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见草油

月见草油拼音Yuè Jiàn Cǎo Yóu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月见草、黄花月见草等种子的脂肪油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mnothera glaziouiana Mich
采收和储藏:7-8月果实成熟时 , 晒干 , 压碎并筛去果壳 , 收集种子 , 用CO2超临界萃取等方法取得月见草油 。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 , 高约100cm 。茎直立 , 被白色柔毛 。叶互生 , 下部叶有柄 , 上部叶几无柄;叶片长椭圆状或长卵状披针形 , 长4-9cm , 宽1.5-3cm , 基部楔形 , 边缘疏生细齿 , 两面被柔毛 。花两性 , 单生于叶腋或枝顶 , 苞片叶状 , 披针形;萼筒长 , 延伸于子房外 , 先端4裂 , 反折而脱落;花瓣4 , 黄色 , 倒卵形或倒心形;雄蕊8;子房下位 , 4室 , 柱头4裂 。蒴果圆柱形 , 室背开裂成4裂;种子无种缨 , 具锐棱 。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为栽培 , 亦有逸生 。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西南地区 。原产南美洲 。
化学成分含多种脂肪酸 , 主要包括亚油酸(linoleicacid) , 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 , 油酸(oleic acid) , 棕榈酸(palmitic acid) , 硬脂酸(stearic acid) , 顺-6, 9 , 12-二十八碳-三烯酸(cis-6, 9 , 12-octadecatrienoic acid) , 顺-9 , 12 , 15-二十八碳-三烯酸(cis-9, 12 , 15-octadecatrienoic acid) 。
药理作用1.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月见草油5ml/kg灌胃可降低高脂饲料诱发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并能显着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对家兔喂饲胆固醇加猪油形成的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 月见草油0.1-0.3ml/kg灌胃8星期;月见草油脂肪酸钠盐4.1g/kg , 持续灌胃150天 , 可见动物的主动脉斑块形成明显减轻 , 月见草油的抑制率达到47.6%-73.5% 。
2.减肥作用:月见草油0.3-1ml/kg , 连续8星期灌胃 , 可防止皮下注射大剂量谷氨酸钠(3mg/g体重)造成大鼠丘脑下部型肥胖 。降低动物血中三酰甘油 ,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可抑制谷氨酸钠鼠脂肪细胞的增大 , 肠绒毛增粗 , 从而起到调整胃肠道吸收功能 , 减少体内脂肪蓄积的作用 。
3.抗脂肪肝作用:月见草油0.3ml/kg , 及其5%钠盐2ml/kg和5%钠盐6ml/kg灌胃对乙硫氨酸诱发的大鼠脂肪肝 , 月见草油及钠盐均具有良好的抗脂肪肝作用 。显着降低脂肪肝中的三酰甘油含量 , 抑制脂肪肝的发生 。
4.抗心律失常作用:月见草油及其钠盐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 , 毒毛花苷G诱发豚鼠心律失常和氯化钡诱发家兔心律失常均具有显着的防治作用 , 尤其对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最为突出 。
5.抗炎作用:月见草油显着抑制多种致炎剂引起的炎症 , 月见草油2-4ml/kg灌胃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 , 对正常大鼠及去肾上腺大鼠角叉菜胶性及组胺、前列腺素E2(PGE2)、热烫性、甲醛性、制霉菌素等所致足肿胀 , 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制PGE的释放及PGE、组胺的致炎 , 抑制缓激肽的释放 , 稳定溶酶体膜 。其抗炎作用不是通过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 , 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过程中的介质释放和致炎、渗出、白细胞趋化和结缔组织增生等环节 。
6.其他作用:月见草油能抗血小板聚集 , 防止血栓形成 , 月见草油的最终浓度分别为1.80μl/ml、2.7μl/ml时 , 对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41.8%±6.9%、50.0±6.3% 。对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明显增强小鼠血中过氧化氢酶活力 。月见草油0.8g/kg , 每日灌胃1次 , 连续90天可使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尿蛋白量减少 , 尿蛋白选择性改善 , 血肌酚水平上升减慢 , 病理变化较轻 。这些改变 , 与血胆固醇水平下降、肾组织内前列腺素E2和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升高相一致 。
性味味苦;微辛;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息风平肝;消肿敛疮 。主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虚风内动;小儿多动;风湿麻痛;腹痛泄泻痛经;狐惑;疮疡;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制成胶丸、软胶囊等 , 每次1-2g , 每日2-3次 。
【月见草油】摘录《中华本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