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淦:大清三朝元老,告老还乡为何带砖头回家?
文章插图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那我们的主人公孙嘉淦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孙嘉淦作为在大清帝国中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朝的三代老臣,深受皇家的垂青与信任 。孙嘉淦不爱钱,喜欢直谏是有名的 。自孙嘉淦在康熙朝步入仕途以来,他便是一个直言敢谏,廉洁自重的清官,堪称清朝版的海瑞 。
雍正时期,“冷酷变装男雍正爷”囚禁亲兄弟、制裁亲儿子、打压反对派,可谓手段狠辣!
在雍正爷的冷酷统治下,朝中大臣皆人人自危,可唯有“核爆直男孙嘉淦”依旧我行我素,竟敢直谏雍正爷要“顾及亲情,亲近兄弟”, 若不是雍正爷急需要像孙嘉淦这种性格刚直的“棋子”去推行自己的铁政,恐怕孙嘉淦早就被斩了 。
【孙嘉淦:大清三朝元老,告老还乡为何带砖头回家?】“朕自从继位以来,敢于直言进谏者,只有孙嘉淦一人 。”
文章插图
乾隆时期,大猪蹄子乾隆爷知人善用,提拔孙嘉淦为“左都御史”,上能弹劾文武百官,下能受理民间冤案,孙嘉淦的才能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
“左都御史”是个肥差,触犯法律的官员和百姓们为了减轻刑法,自然会行贿赂之道,但是孙嘉淦严格执法,铁面无私,俸禄之外一文不收,乾隆爷欣赏孙嘉淦的品质,升任他为主管刑部的“刑部尚书” 。
自此之后,孙嘉淦步步高升,乾隆六年官至“湖广总督”, 成为封疆大吏的孙嘉淦依旧不忘初心,一不受贿赂,二不搞贪污,每年除了2万两的养廉银子,和180两的年奉之外分文不取,而且孙嘉淦自掏腰包,为遭受水灾的老百姓修房子,光是修河堤就花了几万两银子 。
孙嘉淦退休时,既没有财产,又没有房产地产,眼看就要告老还乡了,自己能带回去的就只有一些衣物和细软 。
孙嘉淦思来想去,觉得如果两手空空的告老还乡,可能不是太光彩,毕竟为官三十多年,到头来依旧是孑然一身,如此两手空空的回到家乡之中,必然会为家乡的士绅及亲友们所耻笑 。此外,朝中的同僚也会讥讽,毕竟为官三十年却两袖清风,未免显得有些做作,容易留下话柄,难道大清朝就一个清官?这不明显是装吗?再者民间会议论乾隆皇帝苛待下属,连三朝元老竟然穷的叮当响,乾隆爷得多小气?
文章插图
于是孙嘉淦的脑袋中冒出了一个“馊主意”,他雇了一辆马车,命令下人将马车中塞满石头……
孙嘉淦用这样的方式来“打肿脸充胖子”,多少带这些无奈,按照古代人的思想,谁都希望能够衣锦还乡,但是这对于清廉的孙嘉淦来说,确实“衣锦”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
可是,这脸也打的太肿了,平时看惯了他的瘦骨嶙峋,突然充起胖子来,难免有小人看不惯,于是孙嘉淦出城的那天,他做官时得罪过的政敌们,向乾隆爷举报 。说这孙嘉淦平时都是在演戏装清廉哪,背地里可是个大贪官,他回家的马车上都装了几十箱子金银珠宝!
信以为真的乾隆爷立即派出侍卫,骑快马去检查孙嘉淦的马车,侍卫发现马车的箱子里装的都是石头,乾隆爷得知后,非常感动 。
谁能想到在那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年代,先后担任过六部尚书以及封疆大吏的孙嘉淦竟会如此清廉,甚至到了不得不用砖头撑门面的地步 。要知道那个时代的官员可比明朝好多了,即使是不贪,收入也不低,早在雍正朝就开始在高薪养廉,高出了诸如养廉银之类的绩效奖金 。而孙嘉淦却依然一贫如洗,实在难得 。
这让乾隆皇帝对于孙嘉淦更加的钦佩和敬重,也更加是对品质和德行大加赞赏 。最后乾隆皇帝不仅十分慷慨的赏赐了孙嘉淦一马车金子,还夸赞孙嘉淦是百官的表率 。
孙嘉淦用最笨的方法,巧妙的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危机,不仅赚足了养老钱,还留下了“清官”的美称,可谓是一石二鸟 。
最后想强调一点,某些文章说孙嘉淦只是因为不能衣锦还乡,怕老家的乡亲们嘲笑他穷,才将马车中装满石头,这种说法看似合理,实则却有些片面 。比起家乡父老的看法,孙嘉淦最恐惧的是乾隆皇帝的看法 。
三朝元老荣归故里却没钱养老,民间百姓会怎么议论?乾隆皇帝将如何自处?孙嘉淦是在保全乾隆爷的颜面,并不仅仅是给自己装面子 。
所以孙嘉淦告老还乡时马车里拉几箱砖头,其实是在维护乾隆皇帝的面子!当然乾隆皇帝也十分上道,立即派人装了一车黄金送给了孙嘉淦,从此在历史中留下了“君贤臣廉”的美谈 。
推荐阅读
- 为何说光绪是大清最不幸的皇帝?38岁还生不出一男半女
- 清末四大怪事让人瞠目结舌?昭示大清气数已尽!
- 为什么说李鸿章是大清的裱糊匠
- 北大清华合展紫砂壶——大师之手创和谐之美
- 大清国叫自己中国吗
- 恬嫔:她10岁嫁给大清皇帝,最后在大火中被烧死
- 庄顺皇贵妃比皇帝小41岁,后代还出了两位大清天子
- 大清国号是谁定的 大清国号来源
- 大清银币怎么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