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泡的普洱茶很苦很涩?

近日 , 很多茶友常问道:为什么别人冲泡的普洱茶苦涩味很淡 , 或是几乎没有 , 自己冲泡苦涩味却很重呢?食色者皆知 , 茶叶的苦味和涩味是茶之本性 , 但其苦涩味的量度可以在冲泡技巧上控制 。比如 , 出汤的快慢 , 经能影响茶叶在品饮口感上的味觉感受 。另外 , 还可以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和酶活性 , 对茶叶苦涩味进行调控 , 如何调节?本文为你揭开茶叶苦涩之谜 。?常言道“不苦不涩不成茶” , 茶叶的苦涩味主要来源于多酚类物质 , 掌握多酚类物质的形成机理 , 就能够对茶叶的苦涩味进行调控 。日前 , 在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夏涛和高丽萍教授课题组围绕多酚类物质的酰基化、糖苷化、聚合反应展开系列研究 , 进一步探明了多酚类物质的合成方式 , 找到了影响茶叶苦涩味的关键酶和基因 , 为全面解析茶叶苦涩味形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该领域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实验植物学杂志》和《科技报告》上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是儿茶素 , 儿茶素分为单体儿茶素和酯型儿茶素 , 其中酯型儿茶素约占70% , 是影响茶叶苦涩味的主要成分 。课题组以酯型儿茶素为研究对象 , 采用酶学分析、蛋白质纯化、蛋白质肽链质谱分析等研究方法 , 经过反复试验 , 证实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转移酶和没食子酰基转移酶在酯型儿茶素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这是学界首次发现酯型儿茶素合成的关键酶 , 由此人们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和酶活性 , 影响酯型儿茶素的合成量 , 从而对茶叶苦涩味进行调控 。?黄酮醇也属于多酚类物质 , 在茶叶中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 , 影响茶叶的涩味 。课题组通过对100多个茶树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进行筛选和系统进化分析 , 得到两个可能编码黄酮醇转移酶的基因 , 进一步揭示了茶叶涩味成分的形成机理 。?长期以来 , 业界一直认为 , 多酚类物质的合成积累主要在茶树地上部分 , 根部仅含有微量多酚类物质 。课题组利用分离纯化和鉴定技术研究发现 , 茶树根中实际含有约8%的多酚类化合物 , 主要以聚合形式存在 。这表明茶树酚类物质的合成积累 , 存在显著的组织器官特异性差异 , 这种差异来自于关键基因的差异性表达 。这项研究为全面解析茶叶苦涩味形成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上述系列研究成果 , 进一步揭示了茶树多酚类物质合成机理和在不同器官的分布形式 , 为多酚类物质含量调控并进而调控茶叶苦涩味 , 以及为高品质茶树品种选育、茶叶综合利用、产业增收增效等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 。?在日常饮茶过程中 , 茶友们也会听说 , 春茶的品饮口感要比秋茶好得多 。换句话说 , 在普洱茶界中 , 苦涩很轻微或者几乎没有的普洱茶制品 , 其回甘往往都很强烈 , 生津持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