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越来越冷,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秋分节气也逐渐到来 。而秋分节气的到来,就预示着秋天彻底来了 。那么,在这即将来临的秋分节气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在秋分养生方面,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健康养生呢?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
秋分养生保健四大点
护体:防秋燥引起的感冒、咳嗽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常称为“秋燥” 。如果不注意养生,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 。”
秋季感冒的病人,刚开始的时候是鼻咽部黏膜皱缩而感觉干燥,继而由于充血会有痛感,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气管喉头黏膜发病而咳嗽不止,称为“燥咳” 。
“如果燥咳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酿成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使肺部更受伤 。”孟医生提醒,由于燥邪侵犯口鼻等上窍,会常常伴有口鼻咽喉干燥和阵发性较重的干咳等症状 。如果仅以咳嗽为主症者,则称为“秋燥咳嗽症” 。
秋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它们的结果都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症” 。针对以上的症状,应该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 。
运动:以轻松平缓项目为主
秋分节气,天高气爽,在这样的天气中,我们最适合进行锻炼 。现在的人们白天都很忙,所以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晨 。秋分的早晨有些凉意,所以大家在锻炼前,一定要根据室外温度来决定穿什么衣服进行锻炼,防止在锻炼的时候被寒气所侵 。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 。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可以学习传统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拳打卧牛之地”的功夫,从身体内部改善体质 。如果实在没时间,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钟,也大有裨益 。此外,可选择一些宁心安神的娱乐活动,如书法、绘画等,也可登高望远,以开阔心胸,使内心豁达,从而安定神志 。
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如果市民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还必须注意四个方面,运动时防止受凉感冒 。秋日早晚温差大,尤其是清晨温度比较低,不要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 。在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而是应该等到身体发热后,才可脱下衣服 。锻炼后还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
其次要预防运动损伤 。据悉,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 。因此,专家建议,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准备活动 。
秋分虽然是锻炼身体的好节气,但是这个时候人体的阳气正处于“收”的状态之中,所以在这个节气中,锻炼要有节度,不能盲目的进行锻炼 。而且由于天气逐渐变冷,我们的运动量不宜过大,防止出汗太多,被寒气入侵而导致受凉感冒 。
秋天气候干燥,预防秋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 。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
进补:重药物轻食物不可取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与白露的养生进补相同的是,这个时候的养生保健应注意五方面的内容 。
首先,无病就不需要进补 。如果无病随意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身体 。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 。此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
其次,不要慕名进补,养生专家称,一些市民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就越能补益身体 。其实,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
此外,如果要进补,应该分清虚实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 。而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将适得其反 。
专家强调,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会有害,建议进补还需适量 。“重药物、轻食物”并不科学,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秋季到了,有关养生进补的事宜也该根据季节改变,尤其是注重身体健康的人群,更应根据季节改变及时作出调适 。
饮食:多吃“辛酸”果蔬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 。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圣品 。
在秋分时节,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 。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以免造成肠胃积滞 。需要注意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还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
饮食上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多补充些水来养阴润燥,例如喝些白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 。
二、在秋分节气中最好能多吃一些水果 。水果中含有我们人体必需的水分和维生素,多吃水果能够有生津润燥的功能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适合吃的,像西瓜、哈密瓜这些以寒性为主的水果还是少吃为好 。多吃一些苹果,水梨这类的水果 。
三、在膳食中,还可以多加些蜂蜜、百合、莲子、芝麻、木耳、银耳、冰糖等清补润燥的食材,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 。
秋分节气养生保健
阴平阳秘
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
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 。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 。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 。同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 。要防止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 。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
精神调养方面,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 。老人可减少说话,多登高远眺,让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消散 。同时,秋分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
收敛闭藏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
在饮食摄养上,因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 。同时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宜多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芝麻、鸭肉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广东民间历来秋日最多润养的汤水,此时正是大有所用,如青萝卜陈皮鸭汤、玉竹百合猪瘦肉汤、木瓜粟米花生生鱼汤、沙田柚花猪肝汤、无花果白鲫汤、霸王花蜜枣猪月展汤等都是家庭养生之品 。
在精神养生方面,要看到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 。所以这时,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同时精神情绪上要看到积极的一面,那就是金秋季节时,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练健身操等 。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动静结合,动则强身,静则养身,则可达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
节气保健
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的多发季节,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的复发,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若疏忽防范,则会加重危险 。
秋分注意预防感冒
秋季天气变化异常,容易患感冒,感冒的产生有多种原因,预防是关键,以下生活中的八个小细节有助你轻松预防感冒 。
通:早晨起床后,及时打开窗户,呼吸室外新鲜空气,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洗:早上用冷水洗脸,晚上用热水泡脚,长期坚持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抵抗力,有效防止感冒 。
练:每天晨起后,坚持到室外慢跑一刻钟,或者做做早操、打打太极拳,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
漱:每天坚持早晚各用淡盐水或茶水漱口,可杀灭口腔感冒病毒,清除痰液,保持口腔清洁 。
穿:根据时令气候、天气冷暖及时加减衣物,不可硬撑 。
闻:准备一瓶陈醋或者白酒,经常打开盖子闻一闻,可提神醒脑,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 。
饮:晚上睡觉前,用萝卜加醋熬汤,或者用生姜泡茶饮用,对防止感冒有很好的效果 。
熏:把陈醋加热,关上门窗,隔一段时间在房间里熏蒸一次,可有效杀除感冒等病毒 。
【秋分养生 秋分养生必须注意四大点】总结:通过文章的阅读大家对秋分养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 。秋分养生注重饮食与锻炼,由于秋分之中有很多易发病,所以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卫生,也要明白适合吃什么不适合吃什么 。而在生活之中,我们最好能有一个良好的起居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很有帮助哦 。
推荐阅读
- 大雪养生 中医提醒大雪养生需牢记6大原则
- 冬至养生 4个妙招抗疾病
- 小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的由来和养生
- 大暑养生 要想身体好五形最重要
- 大寒节气 养生多注意
- 寒露节气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
- 立春节气 女性养生吃什么最好
- 大寒养生 “大寒”要做7件事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需吃的顶级养生食物
- 大雪养生 24节气大雪饮食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