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健康谣言 2020年十大谣言

据了解到,关于2020年十大健康谣言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2020年已经过去了,那么在2020年有哪些健康谣言引起了大家的关注,2020年十大健康谣言分别会是哪些,健康谣言真相揭秘从哪些方面看起,为什么大家会对一些健康谣言很上心呢,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2020年十大健康谣言 2020年十大谣言

文章插图
2020年十大健康谣言谣言一:女人来月经,是身体在排毒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月经不是排毒,过多、过少都不好
月经不是排毒,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是女性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标志 。
月经血成分除了血液外,主要是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和阴道上皮细胞,是人体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没有毒 。
月经正常的量是50毫升左右 。超过80毫升是月经量过多,少于20毫升是月经量过少 。月经量过多不仅不是排毒顺畅的标志,反而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预警,例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肌瘤等 。月经过少也不是排毒不畅,可能存在一些内分泌疾病,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手术后的子宫内膜粘连和宫颈管粘连等 。
谣言二:脚后跟开裂是缺乏维生素或者胶原蛋白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高兴华:缺乏维生素对身体不好,但与足跟裂口没有关系 。
脚后跟开裂是一种皮肤病,学名皮肤皲裂 。常见的原因是环境干燥导致水分缺失,在外力的作用下造成裂口 。同时有些还有些和疾病有关,例如手部湿疹、脚气、糖尿病,以及皮肤护理不当比如过度使用碱性物质、过度摩擦刺激、过度行走等 。
维生素是机体运行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一般情况下很难见到因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皲裂情况,而因为胶原蛋白引起的皲裂,也没有科学依据 。
对于足跟裂口,有很多预防和治疗措施,例如可以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因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癣,可以经常使用保湿护肤品治疗皮肤干燥等 。
谣言三:血管堵塞20%没感觉,40%容易累,50%血压会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潘俊杰:这些说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兜售自己的产品
20%没症状是对的,但血管堵塞50%以上才会有相关症状,甚至有些人血管堵塞70%-80%以上都没有症状 。
应根据自身情况及时筛查,看血管到底有没有堵塞 。同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例如清淡饮食、规律运动、戒烟以及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如果存在问题要根据医生意见进行规律药物治疗 。
谣言的主要目的是销售产品,他们的说辞是没有根据的 。20%没症状是对的,但是讲50%血压高是不对的,血压高是原因而不是结果 。
谣言四:憋气30秒,能测试自己的肺部是否健康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冯靖:没有必然联系
能否憋气30秒和肺部健康没有必然联系 。群众之所以会对此谣言有一定认同,是从主观感觉出发,有些肺部疾病患者会感觉到憋气,或因气促而造成不能较长时间憋气 。
肺脏由很多肺泡组成,其检查主要包括肺部与胸扩的形态学、肺功能学和肺血管 。肺部与胸扩的形态学检查可以明确患者肺部是否存在肿瘤、畸形、肺炎、结核等病变,以及可能导致肺部形态学改变的其他疾病,最主要的检查是胸部平扫CT和加强CT 。
还有一部分容易被患者和某些医生忽视的检查,是针对肺部血管疾病的检查,包括肺栓塞、肺静脉阻塞性疾病、血管炎以及其他肺血管疾病检查 。当患者存在呼吸道症状或其他不适时,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以上相应检查明确患者具体情况,而不能轻信憋气30秒就能检查肺部疾病这样的谣传 。
谣言五:饭后马上躺下或者松裤腰带会导致胃下垂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蒯小玲:饭后不松腰带反而抑制了胃肠蠕动 。
胃到达肚脐眼下方,也就是盆腔时,我们认为是胃下垂 。胃在腹腔里面是被多个韧带固定的,韧带像橡皮筋一样把胃牢牢的固定在腹腔当中 。暴饮暴食,体重较瘦,腹腔内压下降等情况容易引起胃下垂 。
实际上,饭后马上躺下,这反而会引起胃食管反流症,而不是胃下垂 。餐后如果扎着腰带的话,不仅不能够托住胃,反而抑制了胃的扩张和肠道的蠕动 。
2020年十大健康谣言 2020年十大谣言

文章插图
谣言六:科学家发现喝酸奶能够预防癌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柳园:首先要保证选用的是合格的酸奶
四川大学邓振华团队荟萃分析了61项国内外有关于酸奶和预防癌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发酵乳制品确实有助于预防癌症,特别是酸奶 。酸奶中含有益生菌,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能够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 。
但是市面上的酸奶种类繁多,品质不一,根据国家标准,每100毫升酸奶中含蛋白质≥2.3克才是合格的酸奶 。如果小于2.3克并且很稀,那么它很有可能就是乳酸菌饮料 。
因此,饮用酸奶来预防癌症,首先要保证我们选择的是合格的酸奶,益生菌的菌量以及蛋白质含量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才能够达到预防癌症的目的 。
谣言七:晚上吃水果容易得糖尿病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邓德强: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这几类人群要注意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一种疾病 。血糖升高,主要还是因为摄入的热量过多,水果本身含有的热量不是很多 。水果只要正常的食用,是对身体有帮助的,不存在晚上吃水果会导致糖尿病的说法 。
但是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甚至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这几类病人,一定要注意对水果的摄入 。
谣言八:用阿司匹林洗头可以去屑、去白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薛斯亮:乙酰水杨酸不等于水杨酸
头屑的产生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是皮肤正常的脱落,病理性比如脂溢性皮炎、真菌感染和银屑病等产生的头屑需要对症治疗 。白发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性需要的治疗,生理性是毛囊的色素细胞或者是深层的色素减少导致的,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 。
阿司匹林的化学名称叫乙酰水杨酸,与市面上一些去屑洗发水含有的水杨酸是不一样的,用阿司匹林洗头去屑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解决白发的问题更是无稽之谈 。
谣言九:吃蒲公英可以治甲状腺瘤
山西省中医院院长刘光珍:目前证据不足
蒲公英是常用的中药,主要的功效是清热、解毒、散结 。
目前,在临床上现在还没有更多的证据证明蒲公英能够抑制癌症,或者能够抑制肿瘤细胞,或者能够在治疗癌症过程当中有良好的效果 。可以说,蒲公英用于治疗甲状腺腺瘤和治疗甲状腺癌的证据,目前还是不足的 。
谣言十:心脏支架手术是“无效的医疗”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放置支架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维持血管的畅通才是目标
支架的本质就是一个不锈钢的架子,用来缓解心肌缺血 。虽然支架本身是一个很细很薄管道,但是它是金属的,在血管里面偶尔会造成支架的再狭窄 。在2000年到2001年左右的时候,临床医生通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在支架表面做一些免疫抑制剂,抑制内皮细胞过度增生导致的再狭窄,这就是药物洗脱支架 。
原则上,放置支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办法,放了支架以后维持血管的畅通才是追求的目标 。所以我们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样才能控制再狭窄或者血栓的形成,使病人能够有尊严的回归家庭,回归生活 。
2020年十大健康谣言 2020年十大谣言

文章插图
谣言不断滋生当你在微信朋友圈上看到被人热传的“春茶含过量农药,茶农自己都不喝”的消息时,还会选择喝春茶吗?
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很多人起初表示“不会相信”,但读到“央视采访人员暗访茶商”“中国茶叶98%有农药残留”等细节时,一些受访者显得半信半疑,表示“近段时间内不会再买春茶了” 。
所谓“春茶含过量农药”的消息是真的吗?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茶叶学会学术交流部主任刘栩表示,春茶根本不需要打农药 。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轮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 。“此时气温大多低于20℃,没有虫害,打了农药反而增加成本 。”
至于农药残留,刘栩表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条例对此已经做了严格规定,农业部每年会对茶叶生产企业、批发市场、零售渠道等多环节进行抽查 。在规定和监管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下,茶叶农药残留并不存在问题 。
无独有偶,今年2月,一段“塑料紫菜”的视频在网络热传 。各地食药监部门将视频中提到的紫菜品牌送往专业鉴定机构检测后发现,送检样品并不是塑料制品 。然而,这则谣言给种植紫菜的农户和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
【2020年十大健康谣言 2020年十大谣言】采访人员搜索相关公开报道发现,近些年来,关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类谣言从未间断 。微信安全中心去年年底发布的2016年朋友圈十大谣言中,就有两条涉及食品安全和健康 。
问题是多方面的食品安全谣言为何屡禁不止?有专家认为,信息爆炸造成的认知鸿沟是重要原因 。在信息时代,与制造谣言相比,分辨谣言往往需要公众具备很多科学常识和社会知识 。这些谣言利用公众对自身健康安全特别关注的心理,促使一些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来传播这类信息 。
同时,一些人故意抹黑、造谣生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新媒体快速发展,使得造谣生事的门槛相对变低,辟谣破谣的成本则随之抬升 。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通过造谣打击竞争对手,一些自媒体为了点击量、阅读数甘愿铤而走险,颠倒黑白,撩动公众脆弱的食品安全神经 。
当然,食品安全谣言之所以长期存在,和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存在焦虑,对食品监管体系信心不足也有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说,谣言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传播谣言 。
畅通辟谣机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相关监管部门必须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升到维护政府公信力的角度来对待,严把食品安全关,同时大力打击制谣、传谣等违法行为 。
从政府角度来看,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涉及多方面工作 。各地食药监等相关部门应做到“守土有责”,不断加码食品安全领域的执法力度,让食品质量长期稳定在健康水平 。食药监、公安、网监等部门应通力协作,对造谣生事者坚决追责、斩断其背后的利益链 。
对于食品安全谣言重灾区——微博、微信、自媒体等社交媒体,相关部门不仅应加大对谣言发布者的惩治力度,也要追究社交媒体平台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
同时,还应打通执法和科普的“任督二脉”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宋华琳认为,治理食品安全谣言不仅需要法律,还要建立监管部门、科研机构、公众传媒、科学家和产业界的协作机制 。


以上是2020年十大健康谣言的全文内容,更多的热点资讯请访问首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