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熬多久,熬的中药很甜有什么功效


中药需要熬制多长时间?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 , 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 , 浸泡时间为1-1.5小时 。 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 。 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 。 所谓文火 , 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 。 所谓武火 , 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 。 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 , 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 。 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 。 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 , 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 。 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 。
治疗感冒类药物 , 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 。
滋补类药物 , 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 。 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 。 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 。 儿童可分2-3次服用 。 治疗感冒 , 发热,肠炎,腹泻的药 , 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 , 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 , 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
一般熬中药要熬多久时间 熬中药的容器

中药煎煮首先是容器 , 历代医家强调用砂锅为佳 。 因为砂锅受热均匀 , 性质稳定 , 在药物水煎服的混合过程中 , 不会影响药物的合成和分解 , 煎出的汤液质量好 。 其次用搪瓷锅、琉璃锅、不锈钢锅等容器亦可 , 但绝对不能用铁锅、铜锅煎药 , 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 药锅煎药前 , 一定要洗刷干净 , 除去沉积物 , 这样做一是可防止不同性质的药物互相干扰 , 二是煎煮时药物不易沉底 , 粘结和焦化 。

熬中药放多少水

中药放入容器后 , 加水是一个关键 ,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主要溶液 , 如水过多则药汁过多 , 药汁浓度降低 , 加水过少 , 不仅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 , 而且容易干锅或药物焦化 。 正确的方法应该将药物放入砂锅内后将药物摊平 , 然后加水高出药面3~4厘米(二横指左右)即可 。

中药熬制的时间

中药放完水后 , 不要立即煎煮 , 应先浸泡20~30分钟 , 使药物湿润变软 , 质介破裂 , 有效成分就会尽可能被煎出 。 煎药时的火候和时间亦非常重要 。 煎药初时用大火(即武火) ,
待煮沸后应用小火(即文火)慢煎 , 以药汁沸腾而不溢出为度 。 煎药的时间应根据药的性质及作用来定 。 如滋补药其性厚实 , 滋腻性浊 , 会有大量营养物质不易煎透 , 故时间宜长 。 头汁一般水沸后煎40~60分钟 , 二汁水沸后再煎30分钟 。 又如发汗解表药 , 其性散发 , 含挥发油多 , 不宜久煎 。 头汁水沸后煎10~15分钟 , 二汁水沸后再煎5~10分钟即可 。 一般治疗用药头汁水沸后煎30分钟 , 二汁水沸后再煎20分钟即可 。 煎煮药时应该把锅盖盖好 。 但头汁和二汁一般不少于400~500毫升(约一小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