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乡村旅游模范村 敢于向太阳要效益“绿水青山”让常家镇人鼓起“钱袋子”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
曾经,高青县常家镇是个地道的农业小镇,然而在打起了生态环境改善的“主意”后,常家镇也解开了乡村振兴的“密码” 。
通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常家镇先后获得“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级耕地保护激励镇”“淄博市乡村振兴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而这些荣誉带给常家镇的变化,远不止这些 。
乡村旅游事业发展起来后,蓑衣樊村许多村民都将自己家改造成了民宿 。
从贫困村到旅游景区
村民实现了“躺着赚钱”
【打造乡村旅游模范村 敢于向太阳要效益“绿水青山”让常家镇人鼓起“钱袋子”】芒种忙,麦上场 。 麦收时节,是村里人最忙碌的时候 。 然而,在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村民们却纷纷对着锅台炕台动起了心思 。
白墙黑瓦、蓑衣草亭、微雨荷塘,不是江南,却胜似江南 。 村子是集体的,但房子是个人的 。 在一番精心设计后,整个村子如同整体搬到了印象江南,而被这影响的,不止村风村貌,还有村民的腰包 。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怎么都不会相信,天天在家里就有钱进账 。 ”6月10日上午,在蓑衣樊村,村民司方华和采访人员唠起了家常 。
64岁的司方华,原本是县城一家企业的职工,工作虽然累点,却也能养活一家老小 。 2017年,蓑衣樊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村子都变成了一个景区 。 看着村里人都靠着乡村旅游赚了钱,司方华的心也活泛了,在退休前一年果断辞职,将家里两所院子的正房改造成8间卧房,自己则开心地搬到了西厢房,当起了“掌柜” 。
“如今靠客房收入,一年就能净赚8万块钱,现在就靠这房子养老了 。 ”谈及现在的生活,司方华黝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
同样的故事在蓑衣樊村数不胜数 。 据蓑衣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司国营介绍,得益于家乡环境的改善,蓑衣樊村共有178户村民,直接参与到乡村旅游事业中的村民约120户,其中将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的有27户,还有28户改造成了餐馆,其中就包括曾经的蓑衣樊村党支部书记黄新海 。
推荐阅读
- 大同6个村被评为“山西美丽休闲乡村”
- 饶平汛洲岛消费怎样
- 小岛工作室将与微软合作打造“一直想要创作”新作
- 安乡县安丰乡:大棚采收忙 乡村振兴旺
- 发挥优势帮扶山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 西安国际港务区精心勾勒美丽乡村幸福图景
- 杭州建德李家镇:村美景靓好家园秀美乡村入画来
- 云南跟团不购物会怎样
- 「乡村振兴看咸宁」赤壁这里“内外兼修”描绘美丽乡村新图景
- 精准帮扶“万企兴万村”开封祥符区陈留镇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