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酸药物有哪些,抑酸药哪种副作用最小( 三 )



奥美拉唑 Omeprezole
该药能选择性的浓集于壁C膜分泌小管系统与壁C H+—K+—ATP酶不可逆结合并灭活该酶→抑制基础胃酸分泌, 胃蛋白酶分泌 。
对促胃液素、组胺、Ach、食物等刺激胃酸分泌的诸因素也有抑制作用 。
24h胃酸分泌抑制率达95%;
清晨口服20mg可控制胃内PH在3以上达16—18h;
大剂量可导致无酸状态;
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抗菌作用 。

体内过程:
生物利用度15%
主要由肝脏代谢 代谢产物80%由肾排泄
T1/2:30-60h

临床应用:
良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术后溃疡、返流性食道炎、应激性溃疡、急性胃粘膜出血、促胃液素瘤;
返流性食道炎有效率达75—85% 。

不良反应:发生率约3%
1、 一般;
2、 皮疹、外周神经炎、性H紊乱;少数
3、 偶见 W.B.C↓, 肝损;
连续用药不少于8周 。
兰索拉唑lansopragole
泮托拉唑 pantopragole
雷贝拉唑 rebepragole
抑制胃酸分泌的有那些药物? 西咪替丁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抑制基础胃酸、夜间胃酸和各种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 。 单次口服西咪替丁300mg, 可使胃液pH升至5, 并保持2h 。 胃蛋白酶分泌也减少, 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 。
溃疡病患者用药后能缓解症状, 促进溃疡愈合 。 每日1g, 疗程4周, 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约78%, 胃溃疡愈合率约68% 。 停药后溃疡病复发率为24% 。 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5% 。 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腹泻、便秘、肌肉痛、皮疹、皮肤干燥、脱发 。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见失眠、焦虑、定向力障碍、幻觉 。 对内分泌系统有抗雄激素作用, 促催乳素分泌作用, 出现精子数减少, 性功能减退, 男性乳腺发育, 女性溢乳等;此外还偶见心动过缓、肝肾功能损伤、白细胞减少等 。
雷尼替丁
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和胃粘膜保护作用与西咪替丁相似, 但抗酸作用较强, 为西咪替丁的4~10倍, 对肝药酶的抑制作用较西咪替丁弱, 治疗量不改变血催乳素、雄激素浓度 。 可缓解溃疡病症状, 促进溃疡愈合 。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幻觉、躁狂等, 静注可致心动过缓, 偶见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血转氨酶升高、男性乳房发育等, 停药后恢复 。
奥美拉唑
奥美拉唑(洛塞克)可使正常人及溃疡病患者的基础胃酸分泌和由组胺, 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均受到明显抑制, 抑制胃酸作用强而持久, 连续服用的抑制胃酸分泌效应强于单次服用 。 由于胃内pH升高, 反馈性地使胃粘膜中的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从而使血中胃泌素水平升高 。 动物实验证明奥美拉唑对阿司匹林、乙醇、应激所致的胃粘膜损伤有预防保护作用 。 体外试验证明奥美拉唑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 。
治疗溃疡病, 每日1次20mg, 疗程4、6、8周不等, 胃内食物充盈时, 可减少吸收, 故应餐前空腹口服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8%, 症状有头痛、头昏、失眠、外周神经炎等神经系统症状;在消化系统方面可见口干、恶心、呕吐、腹胀;其他可见男性乳腺发育、皮疹、溶血性贫血等 。
用药时应注意:①与华法林、地西泮、苯妥英钠等药合用, 可使上述药物体内代谢减慢;②慢性肝病有肝功能减退者, 用量宜酌减;③长期服用者, 应定期检查胃粘膜有无肿瘤样增生 。
常用的抑酸药有哪些? 抗酸药
如氢氧化铝, 碳酸钙, 氧化镁等 。 这类药物通过中和过多的胃酸来缓解胃痛, 多为弱碱性无机盐, 患者须在胃内容物排进小肠后, 胃内较空时服用, 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抗酸作用, 故餐后及临睡前服用最佳 。
抑酸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