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知识二十四节气导引术图解
1、道家清晨养生法如深呼吸.舌搅口.扣齿等详细步骤
道家形体修炼主要表现在按摩和导引术上 。按摩是指用手按擦摩捏有关部位或经穴;导引是屈伸肢体,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按摩与导引常常是连在一起进行的,并不那么泾渭分明 。关于按摩、导引的作用,《玄鉴导引法》归纳为这样四点,就是:“一则以调营卫,二则以消水谷,三则以排却风邪,四则以长进血气 。”
关于导引,《庄子》载有“熊经鸟申”两法最著名,以后,汉代刘安著《淮南子》,又改扩为“凫浴、猿蠼、鸱视、虎顾”四种,此后直至汉末,华佗在合并改造的基础上,创立了虎、鹿、熊、猿、鸟五禽之戏 。这种五禽之戏,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载其方法为:“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二踯;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鹿戏者 。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 。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 。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霹立按头各七 。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 。”由于做五禽戏时要任力为之,汗出为度,所以有“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的效益 。
道家形体导引修炼,在五禽戏的基础上,后经人们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又出现了八段锦、十二段锦、二十四节气坐功等导引术,使形体修炼的内容更加完善 。
在道家形体修炼中,还有一种他们每日必做之功,就是所谓的‘’叩齿鼓漱”的功法 。晋代道家葛洪《抱朴子》提出:“清晨建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 。”宋代帏《道山清话》说:“人之叩齿,将以收召神观,辟除外邪,其说出于道家者流,故修养之人多叩齿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却病延年笺》也说:“齿之有疾,乃脾胃之火薰蒸 。每清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以舌搅牙龈之上,不论数遍,津液满口,方可咽下,每作三次乃止 。及凡小解之时,闭口咬牙,解毕方开,永无齿疾 。”并附诀曰:热极生齿不宁,清晨叩齿自惺惺 。若教运用常无隔,还许他年老复钉 。
叩齿鼓漱的好处不仅在于永无齿疾,同时还有收召神视,辟除外邪之功 。鼓漱的整个过程,大致有叩齿、搅舌、鼓漱、咽津液等步骤 。
叩齿鼓漱的基本做法是:清晨起坐,闭目绝虑,舌抵上腭,调匀呼吸,然后叩齿十四遍或三十六遍 。叩后用舌左右前后上下沿着齿龈搅转十四遍,这样舌底两脉自然汩汩流出津液,等津液满口之时,再鼓漱十四遍,最后才把鼓漱之液,分三次用意念吞送丹田 。
叩齿鼓漱的结果是咽下津液,这种津液,道家称之为玉池清水或玉泉 。《千金方》服玉泉法认为,叩齿服玉泉的作用在于去三尸、坚齿发、除百病 。这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叩齿能够促进牙周膜、牙龈、牙髓腔的血液循环,改善牙齿的营养供给;而唾液则含有溶菌和淀精多种酶,可以在增进消化的同时,杀灭一定量的细菌 。
【养生知识二十四节气导引术图解】此外,明郑宣《咋非庵日篡》还说:“辟谷咽津为上,咽气为次 。咽津者,肾中之水上通舌底二窍,大有真味,如小儿略乳,滚滚不止,虽酬应交际,而终日忘饥 。若咽气则闭口住息,身心俱寂,然后可 。此不可岁月效也 。”这里,郑宣认为咽津的作用要远在咽气之上,并且也行之方便
2、二十四节气养生都是那二十四个节气了? 怎么养生啊?
在我国最古老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过程中如何养生就已有记述,如“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夏三月,夜卧早起,与鸡俱兴 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这就提示给人们,身体要健康,益寿延年,需要追随大自然的规律,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安排日常起居 。
春季:祖国医学认为,从立春至立夏前一天为春三月,春天三个月是生发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东风解冷,春阳上升,自然界各种生物萌生发育,弃故从新 。
人们应早些睡觉,早一点起床,在庭院散散步,适当锻炼,以发布“生”气,注意运动应暖和,以适应春气 。并要让身心感到舒畅、活泼,以使身体与春气相适应 。生活中应注意心情愉快,切忌恼怒,内存生而勿杀、予以勿夺、赏而勿罚的意念,从而使肝气保持正常的生发、调畅 。如果违犯了这一自然规律,就会损伤肝气,夏季易患寒性疾病,从而导致人体难以适应夏季藩秀的“长”气 。
祖国医学认为,养生的效果,不仅限于季节,还应为下一季节打下良好基础 。换句话说,就是在这个季节里不能很好地养生,就会引起下一个季节的不健康状态,有不少疾病就容易产生 。如春季能注意“生发之气”,本季节即不患病或少患病,而到夏季也就不得寒性病 。若不注意调养“生发之气”,不仅近在当时,并且能遗患于后 。《内经》指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不变 。”肝属木而主风,属于自然界的东方,旺于春季 。所以春季养生不好,不注意调养,易伤肝,肝伤则不能生心火,到了夏季火就不足,火不足而寒水便来侮之,于是都容易发寒性疾病 。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春三月,气候渐暖,这是春的主要象征 。然而春季又是气候多变的季节,尤其是初春,气候变化更大,常有寒流侵袭,气温急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讲“春捂秋冻”,所谓“春捂”的意思,就是指春天不要过早地脱下棉衣,应晚脱一点,而且要一件件地减 。这从春天的天气、气候特点与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来说,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
由于春季气候变化多,忽冷忽热,风沙大,春雨少,再加肝木旺于春,恼怒等情志易刺激伤肝,一些冠心病人的病情易恶化 。另外,由于由冬入春,人们的抗病能力、气候适应能力较弱,流行性传染病又较多,稍不注意就会感染疾病 。特别是年老体弱和少年儿童应注意,春季易患感冒,若治疗不当,防护不周,常会导致肝炎 。另外,麻疹猩红热、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都易传染 。
祖国医学还认为,春天肝气旺、脾气衰,应少吃酸,多吃甜的食物,因酸味属肝,甘味属脾,故需注意调养 。
在春季里,除注意以上几方面的调理外,还要针对春天的特点,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适度,增进营养,以增强体质的抗病能力 。
夏季:祖国医学认为,夏天对人来说属心火旺,肺气衰的季节,应晚睡早起 。苦味属心,辛味属肺,所以夏天应吃些辣味食物 。虽然天气炎热,但不要贪凉,睡觉时腹部应盖上被子,以免受凉腹泻 。雨季应避免湿气的侵袭,及时更换衣服 。平时应经常按摩足底涌泉穴,不要光脚,以免湿气从脚底部侵入 。
秋季:祖国医学认为,从立秋到立冬为秋三月,天地阳气日衰,阴寒日生,景物萧条,养生亦应随之 。
秋天应早睡早起,这对健康十分有益 。要少吃辣、多吃酸的食物 。气温降低时应及时添加衣服,以免着凉 。中医认为,当秋季阳气内敛,阴气转盛中,人应与秋气相和平,保持体内阴精,不让意志过分外驰,防止房劳伤肾 。秋季万物凋谢,老人忧思过多,产生垂暮之感,表现为情绪不稳、烦躁不安、难以入眠等症状 。金代医学家李东垣说:“凡怒悲生恐惧,皆损元气 。”《医学类编》说:“若日逐攘扰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 。”故应保持情绪稳定,心如秋月,少忧勿思使志安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精神系统受到刺激,会导致机体正常平衡紊乱,易患疾病 。心情开朗,使精神处于常乐之境,才能有助于健康 。
冬季:冬季要早睡,起床不妨稍迟 。冬天为肾气旺、心气衰的季节 。咸味属肾,应少吃 。应尽量避免吃灸烤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 。腹部及足部应注意保暖 。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出门时易着凉 。
实践说明,祖国医学中宝贵的四季养生法是有科学道理的,如能掌握好,对人们的健康长寿必定大有益处 。
3、二十四节气与经络穴位有什么对称
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
二十四节气与经络穴位养生
经络穴位调养方法
常用穴位定位法
春季篇
立春:养肝护阳,养肝重在疏泄(每年2月4日或5日)
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以调理肝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肝俞、大椎、中脘
雨水:护脾疏肝,防湿邪(每年2月18日或19日)
谨防寒湿之邪,以调理脾经、胃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阴陵泉
惊蛰:平衡作息,提高疾病预防意识(每年3月5日或6日)
谨防季节性的传染病,以调理肝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行间、肾俞、涌泉、足三里
春分:保持阴阳平衡,心情愉悦(每年3月20日或21日)
谨防风邪和寒邪,以调理肝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风池、命门、关元、脾俞
清明:重在养肝,乍暖还寒注意保暖(每年4月4日或5日)
谨防风邪和湿邪,以调理肝经、脾经为主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合谷、风池、阴陵泉、大椎
谷雨:重养肝祛湿气,忌焦虑防过敏(每年4月20日或21日)
谨防风邪和湿邪,以调理肝经、脾经为主
内容简介
不吃药,不打针,节气养生祛病 。每天推拿10分钟,健康一辈子 。◎权威的专家团队编著
◎告诉您如何根据二十四节气养生祛病的方法
◎约200张精美的经络穴位定位图
◎附赠“经络穴位图”专家编著,精准的经络图和穴位定位图,让您一看就会 。
作者简介
常小荣,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研室主任、湖南省高校教学名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及学术带头人、湖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函审专家 。她主持和参研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研究课题,近年来发表有关针灸学术论文共80余篇
?
推荐阅读
- 推荐冬季养生不得不吃的几款食物
- 夏季热养生 热水泡脚清热排毒通血
- 冬季多吃蔬菜养生 推荐西兰花山芋
- 秋季养生不妨多走走鹅卵石道
- 夏季要注意饮食帮助养生
- 春季养生食物的选择 女性吃这些能养颜
- 四季养生食疗法养生疗法有哪些
- 老人冬季养生多喝粥防寒保暖
- 紫砂小知识:紫砂壶,壶口为什么有划痕?
- 低熵体,中医养生,为什么那么多人诋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