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楂

别名:红果子、棠棣子
性味:味酸、甘,性温
野山楂的功效与作用消食化滞,散瘀止痛 。野山楂主治【野山楂】果:治积滞,消化不良,小儿疳积,细菌性痢疾,肠炎,产后腹痛,高血压病,绦虫病,冻疮 。叶:煎水当茶饮,可降血压 。根:治风湿性关节痛,痢疾,水肿 。用量:果10~16g;根50~100g;叶适量 。
野山楂选方1.治伤食腹胀、消化不良:炒山楂、炒麦芽、炒莱菔子、 陈皮各10g 。水煎服 。2.\t治细菌性痢疾:山楂、红糖各50g,红茶15g 。水煎服 。3.\t治高脂血症:山楂根、茶树根、荠菜花、玉米须各50g 。水煎服,每天1剂 。4.\t治绦虫病:鲜山楂1000g (干果500g),小儿酌减,洗净去核,下午3时开始当水果吃,晚10时吃完,不吃晚饭 。次晨用槟榔100g煎至1小茶杯,一次服完,卧床休息 。要大便时,尽量坚持一段时间再大便,即可排出完整绦虫 。冬天应排大便于温水内,避免虫体遇冷收缩而不能完整排出 。野山楂药用部位来源于蔷薇科山楂属野山楂的果实、根和叶入药 。落叶灌木,高达3m,分枝密,常具细刺,刺长5~8mm; 小枝细弱,圆柱形,有棱,幼时被柔毛,一年生枝紫褐色,无毛,老枝灰褐色,散生长圆形皮孔 。叶宽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2~6cm,宽1~4. 5cm, 顶端急尖,基部楔形,下延连于叶柄,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顶端常有3或稀5~7浅裂片,叶面无毛,有光泽,背面具稀疏柔毛,沿叶脉较密,以后脱落,叶脉显著;叶柄两侧有叶翼,长4~15mm;托叶大型,草质,镰刀状,边缘有齿 。伞房花序,直径2~2. 5cm,具花5~7朵,总花梗和花梗均被柔毛;花梗长约1cm;苞片草质,披针形,条裂或有锯齿,长8~12mm,迟脱落;花直径约1. 5cm;萼筒钟状,外被长柔毛,萼片三角卵形,长约4mm,约与萼筒等长,顶端尾状渐尖,全缘或有齿,内外两面均被柔毛;花瓣近圆形或倒卵形,长6~7mm,白色,基部有短爪;雄蕊20枚;花药红色;花柱4~5枚,基部被茸毛 。果实近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2cm, 红色或黄色,常具有宿存反折萼片或1苞片;小核4~5,内面两侧平滑 。花期5~6月;果期9~11月 。生于山谷或山地灌丛中 。野山楂选购保存河南、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日本也有分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