坏儿茶酚,从而降低茶的保健功效
- 凤凰单枞茶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功效作用及冲泡介绍
- 小布岩茶怎么样
- 凉茶为什么不能晚上喝
- 品饮乌龙茶有三忌
- 小布岩茶属于绿茶吗
- 喝完酒能喝茶吗
- 菊花柠檬茶
- 小狗能喝奶茶吗
- 减肥陈皮茶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