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与茶文化

【盛唐与茶文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第二个鼎盛时期,在军事、文化和经济上的发达,如同一颗灿烂的明珠辉耀着整个世界文明史,在当时没有一个国家能与唐王朝的强盛与繁荣等量齐观 。而对当时世界乃至后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深髓的文化内含和精神风貌,呈现出中华文化万紫千红、百家齐放的兴旺景象,这一点在茶文化上表现的最为突出 。相传神农氏尝百草,不小心中了毒,最后遇到了一棵原始大茶树,毒因食茶叶而得解 。其实有文字记载的有关茶的事件最早可追溯到西周,而春秋战国时期四川便有了人工的茶树栽培 。从此,茶便开始以独特的身份成为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早期的茶叶还只是作为药物来食用的,直到两汉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茶才开始有烹煮成汤的记录 。到了隋唐,饮茶之风才开始真正流行起来 。
唐人饮茶,可与我们现在喝茶不同 。首先要把茶叶加工合成至饼状,叫作饼茶或团茶,贮存起来 。饮用前先将饼茶敲碎,用石碾磨成茶末,与水煮沸后盛汤饮用 。同时,人们还喜欢加些调味品与茶一起煮,如盐或水果等等 。如果让我们现代人喝,未必能咽下 。此一节,倒也体现出唐人对食物的品味了 。另外,茶文化的风靡也是与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分不开的 。自唐贞观以来,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一背景和发展趋势,有力的推动了各行各业包括茶业的发展 。发达的交通和开明的经济政策,有力的促进了茶的种植与贩卖 。随着茶树的栽培与加工技术的成熟,饮茶之风日盛,出现了“比屋皆饮,举国之饮”的盛况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文人墨客,均以饮茶为高雅之举 。而文人雅士们在茶楼茶会中品茶唱诗,互相交流茶得,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茶文化也随之产生 。与火热的酒文化相比,流行于唐代的茶文化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面:高雅、深邃、清静与宁神 。饮茶的过程就是精神调节和自我修养的过程 。从法门寺出土的一组巧夺天工的金银茶具来看,唐人对茶的喜爱不仅仅表现在饮用和解渴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至爱和理想的倾注 。这种倾注也激发了文化创作的激情,文人与士大夫更是将饮茶唱诗视为雅逸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上的享受 。自唐以来,从流传来的书画诗歌中,大部分作品都与茶有着密切的关系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大诗人,都留下了世人称颂的茶诗 。如白居易在《琴茶》中写到“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还有李白的《仙人掌》中有“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等等 。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到,由于茶味好,竟一连喝了七碗,每碗都有新感觉 。如诗中所讲“一碗喉吻泣,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首诗将人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觉描绘的有声有色,淋漓尽至 。及唐代,不饮茶成不了名诗人,诗人无不饮茶写茶 。与酒一样,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 。唐代茶文化的繁荣,由此可见一斑 。说到盛唐茶事,不可不提一个人,那便是后人称之为“茶圣”的陆羽 。说来也奇,仿佛天生就与茶有缘,小陆羽从小就是孤儿,三岁时被竞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收养,陆羽的少年时代便是在寺院中度过 。在此,我想先介绍一下佛与茶的关系 。其实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以来,便与之解下了不解之缘 。东汉末期,便有僧人在寺园中种植茶树,而最早的饮茶习惯也是由僧侣间发起的 。晋代名僧慧能曾在江西庐山东林寺用亲自烹制的茶以招待好友陶渊明,话茶吟诗,通宵达旦,被后人传为佳话 。到了唐代,僧人们以茶敬佛,以茶献佛;通过信佛,饮茶之风开始从佛寺向民间传播 。由此可见佛教对茶文化的影响和贡献了 。陆羽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对寺中僧人们种茶制茶烹茶,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之后陆羽走出寺院,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之一便是名僧皎然 。此僧不仅精通佛法,而且最喜欢饮茶,写下了不少茶诗 。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有记:“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可以看出皎然和尚对茶的喜欢程度了 。唐德宗建中元年,也就是公元780年,陆羽考察了各地饮茶习俗并总结了历代制茶经验后,撰写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全面阐述了煎茶法的制作过程,从而也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 。可见,唐代不仅代表中国茶文化的顶盛时期,同时也是中国茶道的发源期(对于中国茶道另作讨论,在此不再详述) 。陆羽也被尊称为中国茶道第一人 。当我们谈及唐朝的强盛时,总是对唐文化的多元化津津乐道 。不同于西汉时期的武力扩张,唐朝政府更多的是文化的输出 。飞天腰鼓、丝竹鼓乐,甚至礼仪礼教,已成为丝绸路上西域各国竟相效仿的对象 。其实唐文化的对外传播,不光表现在音乐、文字和礼教上,茶文化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茶作为重要陪嫁品传入西藏 。自此藏民饮茶便成为时尚,甚至达到了“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 。现代藏民用以待客的奶茶,便来源于此 。另外,茶对日本的影响也是众所周知的 。日本对唐朝派遣了许多留学生,其中包括遗唐僧 。日本奈良时期(公元八世纪),日本僧人从中国带来了茶种,并开始在寺院种植,但必未向民间传播(中国和日本的茶文化都是发源于佛寺,似乎说明了地域的相似性) 。镰仓初期(公元十三世纪),名僧荣西大师两次往于中国求学,回国后便自创茶园,著《饮茶养生记》,推广饮茶的延年益寿作用,全面推动了饮茶的普及 。自唐以来,日本的制茶烹茶的方法完全模仿中国,连茶事中的游戏也不例外 。如宋代的“斗茶”,在当时日本也是相当流行 。到了室町中期(十五世纪中叶)之后,日本才开始遗弃中式饮茶,逐渐本土化了 。直到室町末期,出现了一位茶道大师千利休,将日本茶道及茶文化推上了顶峰 。如果您有幸能体验真正的日本茶道,将会非常容幸的喝到平生以来最难喝的茶(将茶与水果等其它食品放在一起煮),并能从中体会到盛唐时期的茶文化流传至今的点点遗迹……我们总想找一些名贵的事物来表现唐朝的强盛 。富贵的牡丹,虽然能体现歌舞升平,但过于柔软;金戈铁马,虽能逞强一时,但过于霸道;只有悠久的茶文化,如同一坛千年的陈酒,不时散发出像来自远古时代的酒香,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