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正月初七吃面条

正月初七,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是女娲娘娘创造人的日子,所以又叫做人日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 。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

民间在正月初七吃面,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正月初七,是主“小人儿(小孩子)”的日子 。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面条,称之为“栓小人儿” 。在这天里,对于小孩子来说,吃面条就有了重要的意义:既是长长远远的象征,又有健康长寿的祈福 。

农历正月初七,也称“人日”、“人胜节”,或曰“七元” 。这个古老的节日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书如《初学记》、《荆楚岁时记》和《西清诗话》等,皆有记载 。诗人尤喜以“人日”为题,赋诗寄意,如杜甫诗:“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便是 。
  道教认为,天地时先有鸡,再后来是狗、猪、羊、马,之后才有人的存在 。因此,认为正月初七如果天气晴朗,则是吉祥,代表那一年能够出入顺利,人口平安 。
  正月初七这天要吃七样蔬菜合煮的菜肴,其中不乏寓意勤劳聪明的芹、葱、蒜 。同时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都是“人”日子,要吃面条,其中又分初七是小孩的日子,是绊小孩腿;十七是中年人的日子,要绊住中年人的腿;二十七是老年人的日子,要绊住老年人的腿 。

因为是“人日”
正月初七,过“人生日” 。户户吃面条,人人称体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