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荣:清淡如茶浓烈似火

梁月荣简介浙江大学农学院副院长,茶学系系主任,主要从事生物技术与茶资源利用研究 。建立了苦丁茶栽培技术和加工工艺体系,发明茶树催发素,开发了系列茶饮料产品 。对待名利,他清淡如茶;追求事业,他浓烈似火 。近5年来,主持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项目13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横向重大项目1项 。累计发表科学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篇 。1957年,梁月荣出生在广西玉林容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的他在当地成为了一名中学化学老师 。1977年,他参加了“**”结束后的首次高考,很偶然地被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所录取,从此与茶叶结下了不解情缘 。一封来自英国的E-MAIL在浙大茶学系的邮箱中,一直保留着这样一封特殊的E-MAIL,发件地来自大洋彼岸的英国,发件人便是时任浙大茶叶研究所所长的梁月荣 。当时,梁教授应出版社的要求,组织一批研究生编写一本新书,当学生完成的初稿传到正在英国学习的梁月荣手上时,这位不轻易发火的老师动怒了 。“学术是严肃的,即使是引用,也应该经过仔细的考证,否则就会犯可笑的低级错误”“做学问,就要先学会做人;要学茶科技,先学茶品格” 。“对于这封漂洋过海的责备信,我们没有一丝的委屈,相反他体现了梁老师对学术的严谨、对学生的严格,而E-MAIL中的这几句话成为了我们很多学生的座右铭” 。当时参与编写的研究生弟子如是说 。“实验室,我的茶馆” 梁月荣平日嗜喜喝茶,但却很少上茶馆“为了喝茶而喝茶” 。“我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做实验,实验室便是我的茶馆 。”“完成实验再品上那么一杯茶,略苦后甘,别有余香 。” 的确,梁月荣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实验室,一做起实验常常是废寝忘食,采访时,梁教授办公桌上那一袋没有吃完的饼干,便是最好的见证 。从系副主任到系主任再到副院长,梁月荣的工作越来越多 。为了保证每天的研究时间,七点一刻、七点甚至更早,梁教授就已经在实验室“开工”了 。“我每天七点半到实验室,以为我是最早的,没想到梁老师比我还早 。”提到这个事情,学生显得异常兴奋 。“虽然这么多年来,很少看到梁老师有个感冒发烧的,但是我们这些学生还是为老师捏了一把汗 。”而面对学生的担心,梁月荣只是付之一笑:“没什么辛苦的,习惯了 。” “他们需要我们” “茶业科技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如若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不到基层单位、实践部门中去,科研工作就会与社会需求脱轨,科研成果也就失去推广应用的价值 。” 作为应用型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梁月荣把相当多的时间放在了茶园里的亲身劳作、茶场里与茶农的促膝长谈 。有学生为梁教授作过统计:在过去的3、4月份,梁教授有一半多的时间在外出差,而每三次出差有一次必是下乡 。“我永远也忘不了一个叫盛再根的茶农!”当时我和刘祖生老师在新昌镜岭镇的实验基地检查茶树新品种“浙农139”和“浙农117”的推广应用情况,盛再根为了讨教这些新品种的栽培方法并获得育苗材料,在得知我们已经回杭后,他一直追到了杭州,最后在农大转悠了半天,终于找到了刘祖生老师的办公室 。此时,梁教授原本舒展的浓眉,顿时锁成一团,语重心长道:“茶农怎么会有如此的执着?他们需要我们啊” 。【梁月荣:清淡如茶浓烈似火】 中国茶世界茶“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有着久远、博大的茶文化,国外同行由于没有系统的茶学专业教育,对于‘茶性’的了解还比较肤浅 。因此,他们很需要我们的合作与配合 。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在化学成分鉴定、深加工产品开发等确是走在我们前面,先进的设备、良好体制、卓有远见的理念和严谨的学风是我们所要学习借鉴的 。” 研究生毕业后梁月荣从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把国外的茶学论文翻译成中文,然后推荐到国内的杂志发表 。这个过程让他练就了良好的外语功底,为以后的对外交流打下了基础 。1990年,梁月荣扔下只有2岁的女儿,飞赴英国与联合利华研究所进行科研项目合作,这一去就是整整一年 。为了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茶叶,他开始外文著书的倡导,并身体力行与沈生荣著成中英文对照普及读本《中国茶》出版海外 。20世纪末,与日本、韩国、肯尼亚等合作,开展茶树重要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等研究,获得了低咖啡因、高儿茶素含量的重要育种材料,为茶树分子育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