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地方特色产品茶叶产业带规划布局

一、现状与特点 【湖北省地方特色产品茶叶产业带规划布局】湖北省是茶圣陆羽的故乡,种茶历史悠久,特别是“八五”以来,湖北省茶叶生产发展很快,到200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85万亩,茶叶产量134.5万担,茶叶的农业产值13亿元(系列产值超过30亿元),出口创汇500万元(含通过外省市口岸的出口),其中通过本省口岸出口创汇228万美元 。茶园面积和产量在全国的位次由1996年的第七位上升到第四位,茶叶的农业产值仅次于浙江、福建,位居第三位,已发展成为全国产茶大省和名优绿茶生产大省 。茶叶已成为湖北省经济作物中的骨干品种和丘陵山区的支柱产业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湖北省绿茶、有机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是湖北省入世后农产品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一大产业 。茶叶是世界性饮料,目前,饮茶者遍及世界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茶叶市场十分广阔,最近联合国粮农组织分析世界茶叶发展趋势后认为,茶业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二、优势区域布局及规划目标 根据湖北省茶叶生产现状与发展潜力,重点建设四大优势产业带,共30个产茶县市 。30个县市现有茶园面积130万亩,产量107万担,系列产值24亿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 。30个县市茶园面积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70%,产量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83% 。到2007年,新发展茶园20万亩,总面积达到150万亩,产量达到140万担,系列产值达到35亿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1、鄂东大别山优质绿茶产业带 重点建设该区域带的英山、麻城、红安、大悟、孝昌5县市 。现有茶园面积28万亩,茶叶产量28万担,茶叶系列产值5亿元,出口创汇近100万美元,是我省名优绿茶主产区 。计划到2007年,新发展茶园4万亩,茶园总面积达到32万亩,产量达到34万担,茶叶系列产值达到7亿元以上,出口创汇200万美元以上 。2、鄂西武陵山及宜昌富硒绿茶、宜红茶产业带 重点建设该区域带的鹤峰、恩施、利川、宣恩、咸丰、五峰、宜都、夷陵、长阳、远安、兴山等11个县市(区) 。现有茶园面积56万亩,产量43万担,茶叶系列产值10亿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是全国最大的富硒绿茶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也是全国三大红茶出口基地 。计划到2007年,新发展茶园7万亩,茶园总面积达到63万亩,茶叶产量达到55万担,茶叶系列产值达到13亿元以上,出口创汇500万美元 。3、鄂西北秦巴山名优绿茶产业带 重点建设该区域带的保康、谷城、南漳、竹溪、竹山、郧县、丹江口、房县、神农架等9个县市(区) 。现有茶园面积33万亩,茶叶产量11万担,茶叶系列产值5亿元,出口创汇近100万美元,是我省高香绿茶和有机茶主产区和出口基地 。计划到2007年,新发展茶园7万亩,茶园面积达到40万亩,茶叶产量达到18万担,茶叶系列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200万美元 。4、鄂南幕阜山名优早茶及边销茶产业带 重点建设该区域带的通城、咸安、赤壁、通山、崇阳等5个县市(区) 。现有茶园面积13万亩,茶叶产量25万担,茶叶系列产值4亿元 。计划到2007年,新发展茶园2万亩,茶园总面积达到15万亩,茶叶产量33万担,茶叶系列产值5亿元,出口创汇100万美元 。三、优势品种名优品牌 1、优势品种 “八五”以来,我省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优良茶树品种20多个,主要有福鼎大白茶、龙井43号、乌牛早、白毫早,特别是我省自己选育的鄂茶1号、2号、3号、4号四个茶树良种具有发芽早、品质优的良好特点,已被列入国家级茶树良种 。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国家投资700万元在恩施州建立省级茶树良种场 。四大优势产业带已建立茶树良种母本园600亩,为今后品种更新改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名优品牌 通过多年的努力,四大优势产业带已形成了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和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名优品牌,如英山的云雾茶、五峰的采花毛尖、鹤峰的绿林翠峰、恩施的富硒茶、竹溪的龙峰茶、保康绿针、谷城的玉皇剑、大悟寿眉、邓村绿茶、赤壁松峰茶等这些品牌曾在全国名优茶评比和全国农业博览会上多次获奖,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 。四、市场前景与发展潜力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1、国内市场,茶叶消费逐年增加 。目前我国人均消费茶叶只有300克,远低于世界人均消费500克的水平 。但是近年来,国内市场茶叶消费年均增长3—4个百分点,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名优绿茶的需求将会日益增加 。2、国际市场,需求旺盛 。最近几年来,茶叶消费在许多国家都有发展,消费领域不断扩大,许多西方国家的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作为健康饮料的茶叶需求量日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饮茶热 。美国、日本茶饮料市场方兴未艾,需求显著增加,法国、德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也在大力发展茶叶市场,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茶叶进口量逐年增加,专家预言,茶叶将是21世纪世界饮料之王 。3、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我省绿茶出口 。目前进口中国茶叶的国家和地区有102个,在质量上我国红茶不及印度、肯尼亚,但绿茶具有独特优势,我国绿茶占国际市场绿茶销售份额的85%以上,主导世界绿茶市场 。我国加入WTO后将在135个成员国中享有最优惠待遇,随着各进口国关税的降低,将更加有利于我国绿茶的出口和市场销售 。我省主要生产绿茶,约占茶叶总产量的90%,再加上我省绿茶自然品质好,极具竞争优势,对扩大我省绿茶出口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二)发展潜力分析 1、生产发展潜力大 四大优势茶叶产业带的30个产茶县市现有茶园面积130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的70%,茶叶产量107万担,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83% 。四大优势区域产业带,无论是发展新茶园,还是改造中低产茶园,其生产潜力很大,一是可发展新茶园的潜力很大 。30个县市土地资源丰富,特别是结合退耕还林发展茶叶大有可为 。高标准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目前,我省大面积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每亩茶叶收入均在3000元以上,如果每个县市再发展1—2万亩,共计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万亩,农民茶叶收入可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增加;二是现有中低产茶园40万亩,通过更新改造,每亩茶叶产量和收入可以成倍增长,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效益好的有效措施 。2、加工增值潜力大 一是开发名优茶增值,目前四大优势产业带的30个县市名优茶产量只有42万担,占茶叶总产量的40%,如果加大名优茶的开发力度,推行机制名优茶加工,把名优茶产量提高到60%以上,茶叶的收入在现有基础上可以增加50%以上;二是提高加工质量增值,如果把整个茶叶加工质量再提升一个档次,茶叶的经济效益可以提高10%以上;三是进行深精加工,如开发茶饮品、茶食品,茶化工等深精加工潜力更大 。3、出口创汇潜力大 四大优势产业带的30个县市都是我省的山区县市,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无工业污染 。目前已有24个产品获得国际国内有机茶质量认证,获得了出口的通行证,并有3家企业获得产品出口自营权,现出口创汇500万美元,经过3—5年的努力,实现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是完全可能的 。五、重点建设项目 1、建设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重点建设恩施州、咸宁市、英山县3个省级茶树良种繁育场和竹溪、鹤峰、五峰、谷城、大悟等5个无性系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共建母本园2000亩,苗圃2000亩,为我省茶叶发展和低产茶园改造提供优良苗木 。2、建设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区和出口基地 。重点建设鹤峰、恩施、宣恩、英山、保康、竹溪、竹山、谷城、通城、赤壁等10个名优绿茶出口示范区和五峰、宜都、利川、咸丰、夷陵等5个宜红茶出口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