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和咖啡

其实这两样东西好像相差得很多,因为所依文化就是相差得很多,但共性还是有一些 。说谁淡泊,说谁明烈都是不妥,就像对文化性格的评价,不同的人理解起来也是不一样的 。在某些PC游戏里面是和烟草在一起作为嗜好品,就是说不是人这种生物所必须摄入的,但喜欢之后,很容易上瘾 。我现在就很担心自己,缘故是我对这两样都很喜欢,甚至到了有瘾头的境地 。相对于茶,其实更喜欢的是咖啡,性子里的某些东西很直接,没有茶的那许多层次 。而喝茶,多半是因为水不好喝,需要添加些味道 。这个理由很可笑,容易显出我的矫情和层次底下 。但不幸,这确是事实 。【茶和咖啡】 初次喝茶就很久远,小时候只是觉得很苦 。在中学时功课很紧,愚笨的我需要比别人多的时间来背诵如革 命 的 历 史、国 家 的 政 治之类的套论,所以按照书里的模样沏了一大壶酽茶,穷山恶水之地,交通又不发达,老百姓家里只有一种叫做猴王的茉莉花茶,就是它 。第一次主动的接近,感觉味道在恶苦恶涩之后绵长的甘甜,茉莉的花香是一并融在了茶水里,在我喝来,片刻之后就窜到脑门,在太阳穴和鼻梁一带冲腾,很过瘾 。再往后就是头脑的史无前例的清晰,反应极为迅速,但似乎脉搏比平时也高了些,竟微微有冷汗 。从此便产生了些许依赖性,需要贪晚的时候,便灌上香喷喷的一壶,战斗数值垂直爬升,很猛 。曾经有一夜背牢50道政治大题的经历,考试时大概只错了几个标点符号,虽是“好”学生,但还是被怀疑翻抄课本 。高中选了理科,从此不需要通宵背书,但所谓“解题的快 感”引诱自己仍是通宵达旦的埋头,与浓茶坐伴,经常透支体力与脑髓,到现在落下偏头疼的习惯,十分忌恨给我灌 输“学习好快乐”、“解题好过瘾”之类思想的老师们 。可是到现在除了还记得老师们的姓氏,那写庞大的分子式早已记不起来半个,一堆方块三角四面八方的受力分析也好像是上辈子的残留印象,只剩下一把箭头 。那时的用功,真是对不起了 。牛饮愈厉、头疼愈厉的时候,发现了咖啡 。边 境线上的老家从邻国由卡车司机们流通着各类花色的产品,就有MAXWELL,后来知道这就是电视里“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的麦氏 。全家人对着一大瓶这个东西很犯愁,学过俄文的妈妈说三十三个俄文字母都打包送给四 人 帮了,外赠恰那个同学少年的风华正茂 。我就说咖啡是要煮来喝的,书上这样写的 。那时家人对我肚内乱七八糟的墨水都很信任 。于是在速溶咖啡发明人10分钟的狂晕后,全家人掀开锅盖,一股真正浓烈的糊焦味道扑面而来,妈妈落荒而逃 。爸爸尝了一口,很皱眉很皱眉,真苦 。我又说要加糖的,还有牛奶 。但是没有找到白糖,结果是爸爸找到了质量很好没掺水和色素的纯正椴树蜜,还有北大荒牌的奶粉……至今我仍然怀念那味道,简直不能用语言来形容,蜂蜜在滚热的咖啡里起了什么反应,酸唧唧的象二婚的味道;奶粉结成一个个小疙瘩,如同可爱的小糯米圆子 。很佩服我的勇敢,但同时寒心爸爸那时竟放心让独子冒险以身试咖啡,就算他是大夫也不能原谅 。我当时只发出了两个音节“a”和“ou”,毕生难忘,永铭我心!可是象我这样对书本无限敬仰和信任的好孩子认定书上说的肯定没有错,一定是某个环节出了毛病,马上找到舅舅翻译了瓶子上的俄文,经过再次试验,结果是成功的 。慢慢的适应了苦后的焦香,而且逐渐发觉:不加糖慢慢啜,味道更特别 。口腔里充满了那种香气,就像炒糊了的瓜子,美妙啊!不过双亲都没法接受,可能在心里对咖啡留下了阴影也说不定 。慢慢的,茶退居幕后,咖啡粉墨登场 。不过都是速溶咖啡,多半是质量很好但很便宜的卡车货(通过俄罗斯卡车司机携带的走私货) 。高考的早上也要喝上酽酽的一杯,于是超常的发挥,一直把我发挥到江南水乡的杭州 。但可能是用力过猛,咖啡在我的杭州便一蹶不振,让位于龙井,自此我的杯里又是香茶,不过此时已然清淡了许多 。正如前述原因,更多是因为自来水的味道太差,学校里的锅炉水更是酸涩难忍,菊花、茶、果珍成了学生们的必备 。从来牛饮粗鄙的茉莉花茶,喝了龙井,觉着天使也下了凡,死活就爱上了这一口 。咖啡偶尔还是亮相,也是在考试前的通宵“磕书”和整夜的桥牌大战中了,因为咖啡喝多会心慌,加上头疼 。直到现在是绿茶不离身,一天对着显示器10个小时,眼睛倒也不花 。而每天下午3点同事就会煮好一大壶浓浓的咖啡,勾引我的馋虫 。当然这勾引多半也是成功的——磨好的咖啡,一勺一勺舀出来,蒸汽嘟嘟作响,黑色的液体,欢乐地流淌到杯子里,怎么说也是诱惑 。还有一点,起码我喝起咖啡来的架势就很得同事小妹妹的欣赏,她觉的这样不加糖很酷,很男人 。但我有一次也听到她悄悄和同事讲:XX喝茶水还把茶叶嚼一嚼,好像老伯伯一样好笑死了 。那会儿我正喝完咖啡嘬牙花子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