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讨兰花多倍体科研信息、方法、发展前途 , 以及简易检验方法等等;并想苑内千盆兰花——搞清 , 工作量很大 , 不搞清 , 任意处理又可惜 , 更不能将普通“二倍体”当作“多倍体” , 送给亲朋好友 , 或在市场上兜售 。
为此 , 事先将本人撰写的《兰花多倍体新物种培育初探》文章复印后 , 交由兰花村领导转送给评委 。 但心里还不踏实 , 因为:(1)兰展期间 , 气温低 , 常温下 , 兰花还处于休眠期 , 光镜下仍难找到生长点的细胞有丝分裂相和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相 , 故本想将光镜及镜检用材送到展馆布置 , 而没有送去;(2)要是新老革对比 , 用肉眼辨认 , 我想更难下结论 。 因上世纪80年代末 , 我有教训 , 即:在市级生物专家评选中 , 我被推荐为候选人之一(当然我是陪衬的) , 兰溪市我是第一个在市科协支持下 , 结合教学 , 用秋水仙素槁“三倍体无籽西瓜”制种试验的人 , 经过三年试验 , 眼看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半成品——四倍体西瓜果实 , 在实验园地中被窃 , 无心再搞 。 但为了进一步验证试验的方法 , 秋水仙素的浓度 , 使用的时间和次数的正确性 , 在搞“西瓜劈接套纸管简易嫁接法”(已见报刊及大田试用推广)的同时 , 在同一基质、同一盆中 , 选留两株同样大小 , 同样健壮的南瓜幼苗 , 当两片于叶刚张开的生长点上 , 一株用秋水仙素处理 , 一株为对比株 。 过了一段日于 , 试验结果明显 , 不仅有株形对比 , 而在试验的植株上也有明显的差别:即在两片子叶及其以下根茎部位 , 秋水仙素不起作用 , 保持细瘦的两倍体特征;而在两片于叶上方 , 由于秋水仙素起作用 , 长出新茎大大加粗;叶比对照株大 , 圆、厚、色深、非常美观 。 没有处理过的根茎部位 , 不能支撑上部处理过的部件 , 只得用支柱支撑 。 在不同发育期拍了两张照片 。 照片中一目了然 。 但被对方一句话就推翻了 。 说(1)没有经过专家评审 , 下过结论 。 (2)选两株不同植株种在一起 , 拍张相片又不难 , 谁不会干 。
我想 , 何况是兰花 , 与其他绿色开花植物和一般花卉有着特有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 生草和熟草它又普通存在着差别 , 我搞试验的材料 , 又是下山的1-2片小叶的种子(实生苗或叫真龙极草)苗 , 更以新老草对比 , 更是难以下结论 。
据说 , 评比是晚上进行 , 评委是外地请来的 , 三位专家 , 非常认真负责 , 并用台湾引入大陆的手电 , 是高新科技的产品 。 据说看得清 , 看得准 , ……我想我拥有一只多好呢!用光学显微镜检验多倍体兰花多繁呀……
兰花节头天上午开幕式 , 口头通知我下午参加学术研讨会(书面通知我儿) , 我说 , 我儿去也是一样的 。 不 , 你也要去 。 这样 , 我们父子俩都参加了 。
我想得太多 , 求知欲太强 , 会上也就实活实说了 , 结果 , 出现了顾此失彼现象 , 不到数分钟 , 在座的有人议论 , 又过几分钟 , 我儿劝我 , 少讲几句 。 ……好 。 于是刚入主题不久 , 就煞车 , 究何因 , 心中猜疑 。 回家 , 儿于向我解释 , 听不进 。 看来兰花多倍体试验 , 作用不大 , 效果不好 , 只能是纸上谈兵罢了 。 因为三次实物送评 , 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 专家的肯定 。 据说 , 这次实物送评中 , 经领导推荐 , 评委才送上一个铜奖 , 并说 , 为什么是四倍体?要是三倍体呢?再说缺少新老草的对比等等月起兰界注意的是2003年9月17日“浙江省第二届秋兰会展兰花学术研讨会”中刘清涌教授等一行赏识的《兰花多倍体新物种培育初探》(会上也将“春兰四倍体期待品”送上)的科技文章 , 这不是纸上谈兵 , 又是什么呢?当然这不是瓣型花、期待苗又没有花 , 行花行草怎么可送评 , 可得奖呢?我想着……
推荐阅读
- 【花卉大全】也说种兰难
- 【花卉大全】兰叶焦尖的八点因素
- 【花卉大全】蜘蛛抱蛋
- 【蕙兰】蕙兰下山时倒苗现象所引起的思考
- 【橡皮树】橡皮树
- 【广东】广东民间艺兰法
- 【花卉大全】养兰的捷径:理论十实际
- 【万年青】万年青
- 【花卉大全】养兰要诀
- 【花卉大全】波斯顿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