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代怎样吃更健康科学?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出炉,这些变化“划重点”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疫情时代怎样吃更健康科学?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出炉,这些变化“划重点”
疫情时代怎样吃更健康科学?近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正式发布 。 膳食指南是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础性文件, 也是国家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 。 上一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于2016年正式发布, 历时6年, 新版膳食指南有啥改变和区别?就在近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中心教授孙建琴、公共营养师李家华接受采访时为市民一一讲解 。
从“6核心”到“8准则”:防疫期间饮水成重点
翻看2016版膳食指南可见, 当时提出6条核心分别是: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 控糖限酒;杜绝浪费, 兴新食尚 。
此次发布的2022版膳食指南则提出平衡膳食8准则:食物多样, 合理搭配;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 控糖限酒;规律进餐, 足量饮水;会烹会选, 会看标签;公筷分餐, 杜绝浪费 。
专家讲解:此次膳食指南增加“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 所谓规律进餐, 居民应安排一日三餐, 定时定量, 不漏餐, 每天吃早餐 。 同时确保规律进餐、饮食适度, 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 。
值得一提的是, 防疫期间, 足量饮水格外重要 。 新版指南建议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毫升, 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 。 同时提倡喝白水或茶水, 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不用饮料代替白水 。 足量喝水能使人体皮肤口腔、鼻腔和咽喉保持湿润状态, 保护呼吸道黏膜 。
膳食宝塔调整:盐更少了、奶制品增加、谷薯明晰
相比2016版指南, 新出炉的指南中,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也同步进行调整 。 专家讲解其中亮点 。 首先, 盐的每日摄入由2016年的6克以下减至5克以下, 建议居民饮食再清淡一点 。 而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 则从300克/日增加至300-500克/日, 专家尤其强调, 牛奶是优质蛋白质、钙等营养素的重要来源, 对人的一生的健康都有好处, 要确保终生“不断奶” 。
针对动物性食品摄入量, 新版指南分类更加简明易懂, 每日摄入120-200克 。 推荐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 这样有利于保护心血管和认知功能, 每天吃一个鸡蛋, 蛋白蛋黄都要吃 。 专家说, 鸡蛋营养价值高、易于保存、食用方便, 疫情期间每天吃一个鸡蛋有利于增加优质蛋白, 提升免疫力, 居民不必过于担心胆固醇的“坏”影响 。
新版指南的膳食宝塔还将谷类和薯类分开推荐, 建议每日摄入谷类200-300克, 薯类50-100克, 这样的推荐更加准确细致, 也更方便居民了解执行 。
江南地区饮食成“样板”:清淡少盐丰富多样
此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膳食营养调查和慢性病调查发现:在浙江、上海、江苏为代表的江南地区和广州、福建等沿海地区, 居民膳食模式是我国比较健康的饮食模式代表 。
健康饮食模式主要特点体现在清淡少盐、食物多样、蔬菜水果豆制品丰富、鱼虾水产多、奶类天天有, 并拥有较高的身体活动水平, 有利避免营养素缺乏、肥胖以及相关慢性病发生, 有助提高预期寿命 。
专家解读, 新版指南提出的第一条准则是“食物多样, 合理搭配”, 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 。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 。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 每周25种以上, 合理搭配 。 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至300克, 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至150克;薯类50至100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