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茶叶村”茶农发了一把“茶叶财”

上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普安县江西坡镇细寨村发展起了茶叶种植,如今面积已扩大到9000多亩,颇具规模,绝大部分农民也改写了种田的历史,成了茶农,细寨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茶叶村” 。茶叶是茶农的主要经济来源,而如何在茶叶上做出大文章,实现茶农增收,是村两委干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
如今,上世纪80年代种植的相当部分茶树已趋于老化,一些品种已过时,想让茶农增收,就得重新培养茶树树冠和更新品种 。而一旦着手改良,就要增加生产成本,且会影响茶农两三年的正常收入,而大部分茶农看到的只是眼前利益,对品种改良一时难于接受 。于是,实施茶叶改良工程,又成了摆在村两委面前要攻克的难题 。
十多年前,村民张一山是第一个站出来选罗祥当村主任的人,罗祥改任人口主任后,却又成了第一个不愿配合罗祥工作的人 。张一山家茶山最多,说话、做事也很有示范带动性,怎么办?只有先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 。
张一山家的门槛,罗祥跨了二三十遍,好说歹说,张一山就是不松口,不愿带这个头 。一天晚上,罗祥等几个村常务干部又来到张一山家,漆黑处突然窜出一条恶狗,狠狠地咬了罗祥一口,顿时小腿处鲜血淋漓,疼痛不堪 。他强忍痛苦,不但没埋怨张一山,反倒还安慰说没事……第二天一早,张一山全家老小就开始着手铲除老品种茶树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也很快做通,改良工程终于得以实施,
罗祥虽说只是一个人口主任,但同样参与村里的其它工作 。他同村两委干部通过订阅资料和向专家现场咨询等方法,向群众传授有关茶叶种植和管理的新技术,组织茶农分期分批地到县、镇等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学习,近两年又从农口部门争取到低产茶叶改造项目3000多亩 。很快,云南凤庆大叶茶、福建福鼎茶、乌牛枣、龙井43、云抗10号、黔湄601等新品种在村里得到大面积种植 。他要求村民对改良后的茶树加强培肥管理,合理施用复合肥、农家肥,杜绝使用化肥、有毒农药 。经过一番努力,打造出了“细寨银峰”“细寨雪芽”“扁形龙井”等天然无污染的生态品牌优良茶,推向了省内外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
【普安“茶叶村”茶农发了一把“茶叶财”】茶树改良前,茶农茶叶平均年收入只在3000元上下徘徊,改良后,平均收入突破了5000元,全村茶叶年收入逾万元的人家比比皆是,而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就有40多家 。目前,全村26个村民组1350多户近6000人中,家家户户拥有了电视机,用上了电话,有货车、小车30多辆,摩托车1000余辆,“茶叶村”群众实实在在发了一把“茶叶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