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定位是什么意思 自我定位

如果你选择工作之前没有去做准确的自我定位或者说没有做好自我定位,你会失去对工作的掌控,会迷失在工作的障碍中,你也无法从工作中体验到乐趣和工作的意义,只能被工作绑架,让自身的优势难以转化为价值 。
明确自我定位的重要性是职场人士应该要具备的一种认知能力,因为自我定位是一个分析自我的过程,自我定位是评估一个人适不适合做好某件事的起点;是保证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是这个人创造出结果的前提;是一个人做好自我管理的第一步;是确立你做某件事的目的和做好某件事的方向的基础;是在工作过程中做调整的依据 。

自我定位是什么意思 自我定位

文章插图
自我定位是什么意思自我定位,即是学会在群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一点要根据自己本身的水平和能力进行评估,充分展开自我认知,不去勉强自己做一些超出能力范围外的工作,同时也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并提高自身收获 。准确的定位可以减少自己与他人间的摩擦,从而增加彼此间的促进和相互收益 。
永远记住:自我定位的原则是定准,而不是定高,当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过高的时候,大部分情况都会阻断了前方的道路,千万不要自视甚高 。
人生中有四大喜事,到现代社会无论男女已经都能共享了,因此在人生基石之一的婚恋过程中,男女双方往往都会给对方设计蓝图,要么高富帅或占其一,要么傻白甜有之一,可以肯定的是人拥有向往美好的权利,同时也是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但不能否认的是现实往往是怀有多大希望就来多大失望,自己有多少水平那么另一半也同样有多少水平 。在一番挣扎痛苦之后学会接受,因为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完美无瑕 。
工作方面,现代人习惯用权利和地位来标榜个人的成就,不知觉间令人飘飘然也,一簇众星捧月后便不知深浅轻重,殊不知除了个体能力水平外,天时地利人和运势也有重要作用,若一味自视甚高便是短视无知,此时更要学会仰望而非俯视,学会平易近人团结群众,学会谦卑如初正视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仅仅依靠个人魅力及强权打压,就离分崩离析不远了 。
自我定位过高的人往往是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自视为集天下智慧、无一物可难其身,但这样的人却忘记了宇宙恢弘、凡人渺小,与天地乾坤相比个人实在微乎其微,根本无权对一切品头论足夸夸其谈 。高定位却没有相应的高标准,严格要求了别人却积极放松了自我,这种定位是孤独的定位、是自我放弃的定位 。
自我定位过低的人经常怀有一丝自卑,于是总是保持一种低调,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是缺乏自我认知的结果 。要学会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优点、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水平,增强自我信念,尽力体现自己的优势 。平时学会读书博览、用时方能如鱼得水,这类人需要一定的机会展示,不要让自己轻易没落 。
自我定位准确的人既不会自视过高,也不会妄自菲薄,既能够与其他人共商共议,也能对相左意见一笑了之,懂得接受、更会拒绝 。人生的每一种选择都会有付出和收获,对于心态积极定位准确的人来说就更能看到事物的进步和发展 。
自我定位是什么意思 自我定位

文章插图
人生的自我定位方向比行动更重要,天下万事莫不如此,但是想要找准方向,就要根据自身情况来找,这就需要自我定位 。所谓的“自我定位”,是指在对自我清晰、客观认识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位置,并以此作为自己以后行动的依据 。严格来说,自我定位包括三部分内容: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选择 。那么具体说来,这三方面因素怎么影响到自我定位呢?
1. 自我认识每个人都与自己朝夕相处多年,但是准确、客观地认识自己,却是终其一生的课题 。早在几千年前,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口号 。现代学者认为自我是多维的,具体说来有四方面:
①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也就是外在自我,比如说自己在每学期综合测评表上的排名 。
②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也就是内在自我,比如说从未向别人提起过的自己那悲催的英语六级成绩的小秘密 。
③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也就是镜像自我,比如说每次在睡梦中对北大的梦呓 。
④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也就是潜在自我,比如说一个从未接触过法学的学物理学的学生在无意中的一场讲座中发现自己对法学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天赋 。
对自己的认识越准确、客观、全面,作出的定位越科学 。实际上,我们了解到的自己只是冰山一角,可以通过主动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自觉尝试不同的领域等方式发掘自己的更多面 。
2.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来源于两方面:社会比较和反映评价 。
个体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他人作为衡量标准,以了解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这就是社会比较 。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如果个体处于优势,那么他的自我评价就比较高 。反之,则形成比较低的自我评价 。在院校专业的选择过程中,不少考生定的目标明显过低,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他们形成了较低的自我评价,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只能考上一般的学校 。
反映评价是指从他人口中获得的有关自己的信息 。如果个体获得的外部评价是肯定的,那么容易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反之则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 。
3. 自我选择自我选择也涉及两方面因素:个人意愿和社会需求 。
性格、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个体的选择 。举例来说,同是法学本科生,性格外向,能言善辩,喜欢和人打交道的学生考研大多会选择商法、民法这种实用法学 。而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弱于和人打交道的学生会选择法理学、法史、宪政这些理论法学 。相反,如果你是一个性格内向,不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亲和力不够的人,却非要学习新闻专业,那么这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如果你能言善辩,性格开朗活泼,兴趣广泛,爱好交际,却去做一个整天对着电脑编程序的程序员,那么你的人生将黯淡无光 。合理地分析自己的性格,选择自己最适合的专业,才能发挥自己性格中最优的一面 。
除了个人意愿之外,个体的自我选择还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行业变化、国家法规政策等 。不能只考虑个人的意愿,忽视社会的需求,很可能会导致定位失败的局面 。
自我定位是什么意思 自我定位

文章插图
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的探索(一)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通过对自我思维感知的觉察而对主观思想和行为的评判 。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以行为个体自身内部需求作为认知和行为比照者倾向于形成独立型自我认知以及以他人需求和社会期望作为主体自身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比照者更倾向于形成依存自我认知 。
通常来说我自我认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是自我生存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自我发展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自我成就、自我价值的阶段;第四个阶段是自我实现的阶段;第五个阶段是自我终极自由的一个阶段 。
美国社会学家Festinger提出了经典社会比较理论 。依据这种自我评定理论,可总结出两种比较常见的自我认知偏差 。
第一种:优于常人效应:在社会比较中认为自己的能力高于一般人 。常常会不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而过度自信 。
第二种:差于常人效应:在社会比较中认为自己的能力差于一般人 。常常会过度的贬低自己而变得更加自卑 。
有人说那我把兴趣做成职业,如果实现财富自由了,不就能直达第五个阶段了么?这其实是不太可能的 。
因为这里出现了一个自我反刍的心理现象 。当我们短时间内吸收了大量的东西,而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这些,那么所吸收的东西也是会很快消散的 。我们正处于一个快消费的时代,许多人似乎认为只要抓住一个点,就够实现自己的全部需求 。如现在流行的自媒体时代,都在期望着一夜暴富而财富自由,但哪有那么容易呢?
当我们在把兴趣爱好转为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其实是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的 。最先面临的就是一个生存与发展的阶段 。可问题就在于当我们发展到第三个阶段的时候,我们的角色还没有同时发展到那个阶段,那么就可能产生困惑,迷茫和焦虑 。
毕竟我们是会思考的,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当我们越来越多地陷于思考的时候,往往会形成过度思考 。而这很容易让我们形成偏执化的思考,自然也就带来了偏执化的焦虑 。
这时候,自我认知的混乱与焦虑,就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的无所适从了 。
(二)自我定位1.人类不能离群独居,必须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相依相存 。所以有时候,我们就会过度于把个人角色与社会角色混淆沦为一谈,当我们无法分辨的时候,自然就更加的迷茫了 。
其实,从心理学上来分析,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就是体现在个体角色与集体角色上 。换言之,就是我们的自我,包括了三个层面 。
第一个层面:家庭关系中的角色 。比如父亲,妈妈,儿子,侄女,外甥等等 。既然是家庭关系中的角色,自然也就有相对应角色的功能了 。
第二个层面:社会关系中的角色 。比如,朋友,领导,同事,医生,教师等等 。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他的每个功能都会有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过度的陷入到社会角色中就会着重于追求社会角色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
第三个层面:自我角色 。比如说我是一个冒险运动的人 。我是一个沉闷的人,我是一个老实的人等等 。我们许多人更愿意把自己陷入到自我角色中,因为自我角色能给自身带来满足感,而不必去承担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功能 。
2.过度迷恋自我层面的角色
如果我是一个任性的人,那相当于我没有责任心 。那么在这个层面上来说,相对来说我就要放下或缺失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及其功能 。
或许在某一个时间点上,这种冲突还不是很明显,但当30岁的时候,40岁的时候,甚至50岁的时候,这些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功能的缺失,必然会引出更多的问题 。这时候我们或许会反思一下:过度执着于追求自我角色,真的好么?这就是自我定位的迷失与缺失 。毕竟我们是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 。可是在集体社会中生活,就没有办法只活在某一个层面的角色上 。我们必须要协调好这三个不同层面角色的整合性 。
3.过度关注社会层面的角色
家庭的角色往往会带给我们责任感和安全感 。给我们带来稳定感,带来安全感,带来爱等等 。同样的,家庭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 。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就会把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那个爱和关注,被爱和被关注,过度的在社会角色中追求 。
同理,过度的投入在社会角色中,必然会让我们的其他角色功能产生混乱 。
当三个层面的角色未能合理分配的时候,就会给我们的日常带来困惑甚至负面影响 。那么,我们都有哪些自角色和对应的功能呢?我们可以尝试用笔来写下来 。再运用心理学的方式方法,抽丝剥茧,让我们更好的在这个社会中实现自我的存在感,价值感和成就感 。
(三)心理日志三步法1.自我认知的觉察三步法
学会先让自己抽离出来,我们无需过度的思考这个问题 。当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其实不是说没有想法或者办法,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行动力,没有行动的方式方法 。所谓的方法,并不是说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解决情绪的方式方法,我们需要理清自己的情绪,从情绪中认清自己 。
常用的自我认知的觉察三步法 。就是一本心理日志,简单容易上手 。
每天记录自己身上发生的三件事情 。
第一件事情,每天记录自己的心情指数(0-10分)
第二件事情,每天至少记录一件自我认同的事 。
第三件,每天记录自己的困惑点和问题点 。
至少要连续记录8周或者12周以上的时间 。
2.有什么功效?
记录这个的意义在于便于自我觉察并付之行动 。
古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每天的自我觉察 。
第一点,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状态 。
如果每天焦虑,那是无法做好事情的 。当我们有了这本心理日志,就会发现自己的心理曲线的变化,通过对自己的心情指数的这个觉察,我们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 。
第二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当我们有一个长远的目标计划时,往往需要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 。这时候我们那种自我认同点,自我认可点,自我存在点都是源自于每天生活中的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没有这些的累积,那就不足与让它能归内化对自我的认同了 。
第三点,从里面抽离出来,把那个大的困惑、终极困惑等等先放在这儿,先想一想具体的、小的困惑点 。
【自我定位是什么意思 自我定位】我明天几点起来?穿什么衣服?吃什么?工作的难点是什么?只有先把这些具体的小的困惑点,一个一个地解决 。才能让我们的行动力越来越内化 。这样才能更容易形成行动力,在此过程中才能更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