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论文,如何写好论文的选题( 六 )
⑹ 冠词“a”、“the”的使用不当 , 尤其容易忘记使用定冠词“the” 。
⑺ 不注意名词的单、复数 , 不注意主、谓语的人称配合 。
⑻ 论文中的用词应该比较正式 , 尽量少用一词多意的词 , 例如 , 口语中“get”有“获得”的意思 , 但论文中最好用“obtain” 。
⑼ 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使英文稿带有“中国特色” 。 有一篇稿件的作者很谦虚 , 在文章的结尾分析了所提出的方法的缺点 , 说在今后的研究中会逐步克服这些缺点 。 外国人就不会这么说 , 他们总是向前看 , 即使看到了缺点 , 也会说随着研究的深入 , 这种方法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有些文章的作者介绍中非要在“教授”后面加个“博士导师” , 外国人就相象不出不是博士导师的教授是什么样子 。
九、论文的署名
毫无疑问 , 论文的第一作者应该是执笔者 。 这不仅体现了对他劳动的尊重 , 而且有对文章的责任 。
不少文章是在读的研究生写的 , 导师的名字署在后面 , 这无可非议 。 但是 , 从有些文章可以明显看出 , 在投稿前导师并没有看过 。 甚至有的文章已经发表 , 导师还不知道 。 这种情况不好 。 导师即使在成文前参加过意见但成文后不看 , 这是导师没有负起责任;如果学生在导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署上导师的名字投稿 , 从好的方面理解是对导师的尊重 , 从不好的方面理解则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 。
近来论文署名还有人数增多的趋势 , 甚至一篇不长的文章署了五、六个人的名字 。 这种情况在某个项目的总结性文章中比较多见 。 诚然 , 项目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意是很难分清楚的 , 但是 , 论文不是工作总结 , 在写论文时不太可能集中很多人的想法 。 至于在署名时多写几个人送人情或者写上根本没有参加工作的领导的名字的做法 , 更是不应提倡的风气 。
十、如何面对审稿意见
一般来说 , 投送的稿件至少要经过一次技术性审查 , 英文稿还有一次文字性审查 。 这种审查通常是学报或杂志的编辑部聘请同领域的专家进行的 。 编辑部的责任是统一论文的格式、审查文字、处理审稿意见 。 审稿人的责任是对论文的创新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 , 审稿意见一般应包括为提高稿件质量而应做的修改的建议 。
作者对审稿人提出的审查意见首先应很重视 , 考虑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 。 审稿人的意见毕竟是来自一个旁观者的意见 , 俗话说“旁观者清” , 他的意见总有一定道理 。 有的作者觉得审稿人没有读懂自己的文章(我并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 , 对他的意见也就不认真考虑 , 这是不对的 。 审稿人是论文的第一读者 , 如果他都没有读懂 , 作者也得考虑自己的文章有什么问题让人家不懂 , 否则发表后如何面对更多的读者?
当然 , 对审稿意见也要分析 。 虽然编辑部聘请的审稿人是同领域的专家 , 但是 , 隔行如隔山 , 领域很宽 , 审稿人可能并不熟悉文章作者所研究的某个具体专题 , 提出一些并不十分中肯的意见也不奇怪 。 所以 , 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去做 。
审稿后 , 如果要对稿件做修改 , 一定要实事求是 , 不能应付审稿人 。 我给某学报审过一篇关于类刚毛表面减阻效应的论文 , 一审时我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改后再审 , 作者的态度倒也是谦虚的 , 承认所提出的问题都有道理 , 作了一些修改 。 但是我提出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对实验的疑问 , 作者就有点敷衍 , 将实验结果用与第一稿不同的另一种曲线形式表现出来 , 而这种曲线明显地是不能由以前的实验结果得出的 。 我就有了更大的疑问 , 提出修改后再审 。 第三稿中 , 作者又换了一种方式 , 有了更多的漏洞 , 后来 , 这篇稿件再也没有出现过 。
推荐阅读
- 如何做衣服,一件衣服制作全过程
- 岱宗如何,泰山为啥称岱宗
- 皮肤如何变白,皮肤如何科学变白
- 如何申请仲裁,工信部怎么申请仲裁
- 如何发定位,如何发定位给好友
- 电费如何计算,怎样计算家里电费
- 如何快速解冻,冻肉提前一晚上放在冷藏解冻
- 如何做电商,从零开始做电商
- 论文如何查重,课题如何查重
- 路由器如何重置,如何关掉蹭我网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