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泥鳅是餐桌上常见美食,但随着大量的捕捉,野生的也是泥鳅越来越少,而人工养殖泥鳅也成为了一种前景广阔的养殖业 。近些年市场对于泥鳅的需求越来越大,价格上涨,各地养殖泥鳅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随着养殖面积和规模的扩大,它的疾病也随着多发 。那么泥鳅养殖是有哪些疾病?一起来亲农网看看吧 。
文章插图
1、气泡病
气泡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间,是由水体中的氨气、氧气以及其他气体引发,在昼夜温差大情况下,进入泥鳅的血液中,但泥鳅不能吸收,从而出现此病 。发病时泥鳅的体表、腮以及鳍部出现很多的小气泡,肠道充满气体,导致泥鳅不能正常的游动,常常浮于水面,还易引发其他疾病,病发严重时导致大批量的幼苗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防治方法:加水时要进行曝气,分解水体中有机物,加强水质管理,防止水质变差,发病时立即注入新鲜水,再用食盐溶液泼洒全池,在夏季时要注意降温措施,在病发较严重时,可用药物治疗 。
文章插图
2、腐皮、烂身病
此病也是水质较差引发的,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高、塘底有机物多等状况,会导致泥鳅在遭受外伤后受病菌感染此病 。发病初期体表发黑,食欲减弱,体表某些位置出现出血性病灶,到了中期时病灶为开始溃烂、坏死,到病情后期,溃烂的深度扩大,导致泥鳅死亡 。
防治方法:加强水质管理,定期使用惠金碘消毒,一旦水质变差要及时更换,发病时可全池泼洒惠金碘,一般每亩泼洒四分之一瓶,再在每公斤饵料中加入安泰素和10%爱福灭各5克拌料投喂,一天两次,连续三天 。
文章插图
3、肠炎
肠炎时细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肠炎,在水质差、水体溶氧低、饵料变质等情况下,会导致泥鳅体质变差,从而爆发此病 。病发时食欲减弱或不进食,而尾部肛门部位红肿,这时按压其腹部有血水会黄色液体流出 。
防治方法:同样加强水质管理,增加水体溶氧,投喂时的饵料一定要保持新鲜性,残饵好及时捞出处理,定期消毒,抑制细菌繁殖 。发病时在每公斤饵料中加入10%阿莫西林+惠得力各5克拌料投喂,一天两次,连续三天 。
文章插图
4、水霉病
水霉病是有水霉病菌感染的一种疾病,是水生动物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病菌会在5-30度的水温繁殖,一旦泥鳅出现外伤,就会附着在伤口位置,在外伤位置大量繁殖 。病发时感染位置一般有一团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导致泥鳅焦躁不安,食欲减退,行动不便,最后病菌扩散全身,导致泥鳅死亡 。
防治方法: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消毒,发病后用惠金碘泼洒全池灭菌,第二天再用硫醚沙星泼洒全池,再在饵料中加入适量的药物投喂 。
文章插图
【泥鳅养殖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以上是亲农网带来泥鳅养殖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关于鳅养殖是有哪些疾病就介绍到这里,想了解更多的泥鳅知识,敬请关注亲农网 。
推荐阅读
- 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 泥鳅常见的几种养殖模式
- 泥鳅常见的几种暂养方法
- 夏季高温季节泥鳅养殖管理要点
- 泥鳅的养殖技术
- 如何提高泥鳅的成活率
- 泥鳅池塘养殖搭建
- 无土养殖泥鳅
- 养殖泥鳅投资多少钱
- 泥鳅养殖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