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与外山小种红茶的区分

在福建 , 有一种正山小种红茶是比较出名的 。喜欢喝红茶的人也是比较喜欢这样的一种红茶的 。在选择时 , 大多数时候都会选择这样的一种红茶作为饮品 , 那么正山小种与外山小种红茶的区分主要包括哪些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正山小种与外山小种红茶的区分?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 , 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 , 正山小种红茶产于武夷山市星或者说桐木关一带 , 也称"桐水关小种或"星村小种" 。?正山小种产区地处武夷山脉 。武夷山脉的主峰位于武夷山市西北28公里的黄岗山 , 海拔2158米 , 号称“华东屋脊” 。正山小种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桐木”山乡 , 位于重峦叠嶂的武夷山脉的之中 , 年平均气温为零下8-10度 , 昼夜温差为6-10度 , 全年霜期为90-100天 。肥袄的土地 , 较短的日照 , 充沛的雨量 , 加上几百年来群众培育适宜当地生长的茶树有性群体 , 正山小种便有了得天独厚的鲜叶原料 , 也使芽叶具有了特殊的持嫩性 。?政和、坦洋、北岭、展南、古田等地所产的仿照正山品质的小种红茶 , 质地较差 , 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 。?正山小种之"正山" , 及表明是真正的"高山地区所产"之意 , 凡是武夷山中高海拔 , 桐木一带所产的茶 , 均称作正山 , 而武夷山附近所产的茶称外山 。"人工小种"计有坦洋小种、政和小种 , 古田小种、东北岭小种等 。现人工小种布场已被淘汰 , 唯正山小种百年不衰 。正山小种外形条索肥实 , 色泽乌润 , 泡水后汤色红浓 , 香气高长 , 带松烟香 , 滋味醇厚 , 带有桂圆汤味 , 加入牛奶 , 茶香味不减 , 形成糖浆状奶茶 , 液色更为绚丽 。正山小种的产地?正山小种”红茶一词在欧洲最早称武夷BOHEA就是现在所说的武夷地名的谐音 。后因贸易繁荣 , 欧洲(英国)中国茶的象征 。当地人为区别其它假冒的小种红茶(人工小种或有烟小种)扰乱市场 , 故取名为“正山小种” , “正山”指的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 , 相同地域 , 用相同一种激进工艺制作;品质相同 , 独具桂圆汤味的统称“正山小种”正山”既指正确正宗的意义 , 而“小种”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 , 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 。?正山小种现在的产地仍以桐木为中心 , 另外崇安、建阳、光泽三县交界处的高地茶园均有生产 。经过精心采摘制作的成品茶 , 条索肥壮 , 紧结圆直 , 色泽乌润 。一位日本茶人曾说:这是一种让人爱憎分明的茶 , 只要有一次你喜欢上它 , 便永远不会放弃它 。正山小种产地环境?1、植被
桐木关土壤主要由侏罗系兜岭群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分化而来 。山高林密 。随着四季的变化 , 落叶 , 枯萎的植物植被 , 成了正山小种茶树天然的绿色肥料 。也正因为如此 , 正山小种茶园基本不施肥料 。茶区冬季气候寒冷有积雪 , 冻土可达4厘米左右 , 且茶虫天敌有70多种 , 正山小种茶园基本不需要施任何化学农药 。因此 , 我们可以看出 , 正山小种的品质为什么如此好的原因了 。?2、气候?桐木关四面群山环抱 。山高谷深 , 气候严寒 , 年降水量达2300毫米以上 , 相对湿度8085%大气中的二氧化炭含量仅为0.026%当地具有气温低、降水多 , 湿度大 , 雾日长等气候特点 。?雾日多达100天以上 , 春夏之间终日云雾缭绕 , 海拔1200~1500米 , 冬暖夏凉 , 昼夜温差大 , 年均气温18C日照较短 , 霜期较长 , 土壤水分充分 , 肥沃疏松 , 有机物质含量高 。茶树生长繁茂 , 茶芽粗纤维少 , 持嫩性高 。这些优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为正山小种红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 。?正山小种名字由来?“正山小种”红茶一词在欧洲最早称WUYIBOHEA , 其中WUYI是武夷的谐音;在欧洲(英国)它是中国茶的象征 , 后因贸易繁荣 , 当地人为区别其它假冒的小种红茶(人工小种或烟小种)扰乱市场 , 故取名为“正山小种”“正山”指的是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相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品质相同 , 独具桂圆汤味的统称“正山小种”“正山”既指正确正宗的意义 , 而“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 , 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 。?正山小种历史溯源?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 , 就像一块保留地 , 内涵隽永却又无声无息 。明朝中后期 , 世界红茶鼻祖——红茶就诞生在桐木关 。?明初 , 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发展经济 , 减轻民众负担 , 下旨罢造团茶 , 改贡散茶 , 一向以团茶龙凤饼著称的武夷贡茶 , 在改制散茶时 , 因其制作散茶的技术落后 , 生产出来的散茶品质低劣 , 走入了有史以来最低谷 。从清代周亮工的记载:“前朝不贵闽茶 , 即贡茶亦只备宫中盏之需 。”可以看出当时改制散茶后 , 武夷茶处境的尴尬 。?明朝中后期的某年(1568年) , 在采茶的季节 , 有一支军队路过于此 , 晚上驻扎于今天的桐木村 , 当地茶农未曾见过如此动乱场面 , 当天已采摘的茶青没有来得及制作茶叶 , 第二天已经发酵 。为了挽回损失 , 茶农以当地马尾松干柴进行炭焙烘干 , 并通过增加一些特殊工序 , 以最大程度保证茶叶成份 。制成的茶叶运往镇上销售 , 本是无心之作的茶叶 , 却受到大量茶客的欢迎与喜爱 , 接下来订单逐年增多 , 需要整个桐木都全力生产此种茶叶 , 才可勉强满足市场的需求 , 也使得桐木远近闻名 。?16世纪末17世纪初(约1604年) , 正山小种被远传海外 , 由荷兰商人带入欧洲 , 随即风靡英国皇室乃至整个欧洲 , 并掀起流传至今的“下午茶”风尚 。自此正山小种红茶在欧洲历史上成为中国红茶的象征 , 成为世界统饮名茶 。总之 , 正山小种产自福建省武夷山市 , 正山小种的“正山”意思是表明此乃“高山茶地所产” , 原凡是武夷山中所产的茶 , 称之为正山 。当地人为区别其它假冒的小种红茶(人工小种或烟小种)扰乱市场 , 故取名为“正山小种”红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