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最具代表性面食

一:首先说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 , 堪称天下一绝 , 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传说 , 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 , 建立元朝 。为防止 “汉人”造反起义 , 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 , 并规定十户用厨刀一把 , 切菜做饭轮流使用 , 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 。一天中午 , 一位老婆婆将棒子、高粱面和成面团 , 让老汉取刀 。结果刀被别人取走 , 老汉只好返回 , 在出鞑靼的大门时 , 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 , 他顺手拣起来揣在怀里 。回家后 , 锅开得直响 , 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 。可是刀没取回来 , 老汉急得团团转 , 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 , 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老婆一看 , 铁皮薄而软 , 嘟喃着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 。老汉气愤地说:“切”不动就“砍” 。“砍”字提醒了老婆 , 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 , 左手端起 , 右手持铁片 , 站在开水锅边“砍”面 , 一片片面片落入锅内 , 煮熟后捞到碗里 , 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 , 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 , 好得很 , 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 。”这样一传十 , 十传百 , 传遍了晋中大地 。至今 , 晋中的平遥、介休、汾阳、孝义等县 , 不论男女都会削面 。后来 , “凤阳”出了朱皇帝(朱元璋)统一了中国 , 建立明朝 , 这种“砍面”流传于社会小摊贩 , 又经过多次改革 , 演变为现在的刀削面 。刀削面柔中有硬 , 软中有韧 , 浇卤、或炒或凉拌 , 均有独特风味 , 如略加山西老陈醋食之尤妙 。二:是剔尖用筷子沿盘边剔面 。这种面食操作别致 , 筋软爽口 , 易于消化 , 配上大炒肉、炸酱、荤素打卤 , 别具一格 。剔尖两端细长 , 中间部分稍宽厚 , 白细光滑 , 软而有筋 , 浇上浇头 , 再配以调味佐料 , 食之十分可口 , 是晋中民间主要面食之一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 由于剔面工具不同 , 剔尖的种类很多 。如用木匙、竹类筷或铁匙、铁尖筷剔制的称"剔类";用大海碗、竹类筷剔制成的称"便类";而用瓷盘、竹类筷剔制成的则称"转盘拔尖"等 , 花样繁多 , 各具特色 。 其次是剔尖相传清乾隆年间 , 榆次一个名叫常万达的 , 在恰克图城开设的"四乡联号商行"中的饭庄里 , 专营山西面食剔尖等 , 使剔尖一举成名 。由于剔尖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 且制作简便 , 食之可口 。所以 , 剔尖不仅在国内流传甚广 , 而且传入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 。
剔尖 , 是山西人午餐食谱中的精品 。白面可剔 , 高粱面(一般要加榆皮面)可剔 , 杂粮面也可剔 。红面剔尖(也称剔拨股) , 旧时为中部居民的主要午餐之一 。一名高手 , 利用特制拨板、铁筷剔出的红面剔拨股 , 粗细只有0.5厘米左右 , 半个小时即可供十几个年轻后生同时进餐 。剔尖技艺之高 , 速度之快 , 令人咂舌 。白面剔尖 , 更是中部家庭妇女的拿手好戏 , 较红面剔尖速度更快 , 变化更大 。白面剔尖要在特制的铁板(居民称“剔面板子”)上用特制的铁筷来剔 。高手剔出的剔尖 , 呈中间圆、两头尖形状 , 有的用特殊技巧还可剔出宽于铁板2~3倍的长剔尖来 。技艺在于面条离铁板的一瞬间 , 用筷头顺势将面拉长 , 用筷尾快速拨离铁板 。这是面食之乡家庭妇女的一绝 。太原一带及介休民间称剔尖为“八(拨)姑(股)” , 并有李世民之堂妹八姑创此面食的传说 。变尖、拨鱼、转盘剔尖等 , 是由剔尖发展演变而来的 , 都是中部居民讲究的面食 。过去 , 有钱人家大多讲究吃“三合面”剔尖 。这种剔尖 , 粗细匀称 , 软硬适宜 , 配上小炒瘦猪肉浇头 , 是上好的传统面食 三:"刀拨面"是山西一绝 。拨面用的刀是特制的 , 长约60厘米 , 两端都有柄 , 刀刃是平的 , 成直线 , 不能带"鼓肚" 。每把刀约2.5公斤左右重 。用这种刀拨出的面十分整齐 , 粗细一致 , 断面成小三棱形 , 条长半米有余 。1964年山西省技术比武会上 , 新道街面食馆的胡乃花师傅 , 每分钟可106刀 , 出面630根 , 5公斤以上湿面团瞬间即完 , 条条散离 , 不粘连 , 速度之快 , 似闪电一样 , 围观者眼花缭乱 , 无不赞扬 


"刀拨面"著作方法是将白面和水按2:0.8和成面团(冬热、春夏秋冷) , 饧10分钟后 , 放在案板上 , 将面团用擀杖洒上淀粉 , 一层层叠起来 , 一般可叠六至七层 , 约5厘米厚 。将专用小案板放在沸水锅边 , 将叠好的面条放在案上 , 双手紧握刀柄 。刀身横在面片上 , 由远而近倒着下刀 , 用力一切一拨 , 直接拨入沸腾的锅里 , 煮熟后捞出 , 过温开水 , 炒食 , 浇卤 , 凉拌皆可 , 吃着筋软可口 。四:拉面山西拉面 , 又叫甩面、扯面、抻面 , 是西北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 。为山西四大面食之一 。拉面源于何时尚待考究 。但据清末陕西薛宝辰所著《秦食说略》记载 , 当时在山西、陕西一带流行一种“桢面条”(按:桢一扯、拉):“其以水和面 , 入盐、碱、清油揉匀 , 覆以湿布 , 俟其融和 , 扯为细条 , 煮之 , 名为桢面条 。作法以山西太原平定州 , 陕西朝邑、同州为最” 。现在 , 拉面在山西的太原 , 晋中、运城等地流传甚广 , 特别是晋中地区及阳泉等地及太原阳曲县的拉面最为著名 。拉面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技艺 , 学会拉面这一技法 , 可制作出几十种不同口味、形态各异的姊妹品种 。如空心拉面、夹馅拉面、水拉面、油拉面、龙须面、小拉面、 银丝卷、一窝酥、清油饼、鸡丝卷等等 , 均基于拉面这一基本技法 。历史
拉面这种食物 , 其实当年是由中国流传到日本去的 , 事实上 , 在日本的三大面(乌龙 , 拉拉 , 荞麦)中 , 只有荞麦面勉强可以算得上是日本的传统面食 , 而中华料理中为人所熟知的拉面 , 正是现今日本拉面的原身 。
【山西最具代表性面食】在日本对拉面最早的历史记载 , 是在西元一七零四年 , 一位名叫安积觉的历史学者在「舜水朱式谈绮」书中提到中华面 , 以及水户黄门曾经吃过类似乌龙面的面食 。
就一般的认定 , 拉面的技术是在西元一九一二年时由日本人自中国引进到横滨 。由於明治五年时日本和满清签订了「日清友好条约」 , 使得大批华侨迁徙定居在三大港口─横滨、神户和长崎 , 因此中国人聚居的地方便有了「中华街」的形成 , 而拉面的技术也就是从这些地区流传出去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