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建水紫陶是具有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特色的文化艺术珍品 。其“体如铁、色如铜、明如水、亮如镜、声如磬”古色古香,堪称陶坛一秀 。
建水紫陶的坯土是以氧化铁为主要呈色元素的红色粘土,填色的泥料则是含硅的白色粘土,一些灰绿的、浅绛的、橙黄的天然彩泥被奇妙的敷上了紫色的陶坯,这种人为的创新和发挥,极大地彰显了建水紫陶的艺术表现力 。
建水紫陶千百年来依旧固执地沿用着最初发明的制陶工具,在简陋的陶车上手工拉坯完成陶器的造型 。拉坯是整个制陶过程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同一种器型的典雅与媚俗、雄浑与小气,都是源于拉坯时的微厘之差 。每一件建水紫陶的成品都是在艺人们的指掌间经过无数次翻转才能展现魅力 。
文人的字画移位于紫陶之上,是将古老的建水陶艺点化为一种经典,“残贴”字画更是将在陶坯上施泥为彩的艺术演绎得出神入化 。残贴的做法是:将坯上的字画分别以阴、阳两种刻法交叉刻出,在刻模上以彩泥交替填充,称为“阴刻阳填”,多不过五六块,少则两三贴,让观者心随神移,浮想联翩 。刻模经填泥、修坯、风干、焙烧、分次打磨抛光以后,线条居然呈现出好似经千年锈蚀风化而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于是便有了金石之气的天生古拙 。紫陶上的字画既要保留笔墨的法备气至,又要兼顾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的柔糯特性,捉毫濡墨需有厚实的悬肘运笔功底 。紫陶上的字画不以斑斓的视觉冲击取胜,而以一种纯洁安详的淡雅与观者交流,传导出的是一种优美单纯的宁静 。
烧制过程中的“窑变”是建水紫陶最神奇之处,胎体在烈火中发生了性质的改变和颜色的变化,从而产生出色彩斑斓的变化,即窑变 。产生窑变的紫陶,像云彩一样神秘而又捉摸不定,它有着五彩斑斓的色彩、琉璃般润泽的质地,儒雅的气质,故有“滇南琼玉”的雅称 。
建水紫陶的光泽都是诞生于纯手工的无釉磨光,而在其它陶瓷产地是用釉料来实现光泽的这是由民国时期的制陶艺人向逢春发明的,一举改变了建水陶的粗陋形象,成为建水陶的看家技艺 。抛光和磨光的工具是产自建水的白色细腻的鹅蛋石,将鹅蛋石紧压在坚硬的陶体表面,靠手工一点点打磨出光滑如釉的效果 。紫陶在抛磨上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要远远超过前面所有工序 。
【陶瓷茶具之:紫陶魅影】
推荐阅读
- 杭州茶之风俗有好多
- 漂流之前有换衣服的地方吗
- 漂流之前换衣服还是之后换衣服
- 车险第一年没交第二年怎么交
- 月圆之夜契约师怎么玩
- 桔子之乡在哪里
- 童鞋10码是多少cm
- 鸿门宴之后,项羽是如何处置项伯的?
- 超速50%扣分吗
- 绿茶品饮与绿茶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