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全诗 水清则无鱼的全诗 鱼出自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

水至清则无鱼全诗 水清则无鱼的全诗 鱼出自

文章插图
译文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冠冕前有玉旒,是用来遮蔽视线,丝棉塞耳,是为了减弱听觉 。视力敏锐却有所不见,听力灵敏却有所不闻 。扬大德,赦小过,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弯曲的再直起,但应让他自己去得到 。宽舒进而柔和,但应让他自己去求取 。揆情度理,应该让他自己去摸索 。大概圣人的教化就是如此,想要自己通过努力得到它;得到后,则会聪敏而广大 。
水至清则无鱼全诗 水清则无鱼的全诗 鱼出自

文章插图
“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见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汉书.东方朔传》也有同样的用法 。徒,就是同类或伙伴的意思,译为现在的话就是“朋友” 。
水至清则无鱼全诗 水清则无鱼的全诗 鱼出自

文章插图
人太精明了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有小小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小小差异,他过分要求与一己的同一或者要求所有人一举一动均符合或者满足一己的标准,但人总是有着各种不同的性格和待人处事的方式,除非是克隆体,否则永远无法达到每事的一致的,因此出现摩擦以至矛盾、冲突就是必然的结果,此时如果不能以一种宽容的精神调和于其间,事势就将无法收拾,结局便是人心不附,众叛亲离 。
【水至清则无鱼全诗 水清则无鱼的全诗 鱼出自】所以说:做人,留有三分薄面,日后相见相求,不尴尬 。做事,留有三分余地,遇到苦难好有回旋的余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