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谈扬州出土紫砂茶壶及饮茶习俗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扬州古城内「掘地三尺必有宝」 。
1997年底与1998年初春,唐城考古队在老城区大东门街南侧,为配合皇宫花园基建工地,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清理出中晚唐两期东西流向的木结构排水沟遗迹,沟内堆积了成千上万件陶瓷器残片和完整器物,全国著名窑口的产品在这里都能寻觅到,而且数量众多,品种齐全 。
在清代地层内还清理了六口水井、窨井遗迹以及在清代地层的底部出土两根带铭文的金条 。两根金条成长方形薄片状,重68.1克,一根錾刻名文为「周九郎记□十分金」,另一根为「…□十分赤金」铭文 。六口清代古井内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青花杯、盘,尤以伴出的宜兴生产的紫砂茶壶、汤匙等最为珍贵 。一次出土近五十把紫砂壶,在扬州是绝无仅有的,这在全国文物考古活动中亦不多见 。
六口清代的古井分布于探方的中西部,紫砂壶主要出土于编号为丁2和丁6的古井内 。丁2为清代老城区市民的吃水井,丁6则是清代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窨井 。下面按紫砂壶的造型分三类介绍 。
紫砂圆壶︰出土于丁6内 。此类壶数量最多,约有40把 。壶之口径、高度差异不大,造型则基本一致 。以其中一件例举︰圆壶,连盖通高14.3公分、口径7.2公分、腹径12公分、底径9.6公分、流口径1.2公分、假圈足呈凹进0.7公分 。直口,短颈,鼓形腹,假圈足,扁环形单股把柄,壶流短直,上细下粗,流口前端斜削,基本与壶口沿齐平 。全盖高6公分,带子口,钮作圆珠形,中心有一个细小圆形的排气孔,钮下一圈凹槽,可供系绳使盖不易损伤,制作规整 。此类壶分赭色、朱砂色、桔红色、黑色、灰黑色五种 。外表都有黄白色金刚砂颗粒,或疏或密,有的满布器身,形如桂花,俗称「桂花砂」,并有云母的细小颗粒点,在光线下闪亮 。腹部铭文仅有两种,刻「玉峡」、「玉峡泉」楷书 。壶底中心仅有一件戳印方框阳文篆书款「元章」
球形壶︰出土于丁6内 。仅有1件,壶流脱落残缺 。壶通高10.7公分,口径7.8公分,腹径13.7公分,底径8.5公分 。敛口,球形腹,假圈足 。壶表面呈朱砂色,胎质淘洗极精细,基本无杂质,但仍有云母细颗粒点 。足内戳印方框篆书款,方框内有3个篆体字,分两纵排,左边两个字,右边1字,并用阳文竖线隔开,依稀可见「□□水」 。
方壶︰出土于丁2内 。仅有2件,基本完整者1件,系碎片黏接而成 。壶通高14.8公分,方口纵8.3公分,横7.3公分,最大腹径11.8公分,底足纵11.1公分,横10.1公分,方流口径0.5公分,假圈足凹进0.5公分 。直口微敛,腹部略鼓,假圈足 。方形曲状流,扁环形宽把柄 。腹内流孔呈梭形,长约8公分,宽为0.6公分 。外底中心有一方框形印章式戳印款,为篆书,字迹纤细,铭文可辨认为「荆溪所制」 。与之相配套的为灌顶式方形盖(,盖高4.2公分,带子口,桥形钮,钮下有一个圆形排气孔 。
另外,还出土两种紫砂器物-汤匙与小碟 。
紫砂汤匙︰出土于丁2内 。有6件,仅1件完整 。匙部宽4.2公分,长7.4公分,柄长仅4.2公分,匙深1.2公分 。匙部较大,柄相对于匙部略短小,匙口与柄外沿下划一道线凹弦纹,并在匙与柄衔接处的背面戳印长方似阳文「↑」字标识 。
紫砂小碟︰出土于丁2内 。有5件,皆残缺 。通高2.2公分,口径8.3公分 。敞口,圜形底 。碟内施褐色釉,釉面粗糙,有较多气泡孔 。
此次出土的紫砂器皆为日常生活实用品,造型单调,但数量众多,使我们有机会对这批紫砂壶的烧造工艺有一个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
第一,这批紫砂壶的陶土原料从壶的色彩上判断主要采用两种︰一种用紫红色和浅紫色的紫砂泥,经氧化焰烧成后,壶的胎色多呈现赭色和紫棕色 。另一种采用红棕色的红泥,制成坯后经氧化焰烧成,胎色呈灰黑色,器表云母细颗粒点,彷佛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其中也有几片标本,外表呈灰黑色或黑色,但里壁胎呈紫色或朱色,这可能与窑内的烧成气氛相关 。窑内通风不畅,匣钵内的壶处于还原焰的气氛下所致 。
第二,这批紫砂壶的壶身主要采用挡坯成型,即泥片镶接而成,与瓷器上的拉坯成型相异 。前两种类型的壶,其内壁有明显的泥片衔接痕迹,泥片的接头是个缺陷,制作者煞费苦心,使之撇开人们的视线,巧妙地隐蔽了缺陷,增加了壶由内到外的美观性,同时将流或把柄安装此处,使泥片的接头更加紧密、牢固,不易破裂 。方形壶则采用四块泥片镶接,接头处有明显的挤压痕迹 。壶口沿、底、圈足皆为后接,圈足的黏接面不够紧密,容易脱落 。壶把柄与流黏接于壶身,两者的联机把壶各分一半 。先说把柄,模制,大小相若,为圆身扁环形状,由上而下渐小,便于手的把持 。如果把柄黏接于泥片的接头处则不易脱落,而黏接于泥片接头的对侧则易脱落,原因在于黏接柄时,用力黏接挤压,使柄与壶身的两个接触点的胎变薄,脱落时往往连胎拔出 。再说说壶流,从残缺的十多个圆壶流标本来看,它们大小基本相同,可能为模制,呈圆管状,上小下大 。安装壶流时,先在壶身挖圆形洞,洞比流口大三分之一左右,然后直接把流黏接 。由于流与壶身接触面积小,故容易脱落 。这种方法与羊角山古窑址采用打洞捏塞法安装壶流不同 。方形壶流为模制,在安装流时先在壶身挖一个梭形孔,再将模制好的方形曲状流对接,由于流与壶身接触面积大,黏接牢固 。壶把柄、流与壶身的黏接,构成了壶的整体 。把柄、流与壶身三者之间,从高度上看,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一般地,柄稍微低一点,流与壶口沿平直;从器物的整体效果来看,圆壶身与高耸的盖组合成近似三角形,壶的重心在底部,大把柄与斜直形的设置,器物显得更为匀称、协调,美观大方,朴实中见艺术 。
第三、壶盖共有两种,分方形盖、凸形盖 。它们的做法基本相同,盖的顶部先以模具制作,对模具压好的坯加以修整,并将盖沿部的坯向内折卷,子口即安装在折卷的坯胎上 。子口胎较薄,易损坏脱落 。安装子口时,沿部微内敛,便于开启 。凸形盖的钮呈圆珠状,陶工在安装珠形钮时,先将钮的底部挖空,钮与盖身的接触面减小,造成钮容易脱落(如图15) 。方形盖为桥形钮,钮孔较大,便于系绳 。
【上 谈扬州出土紫砂茶壶及饮茶习俗】第四、紫砂壶的铭文及款识 。总的来说,铭文款识较少,仅圆壶的腹部刻「玉峡」、「玉峡泉」楷书,刀法遒劲有力 。底部皆为戳印阳文方框款,仅3件 。「元章」(如图16)二字较粗犷,笔法欠流畅,欠圆润;其它两件,由于戳印模刻字较浅,文字纤细,故戳印文字不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