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来,是杜育、陆羽定制了茶叶属性,并用大量器皿道具(所谓泡茶“二十四将军”)把茶叶从普通植物中分离出来,演化成当时极为罕见的饮食符号;皎然则是把茶带入广泛的人际交往之中,并在茶中注入了道的精神取向 。
陆羽说“茶荡昏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进一步推崇了茶的功用:
一饮涤昏昧,情思爽朗满天地 。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
稍后出现的卢仝回应着这种茶的神奇性,同时也把茶推崇到了仙丹一般的高度,《饮茶歌》这样唱道: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
隐士、僧人、道士,本就是中国文化里最初和最后的形象,是汉语中高蹈精神的实践者与捍卫者;在陆羽和皎然那里,就是一个叫丹丘子的人 。
皎然另一首诗歌《饮茶歌送郑容》更是如此: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 。
名藏仙府世莫知,骨化云宫人不识 。
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 。
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 。
常说此茶怯我病,使人胸中荡忧栗 。
日上香炉情未毕,乱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 。
茶的空前迸发仿佛给人这样的印象,只要喝茶少食,爱茶护茶,就一定祛病身轻,更会鸿渐于陆,羽化而去 。
茶与精神、灵魂有关,它能安抚人浮躁的心态 。
唐代,喝茶之风在寺院兴起,是因为僧侣发现了茶水与禅定的互动关系 。
如何让一个整日打坐冥想的人不至于昏睡过去?
如何为本就清淡的嘴巴注入活的元素?
如何来提升身理条件导致的萎靡不振?
又如何让这样的元素不破坏僧侣本身的生活习性?
高明僧侣运化了茶的功效,他们惊讶地发现,茶水是最好的选择,再好的水终究是水,但只要与茶一结合,滋味从舌面渗透到大脑,提升了思维的敏捷度,而另一些不洁之物则被顺势排出了身体与思维之外,之后便散发出令人振奋的话语与机锋 。
传皎然亦作有专事茶之书,然后世都不得而见 。但他留有大量的咏茶诗,让我们可以回到那个茶事初盛的时代,领略不同的气象 。
《顾渚行寄裴方舟》一诗说:“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 。鶗tí鴃jué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 。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 。由来惯采无远近,阴岭长兮阳崖浅 。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 。……昨夜西峰雨色过,朝寻新茗复如何 。女宫露涩青芽老,尧市人稀紫笋多 。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 。清冷真人待子元,贮此芳香思何极 。”诗中详细地记下了茶树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和方法、茶叶品质与气候的关系,层层相扣 。这个谢灵运的后人真是人在寺,心在自然与民间 。
《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一诗说:“喜见幽人会,初开野客茶 。日成东井叶,露采北山芽 。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 。投铛涌作沫,着碗聚生花 。稍与禅经近,聊将睡网赊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无涯 。”采茶、煎茶已然融入茶道之中,人情世故,终究还是掩盖不了那颗出世的心 。
《赠韦早陆羽》:“只将陶与谢,终日可忘情 。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 。”你们去找陶渊明与我的先祖谢灵运吧,其他的人我不愿意再多结交了 。
陶渊明是“我醉欲眠,卿且去”,从酒到茶,变的是物,不变的是人对待自然之心 。皎然在无比清醒中吟诵,更显其心向往之 。
茶友不可多得,是因为茶本身就用来祛除累赘,而不是反受其累 。喝茶的人总是越喝越少,人走茶凉,说的就是人要不断面临的孤独处境,而茶的本性提升了这样的孤洁感,这个时候,是茶带领人重回自然 。
如果说陆羽是茶秘密的发现者,那么陆羽的好友,诗僧、茶僧皎然就是茶精神的推广者,而等到卢仝出现的时候,茶已经进入了狂欢状态 。
皎然之后的宋代,出现一位泡茶高僧南屏谦师,因为苏轼的记录,长活在汉语的奇迹中 。
1089年,苏轼出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某日在西湖北山葛岭寿星寺以茶会友,当时住在西湖南山净慈寺的南屏谦师闻讯赶去拜会,现场露了一手点茶的绝活,令苏轼叹为观止 。《送南屏谦师》是有感而发的诗作: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
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液今安有 。
先王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
这是规格很高的一次茶会了,罕见的兔毫黑盏,上佳的乳化,在座的诸位又都是贤人 。而“三昧手”经过苏轼一说,从此成为点茶高手的代名词 。三昧出自梵文,本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成语“此中三昧”说的就是奥妙自在其中 。
这里的三昧手指的是调膏、注水、击拂都是高手 。宋代饮茶风格与唐朝不同 。唐朝是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再进行分茶;在宋代是先将饼茶碾碎,筛箩过一遍之后选取其中极细的茶末入茶盏中,用沸水将茶末调和成粘稠的油膏之状(调膏),之后再将沸水冲入茶膏(注水),用“茶筅”(茶匙)搅动,使茶末上浮泛起汤花,形成粥面,这个过程称为“击拂”;最后以茶汤的汤花来看茶的冲泡效果 。
这个分茶过程可以用“说时迟,那时快”来形容,因为这本是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完成也不过数秒时间,要求“点茶人”(泡茶人)有很强的控制力,心到、眼到、手到,整体形象要严谨端庄,动作又要求潇洒自如,看茶人也要聚精会神,细观茶汤之变幻聚散 。也就是说“点茶人”好比两军对垒中的统帅角色,要求大局与局部并重,在电光石火之间,既要点好茶,又要照顾到观看者的眼睛,对局面的控制、进行的节奏都要有很高超的掌控能力 。
按照苏轼的茶语境,能博得“三昧手”的称号,实属不易,因为苏轼本身也是一位泡茶高手 。在诗的“序”中,苏东坡说“南屏谦师妙手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言传学到者”,说得真是谦虚 。倘若回到当时杀气腾腾的斗茶现场,不妨揣度,也许苏轼也亲自露了一手,不过输给了这位高手南屏谦师 。
到宋代,向卢仝、陆羽致敬已经成为传统,然最后一句“会使老谦名不朽”,还是把茶书写的秘密泄露了出来 。
南屏谦师遇到了苏轼是幸运的,就像多年前,仙人掌茶因为遇到李白已经名垂千古,现在该轮到南屏谦师名垂千古了 。这是一个有趣的互动,当年的僧人邀请李白作诗,现在的南屏谦师慕名前来主动泡茶,目的都只有一个,他们面对的都是古往今来数得出的大文豪,名物也好,人也好,只要能留下其名,都是值得的,更何况,是那么喜欢营造的苏公?
过了些年,南屏谦师还活在苏轼的记忆里,他没有学到泡茶技术么?
《又赠老谦》云:
泻汤旧得茶三昧,觅句近窥诗一斑 。
清夜漫漫困披览,斋肠那得许悭顽 。
因为南屏谦师这样的高僧坐镇,又有苏轼这样的才子鼓吹,后来的净慈寺成为高僧茶艺水平的一个制高点 。到了南宋的时候,日本高僧大应国师南浦绍明入宋求法,专门跑到杭州净慈寺参谒当时的住持虚堂智愚禅师,学习径山茶宴和抹茶茶艺,这被许多学者视为日本茶道的源头 。
南浦绍明于宋咸淳三年(1267年)辞师回国后,广泛传播饮茶之道和茶艺之技,打败了日本大德寺的大灯法师,为日后日本茶道的传播开了很好的头 。而“三昧手”,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都用来指代茶艺高超 。
【茶与禅,高手在寺院】(摘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秘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
推荐阅读
- 南昌惊现蒙眼识茶达人 12种茶叶难不倒他
- 孔雀化茶记
- 人生如茶,不争,才是至境!
- “茶佛一味”的缘起
- 品茶的很悠闲的诗句,独自品茶的心境诗词
- 紫砂里的茶垢怎么去除? 清洗一步就到位
- 遂川:红茶产销大户梁建福成了茶“博士”
- 天台山云雾茶的品质特征
- 陈皮罗汉果茶的功效
- 男人喝温红茶预防性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