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药用好 分辨真假有方法

导读:川贝母主产于四川、青海、甘肃等地,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习以“松贝”为优 。

川贝母药用好 分辨真假有方法

文章插图
一位朋友的宝宝有点咳嗽,说要煮点川贝梨水给孩子喝,所以拿了点川贝母让我看看是不是正品,说是他们在外地旅游时买的 。仔细看后,发现,虽然象川贝母,但和川贝母有不小的区别 。所以今天小编就教大家来分辨真假川贝 。
川贝母是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来源原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川贝母的来源中又增加了太白贝母和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青海、甘肃等地,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习以“松贝”为优;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川贝母性味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等病症;用量3~10克,研粉冲服一次1~2克;应用时注意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
【川贝母药用好 分辨真假有方法】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厘米,直径0.3~0.9厘米;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
青贝呈扁球形,高0.4~1.4厘米,直径0.4~1.6厘米;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
炉贝呈长圆锥形,高0.7~2.5厘米,直径0.5~2.5厘米;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
栽培品呈类扁球形或短圆柱形,高0.5~2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稍粗糙,有的具浅黄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多开裂而较平 。
川贝母以鳞茎完整、粒小均匀、怀中抱月、质坚实、有粉性者为佳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总灰分不得过5.0%;浸出物按醇溶性浸出物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9.0%;含量测定按干燥品计算,含总生物碱以西母贝碱(C27H43NO3)计,不得少于0.050% 。
由于川贝母的价格较高,常有以其他种“贝母”混充川贝母的情况,常见混淆品有:
小个的浙贝母混充川贝母:其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鳞茎,主产于浙江 。浙贝母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性味苦,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的功效;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等病症;用量5~10克 。大个的浙贝母性状与川贝母有明显区别,混充川贝母的基本是用小个的浙贝母,其形状大小与川贝母中的“松贝”相似,但从整体看“怀中抱月”的特征不及“松贝”整齐,口尝苦味较“松贝”大 。这是鉴别的一个重要特征 。常单独冒充“松贝”或混入“松贝”中出售 。
小个的平贝母混充川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ussuriensisMaxim.的干燥鳞茎,主产于东北 。平贝母采挖后除去外皮、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平贝母性味功效与川贝母相似,商品性状呈扁球形,与川贝母区别明显 。其小个者形状与“松贝”近似,虽然有近似“怀中抱月”特征,但不如“松贝”整齐,外层鳞叶抱合不紧,小的一瓣加工时有的脱落,质地不及“松贝”坚实 。常单独冒充“松贝”或混入“松贝”中出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