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的历史记载

公元前54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北匈奴郅支单于打败,向汉朝称臣归附,曾三次进长安朝觐天子,并向汉元帝自请为婿 。元帝遂选宫女王昭君赐予他 。昭君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 。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的历史记载

文章插图
王昭君的简介史书上对王昭君的记载不多,仅仅不足150字 。王昭君,名嫱,为西汉南君秭归人(今属湖北),晋代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是齐国王襄之女,因出身平民,身世详情没有考证 。17岁时被选入宫待诏 。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入朝自请为女婿,元帝决定从宫人中挑选一个才貌双全的宫女,嫁给呼韩邪 。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阏氏为匈奴语,王后之意)” 。昭君去世后,她的女儿须卜居次、当云居次、外孙大且渠奢、侄子王歙和王飒 。
昭君出塞的历史记载【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的历史记载】《汉书·元帝纪》和《汉书·匈奴传》就没有记载昭君自愿请行,只记载了汉元帝把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 。
《汉书·元帝记》记载:“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乎韩邪单于来朝 。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乎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 。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
《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自言婿汉氏以自亲 。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单于欢喜,上书愿保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 。”
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是绝对没有所谓昭君自请出塞的,试想一个宫良家女子,怎会有左右两国之能呢?
而之后的《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就出现了极大地出入:“初,单于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师以次当为左贤王 。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 。单于欲传其子,遂杀知牙师 。知牙师者,王昭君之子也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 。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 。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生二子 。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
《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的昭君自愿请行之说,可能是该书作者范晔根据民间传说写入的,其可信程度自然不如《汉书》,但从《后汉书》后,昭君自请出塞或因人们的主观想法而慢慢变成了所谓“史实”,这是很荒诞的 。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的历史记载

文章插图
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使西汉与匈奴和睦相处 。昭君出塞后西汉与匈奴50多年没有战争 。深远意义:促进了名族融合与经济发展 。昭君出塞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汉族与其他少数名族的民族融合 。
昭君出塞的塞指的是什么地方“昭君出塞”的“塞”指的是:光禄塞 。“出塞”的“塞”意思是:边塞 。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然后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汉书·匈奴传》记载甘露三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自请愿留居光禄塞下,有急保汉受降城” 。
后来单于想同西汉结好,故三次进长安向汉元帝请求和亲,《汉书》记载汉元帝赐亲,但《后汉书》则记载王昭君是自请出塞愿意和亲嫁于呼韩邪单于,当时呼韩邪驻于光禄塞下,所以昭君所出之要塞即是光禄塞 。
汉匈的边界一般都是以长城为界 。历史上没有留下昭君出塞明确线路图的记载,后人根据考古发现,推断昭君和亲走的路线图是从长安出发,向北走到榆林,鄂尔多斯向五原方向 。
所以不是具体指的那个要塞,是指的出了边界 。有人臆想要塞是雁门关,其实真的不会走雁门关这条线路,因为当时呼韩邪单于的王廷在五原郡,今包头周边 。
多少年过去了,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代县人民为了不忘这位曾为民族和谐做出牺牲的绝代奇女子,特在雁门关上修建了落雁塔和落雁池,供游人观赏和追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