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满足有受虐倾向的


有强烈的受虐倾向该怎么办? 没有人天生就有享受痛苦的本性, 遭受虐待, 期盼获得的是内心更为缺乏的东西

精神分析流派认为, 受虐者的人格主要体现在自虐型人格特质中, 常见于有家暴的家庭之中, 奇怪的问题是, 自虐型人格的来访者, 总会找到施虐者, 研究发现, 即便是从一段家庭暴力的婚姻中解脱出来, 进入重组家庭后, 另外一方也会很快转变为施虐者, 受虐者会有一种很奇怪的适应方式, 它会不断地挑战另外一方的心理底线, 直到另外一方变成施虐者为止 。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 这是一种来源于早年生活的社会经验组织模式, 因为熟悉和适应, 反而当事人没有多大的心里问题, 但如果适应模式发生修正和改变, 当事人反而充满了对于未知模式的恐惧, 常见的临床上会表现为对方对她越好, 她就越恐惧对方离开, 反而陷入施虐和受虐模式的时候, 感觉到很安心, 这也是很多家暴家庭中, 一方很难离开另一方的主要原因 。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 自虐型人格障碍, 主要渴求的是两种, 一种是高度的道德化, 比如说中国好大嫂, 这在影视中最常见, 为整个家族付出一切的中国女性, 另外一种是关系自虐, 主要表现在恋人关系中, 自卑渺小懦弱, 为了不被分手抛弃, 抛弃掉一切的自尊, 只为了关系存在 。

存在主义则认为, 施虐者和受虐者是互为一体的, 主要是为了对抗存在性孤独, 为了对抗存在性孤独, 必须寻求融合, 寻求融合的人是依赖的, 谄媚的, 自我牺牲的, 他们忍受痛苦, 也享受痛苦, 因为痛苦可以驱散孤独, 他们为了能够得到融合带来的安全感, 愿意为别人做任何事, 这种人有一类奇特的互补对象, 有一种人喜欢支配他人, 羞辱他人, 使他人痛苦, 让自己成为他人的绝对主宰, 成为施虐者, 而必然就有一个另一个人会承担受虐者 。

施虐者和受虐者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一个是融合他人, 一个是被人融合, 这两种情况都能够减轻存在孤独, 一种通过放弃自己的独立, 摆脱孤独, 一种是通过吸吸纳他人, 而自我膨胀 。 这也是为什么施虐和受虐长在同一个人的内心摇摆, 因为他们实际上是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 。

那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从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的理论来看, 受虐倾向的人一般都有很严重的孤独感, 多数是丧失了自我, 只有找到内心真正的自我, 才可以摆脱这种深邃的孤独 。

具体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有条件的话, 可以找一个心理咨询师, 陪伴你共同去触摸内心最痛苦的世界深渊 。
我女友在床上有受虐倾向怎么办? 受虐癖, 也就是自己遭受鞭打、捆绑、羞辱或受到其他虐待可以得到性兴奋或乐趣的人 。 受虐癖属于性变态范畴, 它是通过自行或被人鞭打、扭捏等达到一种心理的满足 。 矫正受虐癖变态性行为要进行综合治疗 。 受虐待行为允许人们从称为一个自主的、单独的个体责任中逃避出来......这个理论也解释了为什么受虐癖会同性别联系在一起(Baumeister, 1988b) 。 按照这个理论, 因为男人面临着自主、独立和个人成就感的沉重压力, 所以男性角色特别的繁重, 因而受虐待行为帮助他们从角色责任中逃避出来 。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受虐癖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为普遍 。 也有从先天基因角度入手, 既然Y染色体是促进暴力, 那么暴力必然分化为施暴、受虐两者, 所以男性施虐和受虐倾向都明显高于女性 。

怎样确定自己有没有受虐倾向 受虐倾向是指通过使自己躯体受到伤害和遭受威胁或被虐待, 以期获得内心兴奋 。 可以找出原因在对症下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