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励志小故事 诺贝尔研究火药的故事

诺贝尔是一名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有355项发明专利,他开设了许多工厂和公司,积攒了大量的财富,他的一生致力于研究火药 。那么诺贝尔研究火药的故事是怎样的呢?接下去就让民族文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

诺贝尔励志小故事 诺贝尔研究火药的故事

文章插图
诺贝尔励志小故事 诺贝尔研究火药的故事
诺贝尔是瑞典炸药发明家 。1833年10月21日他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 。父亲老诺贝尔是一个小工厂主,但同时又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家 。
小诺贝尔7岁时,在斯德哥尔摩一所正规小学求学,但好景不长,他7岁时,父亲的工厂破产,全家移居到俄国彼得堡 。因身居异国他乡,小诺贝尔没有进学校读书,而是跟一位家庭教师学习 。年龄稍大,父亲就让他去各地旅行,访求名师指导 。诺贝尔曾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实验室学习 。18岁时,他在自然科学、文学和哲学方面已经具有较高的修养了 。
诺贝尔自幼勤奋好学 。为了学习外语,他常常把一些法国名著翻译成瑞典文,又转而译成法文,再拿译稿与法文原著对照,用这种方法加强记忆和进行检查 。除俄文、瑞典文外,他还精通英文、法文、德文 。由于勤奋好学,他19岁在父亲的工厂里工作时,技术上就已崭露头角,深得父亲赞赏 。
【诺贝尔励志小故事 诺贝尔研究火药的故事】承父志不畏艰难研究炸药
诺贝尔的父亲喜欢研究化学,并且也试验过炸药 。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对研究炸药怀有浓厚的兴趣 。加上诺贝尔经常看到开矿和筑路工人艰难而笨重的体力劳动,这使他产生了利用爆破的威力减轻劳动,提高工效的想法,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种:即研究和发明炸药 。
1847年,意大利化学家索勃罗发明了一种烈性炸药,是一种无色的黏糊状液体,但是,使用这种炸药时如果稍不留神,就会粉身碎骨 。因此,诺贝尔决定自己的研究就从改进这种烈性炸药开始 。
诺贝尔的实验,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冒着很大的危险,不断遭到失败 。各种冷嘲热讽不断袭来,但他从未灰心过 。
诺贝尔励志小故事 诺贝尔研究火药的故事

文章插图
诺贝尔反复试验,想找出一个既安全又方便的控制这种化学物质的方法 。1862年;方法终于找到了,这就是通过导火线使这种化学物质爆炸,并在运河里成功地进行了水下爆炸试验 。
1863年,诺贝尔和父亲一起在斯德哥尔摩近郊办起了这种化学物质工厂,并对火药质量做了进一步的改进,生产并出售一种由过去的黑火药和硝化甘油混合而成的新型火药,名叫“斯普林格尔”,但是,这一新产品并没有完全“过关” 。
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又在实验室里进行炸药实验,不料却带来了大祸 。炸药爆炸,整个实验室成了一片瓦砾,有5人被炸死 。诺贝尔最小的弟弟埃密尔也在这次事故中遇难 。由于爆炸猛烈,实验室周围的居民以为发生了大地震,纷纷乞求上帝保佑 。诺贝尔的父亲也受了重伤,不久便去世了 。诺贝尔由于当时有事外出,得以幸免 。这次灾难对诺贝尔打击很大 。可是他并没有灰心,他下决心要继续奋斗下去,不获最后成功,决不罢休 。
诺贝尔实验炸药爆炸的消息传出来后,政府禁止他在陆地上搞实验 。家里人也劝他:“为了自己的生命,还是放弃实验好!”但是,诺贝尔和他幸存的两个哥哥齐心合力,在改建工厂的同时,继续进行有关炸药的研究 。不许在陆地上搞实验,他们就租了一条船在湖中搞实验 。后来,他们在马伦湖上建立了一个小实验室 。
三四年过去了,失败的记录有几百次,这些并没有动摇诺贝尔的决心,他不断改进实验方法 。
1867年秋的一天,诺贝尔把雷汞(雷酸水银)装进一根管子里做导火线,用它来引爆这种化学物质 。试验开始时,他独自一人点燃了雷汞,为了看清整个实验过程,他凝神注视着,忘记了一切,包括他自己的安全 。只听“轰”地一声巨响,实验室被送上了天,地上炸了一个大坑,仪器也在浓烟中翻飞 。“这次诺贝尔完了!”人们正在为他担心时,忽然发现一团烟火向外飞奔,诺贝尔浑身是血,从火中跑出来 。他一边奔跑一边狂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雷管就是这样在火和血中诞生的 。它成功地解决了这种化学物质的引爆问题 。诺贝尔又一次大难不死,得以继续从事他的事业 。
遇挫折知难而上终获成功
诺贝尔为了推广他的发明,亲自到各地去进行试验 。随着这种化学物质在各地的试验成功,诺贝尔也名声远扬,要求供货的越来越多 。不幸的是,正当诺贝尔事业有了发展的时候,又连续发生了新的麻烦和灾祸,使他又陷人困境 。
诺贝尔励志小故事 诺贝尔研究火药的故事

文章插图
当时人们对炸药极易引起爆炸的危险性十分无知,现在看来真是十分可怕又可笑 。运输途中,硝化甘油流出来,溅到车架上结成冰凌,有的工人就用它擦皮鞋,却不知可能招来横祸;有人把它放在火车的客车厢里,而不知死神正伴随着自己 。不久,各地相继发生了严重的爆炸事故,报警信函纷纷涌向诺贝尔 。
1865年12月,一个德国人带着10磅硝化甘油,在纽约一家旅馆门前发生爆炸,街区门窗震动,路基炸出4英尺的深坑,纽约市民为之震惊不已 。
1866年3月,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储存在货栈里的两箱硝化甘油发生爆炸,货栈毁于一旦 。
1866年4月,在巴拿马的大西洋沿岸,载有硝化甘油和其他军火的“欧罗巴”号轮船发生剧烈爆炸,轮船完全被毁,74人丧生 。
这些相继发生的惨祸,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人们对新炸药产生了怀疑、恐慌和抵制,瑞典、法国、英国等国政府明令禁止制造和运输 。在这种急转直下的形势之下,坚毅的诺贝尔深信当前的困难是一定能够克服的,新炸药的优越性一定会给工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利益 。
诺贝尔抓住生产实际中提出的新问题,开始了新的创造性的工作 。
他的第一个方案,是在硝化甘油中加入木酒精[即甲醇(CH30H)],使其化学性能变得稳定,以免在运输中发生危险 。使用前,将这种混合物倒入水中,木酒精可溶于水,而硝化甘油不溶于水,这样就又使硝化甘油分离出来 。
第二个方案,是试验使固体物质吸收硝化甘油 。他试用木炭粉、木屑、水泥、砖灰等物,并做过多次爆破试验 。最后他决定选用一种产于德国北部的多孔的硅藻土,因为它吸收力强,化学性能稳定 。
依照这种办法,诺贝尔制成两种固体炸药 。他的一号猛炸药含硝化甘油70%、硅藻土25%;二号猛炸药含硝化甘油60% 。试制成功后,他又亲自去各地表演 。用事实来证明新炸药的爆破威力大和安全性能强,以解除人们的疑虑,挽回不良影响 。
1867年7月,他在英国的一个矿山,当着企业界的要人和当地群众,将10磅炸药放在木柴上点燃;与此同时,又从60英尺高的岩石上将另外10磅重的炸药丢下 。在火烧与撞击下,新炸药都未发生爆炸,说明它安全可靠 。
然后,他又将炸药装入一个15英尺深的洞里,用雷管引爆,炸得碎石乱飞,证明它的威力强大 。在场的人们这才解除了疑虑,对诺贝尔表示钦佩和信任 。此后,诺贝尔进一步指出:发生意外,应归于无知和不谨慎,而不应责怪新炸药本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