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留存收益包括哪些,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包括哪些( 七 )



由于剩余收益是从净剩余的会计角度来看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 因此如何将剩余收益分解到更基本的层面 , 使人们根据可以获得的企业会计数据进行预测 , 就成为了解其构成内容的关键 。 例如投资者可能无法知道今后5年的剩余收益 , 但今后5年的销售增长率、公司平均的销售毛利率、资产周转率、公司惯用的财务杠杆等比率是完全可以比较可靠地获得的 。 能否运用这些比剩余收益更低层次但更基本的比率对剩余收益做出准确的预测 , 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问题 , 在目前我们还不能界定剩余收益的内容 。

三、对留存收益与剩余收益应用和评价的区别

(一)留存收益在企业增长中所起的作用

内部积累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本来源 , 其次是负债 。 而占内部积累绝对比例的留存收益 , 因为无需支付任何成本 , 也不需与投资者签订某种协议 , 又不会受到证券市场的影响和其他限制 , 从而越来越受到企业代理人的偏爱 。

而我国企业积累率偏低 , 留存收益不足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 长期的资金短缺导致企业对资金过度渴求 。 现阶段 ,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很不成熟 , 发行债券受到债券管理条例与《公司法》的严格限制 。 而发行股票却不一样 , 由于股利分配政策不规范 , 上市公司可以不发放股利或降低股利支付率 , 这实际上造成发行股票的成本远远低于债务资本成本;并且我国上市公司一旦垮了 , 会有许多手段去补救 , 这就造成上市公司不怕发行新股的失败而影响其再融资渠道 , 所以 , 我国企业倾向于发行新股来筹集权益资金以满足企业增长需求 。 股本扩张虽然可以为企业增长提供资金保证 , 但股本资金的增加并不一定会提高企业增长率 。 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 增加自身积累 , 不断创造价值才是企业增长的原动力 。

(二)剩余收益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作用

剩余收益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完善 。

剩余收益引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用以确定企业的资本成本并分析各部门的风险特征 。 一个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W ,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出:KW=DM×(1-T)×KD/(DM+EM)+EM×KE/(DM+EM) 。 其中 , DM=公司负债总额的市场价值;EM=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KD=负债的税前成本;T=公司的边际税率;KE=所有者权益的成本 。

剩余收益是对传统会计利润的一种修正 , 以指导公司准确得出真正的经济收益 。 这种修正有助于解决以下问题:首先是消除会计的稳健主义;其次是消除或减少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再次是使业绩计量免受过去会计计量误差的影响 。 人们把经过上述修正调整后的剩余收益结果称之为经济增加值(EVA) , 其公式为:EAV=NOPAT-KW×NA 。 其中 , KW是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NA是公司资产期初的经济价值;NOPAT是以报告期营业净利润为基础 , 经过下述调整得到的:①加上坏账准备的增加;②加上后进先出计价方法下存货的增加;③加上商誉的摊销;④加上净资本化研究开发费用的增加;⑤加上其他营业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和减去营业税 。

运用EAV指标衡量企业业绩和投资者价值是否增加的基本思路是:公司的投资者可以自由地将他们投资于公司的资本变现 , 并将其投资于其他资产 。 因此 , 投资者从公司至少应获得其投资的机会成本 。 这意味着 , 从经营利润中扣除按权益的经济价值计算的资本的机会成本后 , 才是股东从经营活动中得到的增值收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