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不可混淆 山茱萸 吴茱萸
山茱萸与吴茱萸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两味不同科属、功效各异的中药,不可混淆 。山茱萸又名蜀枣、枣皮,为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每年秋、冬季果实颜色变红后采摘,除去枝梗和果柄,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及时去除果核,干燥即可入药 。其性微温,味酸,具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的功效,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为补肾益肝的常用中药 。《药品化义》载:“山茱萸,滋阴益血,主治目昏耳鸣,口苦舌干,面青色脱,汗出振寒,为补肝助胆良品 。”《医学衷中参西录》亦载:“山茱萸,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 。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肝虚内风萌动,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其他酸敛之药不同,是以《本经》谓其逐寒湿痹也 。”滋补肾阴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就有山茱萸这味药 。
【中药不可混淆 山茱萸 吴茱萸】 吴茱萸又名吴萸、左力,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性温,味辛苦,有毒 。据测定,含有挥发油,主要为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醇等,还含有吴茱萸酸、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因碱和吴茱萸卡品碱等成分,具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功效,用于治疗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口疮溃疡、齿痛、疝气、脚气、湿疹及黄水疮等症,为开郁化滞、逐冷降气的常用药 。《本草纲目》载:“吴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 。”《本草便读》亦载:“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本为肝之主药,而兼入脾胃者,以脾喜香燥,胃喜降下也 。其性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结,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或病邪下行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病 。
推荐阅读
- 中药市场有点乱
- 食药两用植物
- 人跟动物可以生孩子吗
- 中药射干的功效与作用 射干的毒副作用与禁忌
- 断奶前后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哪些断奶方法不可取
- 跑步可不可以练肌肉
- 福鼎白茶能消炎,茶多酚功不可没!
- 宝宝健康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
- 妇科炎症不能吃什么食物?妇科炎症吃什么中药调理?
- 中药野木瓜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