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歌茶戏】(一)茶戏起源与形成英山采茶戏,即“东腔”又叫“哦呵腔” 。流行于麻城、蕲春、罗田、英山等地 。流入英山 。可追溯到道光癸末年(1823年)以前,至今约有二百多年历史 。据《英山县志》载:“道光年间,境内寺观甚多,每逢朔望或会期则香火祈祷不绝,妇女尤甚 。凡消灾疗疾,祈雨祈年 。必酬金作醮,演剧赛会,动费千百金而不惜” 。又载:“上元前后乡民多结采灯扮杂剧,为舞狮游龙之戏,概数夜不息,箫鼓达旦” 。南河《王氏宗谱》载:“乾隆二十七年村中有戏,为祭祀牛王神扮傀儡,谓之‘化主戏’ 。指同唱灯戏,捐谷二百四十余担” 。
由此表明,当时出现的“灯戏”和“杂剧”,是一种歌唱兼锣鼓以走唱或坐唱的表演艺术形式,名曰“地花鼓”、“地故事” 。经艺人口传的典目有“谢香茶”、“摘细茶”、“摆酒宴”等,还有一部分传授楞史知识的典目有“八仙调”、“唱古人”等 。也有打插秧锣鼓、唱灯歌、采茶调、扮演渔、樵、耕、读等形象的,以后又出现一种有故事情节的“赶柳戏”,又叫“傀儡戏” 。这些“灯戏”、“杂剧”已初具采茶戏的雏形,后又吸收兵同西高江西弋阳高腔与本地山歌、畈腔、采茶调,插秧锣鼓等民间小调相“交融,演变成一种‘哦呵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 。英山盛产绿茶闻名遐迩,故借“采茶”以名之,乡至今仍称“英山采茶戏” 。
(二)茶戏传播与发展采茶戏盛行于农村,兼之它本身是从采茶调,花鼓灯调,山歌,畈腔蜕化出来的,不配丝弦,采用“邦腔”,锣鼓伴奏,唱腔朴实粗犷,念白为本地语言 。早期演出的都是“单边词”和“折子戏”,情节简单,通俗易懂,表演朴实细腻 。一个戏班子五、七、九人不等,轻装简从,报酬低廉,随便搭一个台子或在一个土墩上便演唱起来,俗称“草台戏”,因而能拥有广大观众 。人们看戏时跟着“接腔”,台上台下浑然一体,农村里的大人小孩在耕作或休息时,都能听到唱采茶戏的“村野之声” 。旧时唱戏的全是男扮女妆,确实演的妙俏 。有人曾写诗赞曰:“悠扬鼓乐响高楼,男人装成女人头 。容易少年容易老,一时欢笑一时愁 。金榜题名空富贵,洞房花烛假风流 。而今识破其中味,曾作江湖浪子游” 。另据清道光年间兰括居士所著《汉皋竹枝词》亦有诗云:“俗人偏自情,浪里油腔最喜听 。土湾(即土墩)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 。英山与蕲、浠、罗毗邻且语言相近 。词中所指花鼓戏,也可能是英山采茶戏,也称“和花鼓戏” 。
英山人喜爱家乡的采茶戏,是与唱戏的悠久传统积习相沿分不开的 。如过年要唱年戏,正月玩灯要唱灯戏,庙会要唱会戏,各姓修成宗谱要唱谱戏,婚嫁寿庆要唱贺禧戏,消灾祈雨求子,秋收前后要唱酬神戏,总之,一年四时八节都要唱戏 。据《英山县志》载,我县先后修建的寺观近180多个,南河瓦寺前一处,相传梁武帝时,这里曾是佛教圣地,有50多座寺庙,素有“菩萨湾”之称 。王、段两家每年正月间祭祖都要在各家宗祠前的广场万年台上开锣唱戏,以名角、名班、名戏吸引观众,形成对峙局面 。雷家店的“灵台会”、“灯歌会”以及一年一度的励大“华严经庙会”在“出马”(菩萨下山出庙会)“停驾”时,都要演唱“彩台戏”和以数十人组织游行演唱的“打花鼓”、“高跷戏”、“傀儡戏”等,会信者多达一万数千人 。另据有关资料记载,从明武宗四年(公元1509年)至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英山发生大的自然灾害27次,特大洪水14次,在频繁的灾害面前,英山群众纷纷学唱小调或采茶戏作为逃荒乞讨的手段 。据王邦荣同志在《皖南花鼓》上介绍,约在1880年间,皖鄂边区英山县采茶戏艺人涂老五、李桂庭等人,随着逃荒要饭的人流浪漂泊来皖,将家乡的采茶调,即“呵哦腔”,下嫁到皖南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皖南花鼓戏便在广德、宜城、宁国等处形成了东路与南路两大派 。民国时期《大公报》载道:“皖南、宁国等地还流行着一种‘黄梅调’(即采茶调)的小戏经的势力范围扩及于浙江的淳安及建德(畦州)的两乡僻村之中” 。如在皖南广德农民许家水唱的一首“采茶调”,称“十二采茶”,其文词和唱腔都与英山采茶戏近似 。
推荐阅读
- 烤箱烤鲶鱼要多长时间 烤鲶鱼多长时间好
- 绿艾青描述了什么
- 什么是斗茶
- 国宝大熊猫的介绍
- 姬鱼草的花语
- 巴橘散
- 防腐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 冬天女士开会正装搭配 冬天女士开会正装搭配推荐
- 啤酒和白酒混合起来喝会怎么样
- 红香藤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