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的古诗有哪些,七言律诗2年级( 四 )


【二年级的古诗有哪些,七言律诗2年级】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注解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
译文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 。 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 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 。 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 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 。 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 。 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 。 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  
赠汪伦(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作者: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 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
④不及:不如 。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 。 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 宋蜀本《李白集》此诗题下有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 。 据此,后人多以为汪伦是一“村人” 。 今人汪光泽、李子龙先后发现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仁素公之次子也,为唐时知名士,与李青莲、王辋川诸公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 。 青莲居士尤为莫逆交 。 开元天宝间,公为泾县令,青莲往候之,款洽不忍别 。 公解组后,居泾邑之桃花潭”(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 。 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 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
【翻译】
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注解】: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
3、萋萋:茂盛的样子 。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
【评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 。 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 。 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  
宿新市徐公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