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翻译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翻译】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翻译

文章插图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的翻译是: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 。出自战国荀子的《荀子·儒效》,是《荀子》的第八篇,儒效,即儒者的作用 。
荀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 。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
节选原文: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 止矣 。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厘,无他道焉,已乎行之矣 。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 而不行,虽敦必困 。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 。其道百举而百陷也 。
译文:
不听不如听到,听到不如亲眼看到,看到不如知道,知道了不如亲自实践 。做到知行合一达到极致了 。通过实践,就能明白事理,明白事理,就能成为圣人 。圣人,把仁义作为根本,恰当的判断是非曲直,言行一致,丝毫不差,这并没有其他的窍门,就在于把学到的知识切实地付诸实践 。
所以听到而没有亲眼看到,即使听到的很多,也必定会出现错误,看见了却不知道,虽然记住了,也必有错误;知道了却不付诸实践,即使知识很多,也将会陷入困境 。没有听见,也没有看见,即使做对了,也不是仁,把偶然当作根本方法来做事,这样做一百次就会失败一百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