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叶兴起的唐朝,人们是如何饮茶的?

唐代的茶饮风尚是怎样的?
?茶兴于中唐,唐中期以后,饮茶活动空前活跃 。陆羽之前,虽然饮茶已从南方传入北方,社会上饮茶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还没有一本专门介绍茶叶的书,人们对茶叶的历史和现状缺乏应有的了解,许多人不知道茶叶的性能和饮用方法,至于茶树的栽培和茶叶的制作工艺,知道的人就更少 。陆羽《茶经》大力提倡饮茶,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学的发展 。自唐开元起,上至天子,下到黎民,几乎人人饮茶 。专门采造宫廷用茶的贡焙是在这一时期设立的 。皇室的嗜茶导致王公贵族们争相仿效 。当时的诗人、画家、书法家、音乐家都有嗜茶者,如白居易、颜真卿、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陆龟蒙等人 。这些文人雅士们不仅品茶评水,甚至参与培植名茶,还吟茶诗,做茶画,著茶书 。他们以茶会友,辟茶室、办茶宴,成为唐代茶饮的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唐代备茶、饮茶都讲究什么??唐代的茶饮方式有煎茶、庵茶、煮茶等,盛行煎茶 。唐人煮茶对备茶、煮水都有讲究 。唐代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 。煎茶法用的茶是饼茶 。饼茶须经炙、碾、罗三道工序,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颗粒的茶末,再进行煎茶 。将茶饼复烘干燥,谓之“炙茶” 。?炙烤茶饼,待到茶饼变软或透发出香气时趁热放在纸袋子里,以免茶叶的香气散失 。等到茶叶冷了,再取出打碎,碾成粉末状 。好的茶末像细米粒,不好的像菱角 。碾成的茶末还要经过罗的细筛,筛下的茶即成待烹的茶末,存放在茶盒里备用 。唐人饮茶讲究趁热,将鲜白、柔嫩的茶沫、咸香的茶汤一起喝下去 。茶汤热时,重浊的物质凝结下沉,精华则浮在上面 。如茶没喝完,茶冷了,精华就会随热气散发掉 。唐代煮茶中“三沸”是什么??唐代煮茶前要先候汤,即等待煮茶的水烧开 。水沸分为三个阶段,即“三沸” 。当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声时是第一沸,这时需要根据水量加入适量盐调味,尝尝水味,不要因为味淡而多加盐;当茶鍑边缘连珠般的水泡向上冒时,是第二沸,这时要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在水中搅动形成水涡,使水沸度均匀,用量茶勺量取茶末,投入水涡中心,再搅动 。?过一会儿,水面波浪翻腾着,溅出许多浮沫时,就是第三沸了,需要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去,使开水停沸,生成茶沫 。此时,要把茶沫上一层黑云母一样的水膜去掉,因为它味道不正 。“三沸”之后,不宜再煮,否则水会煮老 。煮茶的水不能多加,否则味道就淡薄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