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A:
宝宝吓了一跳,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大叫:“臭死了,妈妈快走 。”妈妈拉着宝宝快速离开了 。
场景B:
宝宝忙对乞丐说对不起,顺手把踢翻的碗放好 。“他为什么跪在这里呢?”宝宝悄悄问妈妈 。妈妈说,他没有钱,无家可归 。宝宝“哦”了一声,想了想,走到乞丐面前,把妈妈给他的零用钱放在了乞丐面前的碗里 。妈妈用赞许的眼光看着宝宝 。
场景C:
宝宝经过乞丐身边时,好奇地大声叫起来:“妈妈,妈妈快来看啊,有个人跪在这里!”说完,他在乞丐身边不停地转悠,好奇地打量着他,甚至还伸脚去踢踢他,看他还会不会动……妈妈忙拽开宝宝,边走边说:“他们是骗钱的,我们快走 。”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对善恶的理解大多来自于家长在相关场景中的表现和对他的引导,并藉此渐渐养成对人和物是否持有平等心的尊重与同情 。
从场景A中的情形,足以看出家长对孩子平时卫生习惯的教育和培养是成功的,但与此同时孩子丢掉的却是尊重人、善良和同情心等重要品质 。因此,当发生这种情形时,家长应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不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更要让他明白该如何对待比自己境况差的人,如说:“他也很想干净的,但他很穷,没有房子住,我们帮帮他好吗?”
恰如场景B中的妈妈所做的那样,赞许或批评孩子的某种行为,就会很轻易地让他明白,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可能只在一瞬间,家长便把善良和爱的种子种入了他的心田 。
【孩子遇到乞丐之后】场景C中孩子的行为,是因其好奇心使然 。他从未见过这种情景,所以会产生这种行为 。但妈妈的举动却会给孩子心中打下一个深深的烙印:不要相信可怜的假相,因为那是骗人的!最终,他不但会缺乏善良和同情心的建设,而且将不再信任他人,产生对人和社会的信任危机 。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应首先注意培养孩子对人的同情心和善良的品质;至于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多面,应该待他大一些后再慢慢让他体悟 。
推荐阅读
- 孩子咬人 家长应该怎么办?
- 过分娇纵孩子易酿悲剧
-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家庭
- 当你面对孩子的三种智力
- 孩子用脑过度有害无益
- 孩子逆向思维训练游戏
- 谨防小儿智力“厌食症”
- 有助孩子学习的5项技能
- 开拓孩子智力的四个刺激法
- 孩子不能多吃的20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