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大豆花叶病黑龙江省绥化市是大豆主产区 , 常年种植大豆面积近30万公顷 。 近年来.大豆花叶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 大部分地块均有发生 , 田间发病株率一般在4.8%左右 , 严重的达20%以上 , 大豆籽粒的褐(黑)斑粒率在10%以上 , 致使大豆产量下降 , 品质降低 。 我们采用精选种子、结合产趟及时拔除病株、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防治蚜虫、药剂预防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 , 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 防治效果在90%以上 。
一、发病原因
1、种子带毒 病原物为花叶病毒 , 病毒颗粒为线状 。 大豆花叶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毒种子 , 带毒种子长出的植株 , 成为田间再侵染的毒源 , 并且大豆花叶病毒很容易接触传染 。 感染病毒病的大豆种子 , 褐(黑)斑粒多 , 种子褐(黑)斑粒率在10%左右 。
2、蚜虫传播 大豆花叶病毒媒介昆虫主要是大豆蚜 。 温度高降雨少 , 大豆体液浓度高 , 营养丰富对蚜虫的繁殖有利 。 蚜虫数量越大和出现越早 , 早期病株越多 , 花叶病发生越重 。 近几年大豆蚜虫的发生量较大 , 为大豆花叶病毒的发生提供了传播媒介 , 2000~2003年蚜虫的发生量为每百株大豆有蚜虫近万头 , 有蚜株率在90%以上 。
二、发病症状
1、大豆花叶病的病叶症状 在叶片上呈典型的花叶症状 , 一般在嫩叶上花叶症状明显 , 而在老叶上则常不明显 。 常见的花叶症状有三种:一是重花叶型 , 病叶呈黄绿相间的斑驳 , 皱缩严重 , 叶脉褐色弯曲 , 叶肉呈泡状突起 , 暗绿色 , 整个叶片的叶缘向后卷曲 , 后期叶脉坏死 , 植株矮化 。 二是皱缩花叶型 , 病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而皱缩 , 叶片沿叶脉呈泡状突起 , 叶缘向下卷曲常使叶片皱缩呈歪扭的不正型 , 植株矮化 , 结荚少 。 三是轻花叶型 , 叶片生长基本正常 , 肉眼观察有轻微淡黄色斑驳 , 摘下病叶透过日光见有黄绿相问的斑驳 。 一般抗病品种或后期感病植株多表现此症状 。
2、大豆苗期症状 一般是在真叶上出现明脉现象 , 不久变为花叶状 , 病株节间缩短 , 植株矮化 。 种子带毒植株矮化较重 , 而后期由蚜虫传毒感病的植株则矮化现象不明显 。
3、大豆籽粒上病斑症状 常从脐部开始出现放射状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或黑色斑纹 , 斑纹的有无和轻重与感病时期有关 , 带毒种子长出的病株所结的种子斑纹明显 , 种子传播带毒率高 , 后期由蚜虫传毒而感病的植株 , 特别是开花以后感病的植株 , 种子上的斑纹常不明显 。 但种子带毒与否并不完全决定于斑纹的有无 , 无斑纹的种子并不一定不带毒 。
三、防治措施
1、精选大豆种子 播种前要严格筛选种子 , 人工仔细挑选出感病的大豆粒 , 清除褐(黑)斑粒 , 尽量减少初侵染源 。
2、治蚜防病 大豆花叶病的发生流行与蚜虫的发生数量和高蜂出现的早晚关系密切 , 因此做好虫情调查和预测 , 及时喷药灭蚜 , 将蚜虫消灭在点、片阶段 , 是防治大豆花叶病的关键 。
防治蚜虫的药剂有:每公顷用10%吡虫啉(大功臣、一遍净、扑虱蚜、虱蚜净等)可湿性粉剂300~450克、3%莫比朗乳油450毫升 , 对水450公斤喷雾;或每公顷用2.5%绿色功夫乳油600毫升、20%辉丰快克乳油300~450毫升 , 对水450公斤均匀喷雾 。
推荐阅读
- 【常见】杜鹃花常见病害
- 【富贵竹】富贵竹叶尖枯焦怎么办
- 【病害】红掌的致命病害--细菌性
- 【吃】黄瓜和虾能一起吃吗
- 【发黄】散尾葵中下部叶片发黄防
- 【吃】绿豆和黄瓜能一起吃
- 【腐烂】棕榈腐烂病
- 【病害】苹果树根部病害防治技术
- 【防治】防治刺柏绿篱黄化病
- 【防治】杨树烂皮病的防治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