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奶茶

主要居住在新疆天山以北的哈萨克族,还有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族、回族等兄弟民族,茶在他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把它看成与吃饭一样重要 。他们的体会是“一日三餐有茶,提神清心,劳动有劲;三天无茶落肚,浑身乏力,懒得起床” 。
哈萨克族煮奶茶使用的器具,通常用的是铝锅或铜壶,喝茶用的大茶碗 。煮奶时,先将茯砖茶打碎成小块状 。同时,盛半锅或半壶水加热沸腾,随着抓一把碎砖茶入内,待煮沸5分钟左右,加入牛(羊)奶,用量约为茶汤的五分之一 。轻轻搅动几下,使茶汤与奶混和,再投入适量盐巴,重新煮沸5-6分钟即成 。讲究的人家,也有不加盐巴而加食糖和核桃仁的 。这样才算把一锅(壶)热乎乎、香喷喷、油滋滋的奶茶煮好了,便可随时供饮 。
北疆民族兄弟习惯于一日早、中、晚三次喝奶茶,中老年还得上午和下午各增加一次 。如果有客从远方来,那么,主人就会立即迎客入帐,席地围坐 。好客的女主人当即在地上铺一块洁净的白布,献上烤羊肉、馕(一种用小麦面烤制而成的饼)、奶油、蜂蜜、苹果等,再奉上一碗奶茶 。如此,一边谈事叙谊,一边喝茶进食,饶有风趣 。
主人把砖茶捣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卷着茶末哗哗响起时,倒进鲜牛奶熬开后,便可喝了 。喝着这样的奶茶,从风雪严寒归来的牧人顿时暧和了身子 。一碗奶茶、一把抓饭、几块羊肉、几块奶酪,就是一顿美餐了 。
喝奶茶对初饮者来说,会感到滋味苦涩而不大习惯,但只要在高寒,缺蔬菜,食奶肉的北疆住上十天
半月,就会感到喝奶茶实在是一种补充营养和去腻消食不可缺少的饮料,对于当地牧民“不可一日无茶”之说,也就不难理解了 。
哈萨克族简介:
族名
哈萨克族
Kazak ethnic minority group
民族概况
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少数分布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
克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哈萨克族自治州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哈萨克族人口数为1250458人 。主要从事畜牧业 。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使用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 。哈萨克先民曾使用过鄂尔浑——叶尼塞文、回鹘文 。伊斯兰教传入后,1959年又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方案,但推广条件不成熟,1982年恢复使用原有文字,将新文字作为音标保留 。
国外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以及一些原苏联国家,以俄文字母记录语言.哈萨克族的先民很早就生息在新疆北部及中亚草原 。与中国古代曾经统治过今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四周地带的古代民族乌孙(公元前2世纪~2世纪)、突厥(6世纪中叶)、葛逻禄、回鹘(10世纪~12世纪)、哈刺契丹(12世纪)、克烈、乃蛮、钦察(12世纪末~13世纪)等有渊源关系 。在现代哈萨克族中间仍有一些部落保留着上述古代的名称 。据民间有关白鹅的传说,认为哈萨克为“白鹅’’之意 。也有人认为,哈萨克是中国古代“曷萨”、“阿萨”或“可萨”的异名 。还有人把哈萨克解释为“战士”、“自由的人”、“脱离者” 。
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
编辑本段民族历史
国外学者多认为“哈萨克”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初期 。15世纪20年代,在金帐汗国东部出现了乌孜别克汗国,以锡尔河下游为中心,北至托波尔河,东北至额尔齐斯河 。1456年,汗国有两个苏尔坦(吉来和扎尼别克),由于内讧向东逃入亦力把里统属地区,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区让给他们游牧,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这一部分脱离乌孜别克汗国的人被称为哈萨克人,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人建立了哈萨克汗国 。随着汗国的壮大,周邻民族的加入,到15世纪末,哈萨克民族最后形成 。1589年,哈萨克人及其分布地区已区分为三个玉兹(血缘的部落联盟):大、中、小玉兹,即清文献中的右、左、西三部 。其中的中玉兹(哈萨克斯坦中部地区)和大玉兹(七河流域)臣服于准噶尔部 。而小玉兹(西哈萨克斯坦)则于1731年被沙俄吞并 。但是准噶尔汗封建贵族烧杀抢掠使哈萨克人民遭到灾难 。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了准噶尔部,解除了哈萨克来自准喝尔的威胁 。哈萨克三玉兹先后表示归顺清朝,特别是中玉兹和大玉兹,与清朝的关系更为密切 。
18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中国,并侵入哈萨克草原和原属清伊犁将军管辖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1864~1883年,沙俄以讹诈和军事威胁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按照条约中“人随地归”的规定,侵占了原属中国的哈萨克族及其居住地区 。1864年,游牧在斋桑湖一带的哈萨克族
12个克烈部,因不堪沙俄的统治和压迫,离开原牧地,移居到阿尔泰山地区 。1883年,哈萨克黑宰部落3千多户迁入伊犁和博尔塔拉地区 。划界后,又有了不少哈萨克族迁入了中国境内 。至19世纪中叶,哈萨克族占了伊犁地区居民的大多数 。他们有丰富的畜牧业生产经验,对祖国边疆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
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后,伊犁、塔城及蒙古、哈萨克部落隶属于伊犁将军;北部的阿勒泰初属于科布多参赞大臣,后划为勒泰区(1919)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结束了清朝对哈萨克人民的专制统治 。
编辑本段文化艺术
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在哈萨克族的游牧、迁徙过程中吸收周围民族的文化内容,创造出了具有特色的哈萨克民族文化 。特别是中亚和新疆南部地区的绿洲农业文化、来自西北方向的俄罗斯文化、乌克兰文化、塔塔尔文化以及相当重要的中原汉文化和中国北方满——通古斯文化都对哈萨克文化的发展有影响 。
哈萨克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实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哈萨克文学包括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后者的地位十分重要 。牧民们在相互交流与联系中,将不同部落的杰出文才创作的口头民间文学加以传承和发展,使之日益丰富 。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叙事长诗、爱情长诗、民歌、谚语等,其中尤以长诗所占地位突出 。据统计、哈萨克族约有200多部长诗,代表作如《英雄塔尔根》、《阿勒帕米斯》等 。史诗有《萨里海与萨曼》、《阿尔卡勒克英雄》等 。哈萨克族工艺美术丰富多彩 。妇女会制作毡房、各种毡制品、毛制品和服饰 。不少男子会制作木器、铁器和骨器 。用金银、玉石制作的各种装饰品造型艺术水平较高 。哈萨克族爱好音乐,能歌善舞 。民间乐器有“冬不拉” 。
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牧民们住的是一种轻便而又易于支撑和拆的毡房 。他们的饮食,大部分是肉食和奶食 。奶制食品多种多样,如酥油、奶屯僭、奶皮子、奶酪等 。他们制做的马**是名贵的饮料 。牧民主要用牲畜的皮毛作衣服的原料,多用冬羊皮缝制大衣,不挂布面 。妇女夏天穿长的花布连衣裙,冬季外罩对襟棉大衣 。牧民冬季戴三叶帽,热天则扎用三角布制的头巾 。妇女头戴白布盖头,盖头外披白布大头巾,头巾左上端上佩带一件首饰,并戴耳环、戒指和手镯 。哈萨克族人民热情好客 。对来拜访和投宿的客人给以殷勤招待 。
哈萨克族的丧葬习俗是先用清水沐浴尸体,再用白布缠身,然后进行土葬 。
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诺鲁孜”节,时间在旧历正月,过节的那一天,互相祝贺,有如汉族的春节是送旧迎新的节日 。每逢节日喜庆时都举行传统的刁羊、赛马和姑娘追等游戏 。哈萨克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有些牧民仍保留着萨满教的残余 。
习俗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 。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 。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也不准跨过或踏过餐巾;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 。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 。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 。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 。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 。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
食俗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 。平时喜欢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油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等,或将肉、酥油、牛奶、大米、面粉调制成各种食品 。饮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马**,特别喜欢马**,马**是用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高级饮料 。茶在哈萨克族的饮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砖茶,次为茯茶 。如果在茶中加奶,则称奶茶 。典型食品大部分来自畜牧业生产,如:冬肉,马**,奶疙瘩,等等 。
【哈萨克族奶茶】节庆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 。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库吉”(稀粥) 。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