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拉尼娜持续多久( 三 )



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周期各是多少年?2018年是拉尼娜气候 。

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 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 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 1988年-1989年, 1998年-2001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 令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低了1至2℃, 1995年-1996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则较弱 。 但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 厄尔尼诺发生频率要高于拉尼娜 。 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率趋缓, 强度趋于变弱 。 特别是在90年代, 1991年到1995年曾连续发生了三次厄尔尼诺, 但中间没有发生拉尼娜 。 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专家认为, 拉尼娜年份冬季气候偏暖, 与冬季拉尼娜所乘之风并不给力有关, 即由东吹向西的信风太过弱势, 使东太平洋的冷水上翻不足, 导致拉尼娜持续“低迷” 。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变暖, 尤其是全球海表温度的变暖趋势十分明显, 这使暖水事件易于达标, 而对冷水事件比较不利, 导致近年来拉尼娜事件与厄尔尼诺形成不对称性 。
实际上, 在拉尼娜年份, 冷冬与暖冬都会出现, 且出现的频率都很高, 比如:1988——1989年和1998——1999年都是强拉尼娜年份, 但这两个冬天, 我国气候却异常偏暖, 这是因为当超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 赤道中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 而这就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冬季势力偏强, 且位置偏北, 这样就使中高纬度盛行平直西风气流, 不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 从而导致我国暖冬 。
但是, 当超强拉尼娜现象结束以后, 也会造成我国南方地区冷冬现象;比如1988/1989年和1998/1999年超强拉尼娜现象结束以后, 1990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和2000年1月下旬, 我国南方不少地区都出现了低温严寒雨雪天气, 尤其以1990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低温严寒雨雪天气最为严重 。
2000年1月下旬, 我国南方不少地区也遭遇了雨雪冰冻天气, 江淮、江南地区普降中到大雪, 最低气温降至-5—-10℃ 。
因此, 尽管拉尼娜出现时的2017年冬季是暖冬, 但也不能排除拉尼娜现象结束后的2018年冬季出现严寒天气的可能性, 特别是今年夏季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如果发生了大洪水, 那2018年冬季出现严寒天气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因为2008年冬季雪灾就发生在2007年夏季淮河大洪水以后 。
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 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 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 1988年-1989年, 1998年-2001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 令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低了1至2℃, 1995年-1996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则较弱 。 有的科学家认为, 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 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
最近一次拉尼娜现象出现在1998年, 持续到2000年春季趋于结束 。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通常交替出现, 对气候的影响大致相反, 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 改变大气环流而影响气候的变化 。 从近50年的监测资料看, 厄尔尼诺出现频率多于拉尼娜, 强度也大于拉尼娜 。
拉尼娜常发生于厄尔尼诺之后, 但也不是每次都这样 。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相互转变需要大约四年的时间 。
拓展资料: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注意不是La Nina)--“小女孩, 圣女”的意思, 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 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 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 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 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 2010年7月起,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持续时间达到5个月, 综合强度达到了“拉尼娜”的标准, 形成了“拉尼娜”,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表示, 2010年是近10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及影响最大的一年, 其中全年出现极端降水事件的站次数为近10年来最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