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会不会传染正确了解幽门螺杆菌
一、幽门螺杆菌会传染吗肯定会传染的,而且最容易传染的途径就是聚餐 。可能很多医生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和消毒柜没有大多关系,幽门螺旋杆菌是通过口腔——口腔(一起饮食等),粪便——口腔(污染食物等)传染的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导致绝大多数人患有幽门螺旋杆菌 。
因为这个细菌能产生强烈的毒素,导致消化系统癌变,建议及早治疗和预防 。一般服用三联四联抗生素1到2周为一个疗程,建议服用完停两天再做检测,如果还有,可以更换其它抗生素治疗,直到根除,然后使用修复的药物或中药来治疗炎症 。
另外不能忽视口腔幽门螺旋杆菌,这往往是传播和复发的最大原因!可以使用针对的漱口水或洗牙 。
平时注意饮食卫生,最好采用分餐制,生冷腌制不洁食物要忌口,保持口腔清洁 。定期检测可以使用幽门螺旋杆菌唾液测定试剂来做自检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 。长2.5~4.0μm,宽0.5~1.0μm 。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 。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 。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 。
二、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幽门螺杆菌会不会传染正确了解幽门螺杆菌】1、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硫化物,引起口臭 。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多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而且这些症状随时都会出现,但是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到医院做相对的检查才能发现 。
3、随着病情的严重,会逐渐破坏胃肠道壁,引发癌变的发生,而且,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一般都患有胃病,发生胃病的患者,多数与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关系 。
4、幽门螺杆菌症状一般感染者在检查中显示阳性,一般不会有什么症状,病毒在患者体内长期的破坏、寄生、繁殖,随着病情的发展,幽门螺杆菌会使菌群失调,引起其他一系列的症状 。
传播途径一
口口传播:中国保守的喂养方式,家长将食物嚼碎之后再喂给孩子,如果家长患有慢性胃炎,就会将病菌通过口口喂养的方式污染给孩子 。
传播途径二
恋人之间的亲吻: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 。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均可造成传染 。
传播途径三
打喷嚏传播:患者打喷嚏可以通过鼻腔将幽门螺旋杆菌一起排出,并且有浓重的异味,需区别于口腔炎症 。
感染途径编辑医学界多数学者认为“人-人”“粪-口”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幽门螺杆菌亦可通过内镜传播,而且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家庭内有明显的聚集现象 。父母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它家庭高得多 。
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家庭调查提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家庭中的“健康人”,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为64%,明显高于同年龄组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家庭的“健康人”(13%) 。
专家指出,正常情况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胃酸、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的保护作用,有规律的运动等),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千百种微生物的侵袭 。
自从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后,才认识到幽门螺杆菌几乎是能够突破这一天然屏障的唯一元凶 。幽门螺杆菌对胃粘膜屏障在破坏作用比喻作对“屋顶”的破坏给屋内造成灾难那样的后果,故称为“屋漏”学说 。
目前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途径的研究能归入这一学说的资料最多 。
主要包括
①使幽门螺杆菌穿透粘液层在胃上皮细胞表面定居的因素 。
②对胃上皮细胞等起破坏作用的毒素因子 。
③各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 。
④免疫反应物质等 。
这些因素构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途径的基本病理变化,即各种类型的急、慢性胃炎 。其中近年来得到最重要关注的是空泡毒素vaca、细胞毒素相关蛋白质caga,和尿素酶等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 。
三、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重要病因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重要病因,而我国又是一个胃癌危害严重的国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人群占到了全球人口的50%左右,在我国则达到了58.07% 。同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也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病因,有70%以上的胃炎、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左右的胃溃疡是由它造成的 。
随着胃癌成为中国第二大常见癌症,正确防治胃癌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幽门螺杆菌感染使胃癌的患病危险增加了2.7-12倍,同时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与溃疡学组组长、南昌大学附一医院消化内科吕农华教授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世界性的问题,在中国,每两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目前,由于不规范的治疗,导致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三联疗法的根除率日趋下降,所以正确认识幽门螺杆菌感染、规范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尤为重要 。”
70岁以上感染率高达78.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淋巴瘤甚至胃癌 。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高警示级别的I类致癌物,与胃癌及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也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 。
我国20-40岁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为45.4%-63.6%,70岁以上高达78.9%,然而其感染潜伏期长、难以察觉,20%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 。目前幽门螺杆菌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快速尿素酶检测和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检测对做胃镜的患者是快捷、便利的,当然也是有创的;呼气试验的特点是无创、准确率高 。吕农华建议市民应该到具有检测资格的医院及检测中心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
胃癌高危人群需根除
检测出幽门螺杆菌后,医生对于是否需要立刻着手进行根治却有不同见解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房静远教授指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0%的胃癌患者来自中国,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已被证实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临床研究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发生风险约39% 。根据我国第四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如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又同时伴有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胃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胃癌家族史等,应尽早进行根除治疗 。“我们呼吁这部分高危人群尽早确诊,尽早根治,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
四、幽门螺杆菌感染首次治疗应选最有效方案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为三联或四联疗法 。三联疗法是: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四联疗法是: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铋剂 。吕农华介绍,治疗上过去多采用三联疗法,但临床治愈率低于80%,且成功率还在日趋下降 。她分析说,导致Hp根除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合理的治疗方案、患者依从性差、胃内细菌负荷量大、CYP2C19基因多态性以及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等,其中抗生素耐药是根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而导致Hp产生耐药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抗生素的滥用,很多不该使用抗生素的场合违规使用了抗生素,还有就是动物饲料中大量添加抗生素;二是治疗方案不规范,包括不合理联合用药以及不按疗程全程用药 。服用抗HP药物,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完成疗程,至少10-14天坚持服药;三是根除适应证掌握不严 。此外,患者不定时服药、私自减少药量等均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 。
“所以,目前国际上推荐仅在克拉霉素低耐药(耐药率15%-20%)地区,首先推荐铋剂四联疗法 。我们国家克拉霉素耐药率普遍已超过20%,所以三联疗法不再适合中国,应首选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可以达到95%以上 。”吕农华介绍,首次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如首次根除不成功,由于抗生素耐药的原因,再次根除的成功率将大大降低 。所以,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目标就是尽可能确保首次根除成功率,选择最有效的根除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