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饮料有六大问题 揭秘背后真相

受访专家:
原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 王丁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 毅
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 云无心
调查时间:7月30日~8月17日
调查地点:北京市朝阳区万惠商场内超市、北京市朝阳区大望路沃尔玛超市 , 北京市通州区八里桥乐天玛特超市、北京市平谷区国泰商场内超市
调查品牌:养乐多、蒙牛、伊利、光明、君乐宝、味全等 调查目的:科学研究发现 , 益生菌有助平衡肠道菌群 , 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便秘、消化不良等问题 。在很多人看来 , 乳酸菌饮料是补充益生菌的好途径 。然而 , 专家指出 , 乳酸菌饮料行业存在很多问题 , 消费者亟需了解真相 。
问题一:大多数喝下一瓶 , 糖摄入量就超标
朱毅指出 , 饮料包装上印有营养成分表 , 其中每百毫升饮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 几乎就可理解为每百毫升饮料的含糖量 。采访人员阅读多个品牌活性乳酸菌饮料的营养成分表发现 , 这类饮料普遍高糖 。比如 , 养乐多每百毫升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15.7克 , 是采访人员调查产品中含糖量最高的;味全原味活性乳酸菌饮料每百毫升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5.1克 , 换算下来 , 喝下这瓶净含量为435毫升的饮料 , 相当于摄入约66克糖 , 是世界卫生组织每日推荐糖摄入量25克的两倍多 。“活性乳酸菌饮料必须加点糖 , 作为维持活菌活力的养料 , ”朱毅表示 , 但很多企业大量加糖的目的在于 , 打造酸甜可口的诱人味道 , 让消费者一喝难忘 。市面上还存在号称“低糖”的活性乳酸菌饮料 , 比如伊利“每益添”原味活性乳酸菌饮料每百毫升含糖量为5克 。朱毅指出 , 低糖饮料虽加糖较少 , 但如果因此而多喝 , 也容易导致糖摄入超标 。采访人员换算发现 , 喝下一瓶这种饮料 , 摄入的糖并不少 , 高达17.5克 。
问题二:“0脂肪”不代表没热量
采访人员发现 , 有一类乳酸菌饮料在包装显著位置标注“0脂肪”字样 , 比如光明“植物活力”芦荟味活性乳酸菌饮料 , 并宣称能“体验与众不同的轻盈、舒畅” 。不少消费者表示 , “0脂肪”让他们想到这类饮料有助减肥 。但采访人员阅读营养标签发现 , 每百毫升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并不低 , 高达14.5克 。云无心告诉采访人员 , 是否利于减肥取决于热量 , 而不是脂肪含量 。这类饮料普遍高糖 , 热量不低 , 喝两大瓶差不多就相当于一位女士吃一顿晚饭的热量 , 不利于减肥 。这样宣传虽不违法 , 但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
问题三:菌种太花哨未必好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现在乳酸菌饮料常用的菌种有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等 。当下一些企业为突出产品特点 , 对菌种名称的标示五花八门 , 十分混乱 , 如“B益畅菌”、“B+100益生菌”等说法 。对于这些花哨的菌种 , 王丁棉表示 , 别说老百姓看不懂 , 专家乍一看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云无心告诉采访人员 , 不同菌种对健康的影响的确不同 , 但现在很多菌种科学家都没搞清楚 , 普通消费者没必要为了花哨的菌种名称而选购某个产品 。
王丁棉指出 , 还有的产品声称含有多种乳酸菌 , 但如果含多种乳酸菌 , 每种的数量并不平均 , 可能不好区分哪种起主导作用 。另外 , 具体饮用效果还取决于菌种之间的共生能力 , 因此含的菌种越多并不代表产品越好 。
问题四:含菌数不是唯一指标
内含多少活菌是很多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宣传重点 。采访人员查阅几款产品的食品标签发现 , 有的产品写着1×106cfu/ml(每毫升样品中含菌量) , 有的是1×108cfu/ml , 有的是3×108cfu/ml 。云无心表示 , 如产品内含同种乳酸菌 , 活菌数高的当然比低的好 , 但乳酸菌若是不同种类 , 仅仅比较活菌数就不见得有意义 , 因为不同种类乳酸菌对人体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数量不同 。朱毅指出 , 一般来说 , 活菌数只有达到107 , 甚至是108以上才能保证足够活性 。所以在选购时 , 一定要挑选标注活菌数在107以上的商品 。
问题五:活菌型常温下售卖 , 保健价值低
在调查中采访人员发现 , 活性乳酸菌饮料经常大搞促销 , 超市乳品冷柜的近一半空间已被这类饮料占据 。即使这样 , 空间还不够用 , 很多这类饮料像积木一样被堆成“小山” , 抢占冷柜周围的纵向空间 。不过 , 一些产品已几乎接触不到冷气 , 手感温度近于常温 , 未能达到包装上要求的2℃~6℃贮存条件 。朝阳区万惠商场一名超市促销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为了省电 , 有些超市晚上会把冷柜关掉 , 第二天一早再打开 , 顾客以为买到符合冷藏条件的这类饮料 , 却不知实情 。王丁棉表示 , 活性乳酸菌饮料比较“娇气” , 产销过程中如达不到冷藏条件 , 活性乳酸菌很快就会死亡 , 活菌数量迅速下降后 , 产品保健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
8月2日 , 采访人员在平谷区国泰百货商场门口看到 , 伊利“每益添”活性乳酸菌饮料正在30℃的室外环境中做促销 , 购买者络绎不绝 。采访人员向伊利“每益添”活性乳酸菌品牌服务热线反映 , 对方称 , 公司规定产品需在冷藏条件下销售 , 常温销售绝对不行 , 将把这一情况转告销售部门 。当采访人员询问公司是否有监督机制时 , 对方表示不太清楚 。几天后 , 采访人员接到该品牌销售人员回电 , 对方说 , 将马上勒令超市改善 , 但据他称 , 很多超市冷柜的制冷功能较差 , 即使放进冷柜 , 如产品位于最外侧 , 也达不到规定贮存条件 。
除了冷链不够完善 , 在朱毅看来 , 国家标准过低也是问题之一 。国家标准规定 , 出厂3天内 , 产品乳酸菌含量必须高于106个/毫升 , 与不低于107个/毫升的国际标准相差悬殊 。国家标准还规定 , 在销售时只要有活菌检出即可 , 没有具体要求某个时间段内的确切含量 , 不能保证保健功能 。朱毅呼吁 , 应尽快完善有关国家标准 , 让消费者喝得安心 。
问题六:杀菌型放冷柜 , 涉嫌误导
8月17日 , 采访人员在朝阳区大望路沃尔玛超市冷藏柜里看到一种杀菌型乳酸菌饮料———喜乐 , 其产品性状、包装和活性乳酸菌饮料非常类似 , 如果不阅读食品标签很难分辨 。
王丁棉告诉采访人员 , 为延长保质期 , 杀菌型乳酸菌饮料在出厂前经过杀菌 , 所含乳酸菌已被杀死 , 常温下保存即可 。这类产品中虽还存在微生物代谢物 , 但相关研究太少 , 保健功效就要打个问号 。
采访人员发现 , 虽然杀菌型产品常温保存即可 , 但有些超市会把它们放在冷柜中 。王丁棉直言:“这种行为属于打擦边球 , 涉嫌欺骗消费者 。”很多杀菌型产品还故意在食品标签中标注“冷藏后口感更佳” , 不知其中猫腻的消费者便会糊里糊涂地买了杀菌型产品 。为区分两者 , 建议大家在选购时认真阅读食品标签 。
如何正确认识乳酸菌饮料
乳酸菌饮料也是饮料 。活性乳酸菌饮料虽有一定保健价值 , 如调节肠道菌群 , 但它含糖量太高 , 且没有商家宣传的那么多功效 , 仍属于甜饮料 , 大家应尽量少喝 。如果特别爱喝 , 每天应控制在100毫升左右 。
生产日期越近越好 。活性乳酸菌饮料关键要看一个“活”字 。产品一旦走下生产线 , 活性乳酸菌就会逐步衰减 , 低温冷藏可有效延缓其死亡速度 , 但不能完全阻止 , 放置时间越长 , 活菌数量越少 。因此 , 尽量选购冷柜内保存的产品 , 且生产日期越近越好 。如看到超市在常温下促销活性乳酸菌饮料 , 最好果断放弃购买 。
【乳酸菌饮料有六大问题 揭秘背后真相】不能替代牛奶和酸奶 。值得提醒的是 , 在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含量上 , 乳酸菌饮料无法和牛奶、酸奶相比 , 不能替代它们 。消费者特别是如果孩子过量饮用 , 易造成肥胖、龋齿等问题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体重的人群以及正服用抗生素的人最好不要饮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