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参菌的功效与作用

白参菌简介白参(菌类)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菇菌,菇体质韧、味道清香、鲜美爽口、营养丰富 。

白参菌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白参菌的功效与作用白参(菌类)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菇菌,菇体质韧、味道清香、鲜美爽口、营养丰富 。
白参(人参)通常指生晒白参 。
为五加科多年草本植物人参的根 。
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作用:从白参菌中提取的多糖(SPG),能刺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活性,对慢性细菌感染有显著的防御效能,对肿瘤有抑制作用;其菌丝深层发酵产出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工业及生物化学等方面 。
另外,野菜白参还有清肝明目、滋补强身的功效,特别对小儿盗汗、妇科疾病、神经衰弱、头昏耳鸣等症疗效明显 。
”生晒参、白糖参、白干参等,一般统称为白参 。
白参性味甘平,微苦稍寒 。
具有补气生津、宁神益智的功用 。
《本草正义》称白参“富有养液,而为补阴之最”,“用之阴虚有火,及吐衄失血后宜于清养,或汗家,失精家,阴液耗损,虚阳偏炽者” 。
因此,白参的功用,主要是能生津、养阴而清虚热 。
【白参菌的功效与作用】在临床上,凡是温热病后、津枯液少或肺燥干咳少痰、胃枯内燥口渴、高年肠燥便秘,以及经常遗精、脱血者,或欲健身延年,都应该选用白参 。
白参,以辽参、吉林参最佳 。
红参与白参皆为人参,都有补虚、扶正、益气、强身、延年的功用 。
白参菌棒是如何生产的白参菌(Schizophyllum communer),别名裂褶菌、白蕈、树花、鸡毛菌,隶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裂褶菌科 。白参菌是一种食药兼用名贵珍稀菇菌 。其子实体秀雅,质地脆嫩,味道清香,鲜美爽口;富含多糖、蛋白质、麦角甾醇、裂褶菌黄素;还含有多种酶 。《中国药用菌生产与产品开发》记载:白参菌子实体中含有31 种无机元素,包括5种常量元素和26 种微量元素,其中人体必需的7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高,抗癌元素硒含量为0.242微克/克,可作为硒源加以利用 。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对人工栽培的白参菌分析,其含人体必需的8 种氨基酸总量达17.04%,并富含锌、铁、钾、钙、磷、硒、锗等,是一种营养比较全面的真菌 。《中国经济真菌》记载:白参菌含有裂褶菌多糖,实验表明对小白鼠吉田瘤和小白鼠肉瘤37 的抑制率为70%~100% 。因此,白参菌鲜干品颇受市场青睐,成为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又一新的亮点品种 。白参菌的驯化与人工栽培填补了国内食用菌生产的一项空白 。其特点是生产周期短,出菇温度范围宽,温度适合时从接种到采收仅需20 天左右,投资小,原材料丰富,成本低,技术易掌握,是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 。
1 白参菌生物学特征
1.1 形态特征白参菌子实体个小,呈侧耳状、扇形、肾形或掌状开裂,通常覆瓦状叠生、簇生或群生,形似小菊花 。菌盖长为0.6~5 厘米,宽0.8~3厘米,厚0.1~0.3 厘米 。菌盖表面白色、灰白色、肉褐色至黄棕色,密披茸毛或粗毛,具有多个裂瓣,韧肉质至软革质,边缘内卷 。子实层体假褶状,假菌褶白色或黄棕色,每厘米14~26 片,不等长,沿中部纵裂成深沟纹,褶缘钝,有不定期锯龄状 。菌肉薄,厚度约1 毫米;菌肉白色,革质,质地韧;基部狭窄,菌褶窄,基部呈辐射状长出,白色或灰白色,后期淡肉色带粉紫色,边缘往往呈掌形或辫状纵裂而向外反卷如“人”字形,有条纹 。子实体无柄或短柄 。人工栽培时单朵重50~100 克 。白参菌孢子印白色或淡肉色 。孢子无色透明,圆柱形,5~5.5 微米×2.5 微米,双核,孢子壁平滑 。担孢子圆柱形至腊肠形,无色,光滑,大小为4~6微米×1.5~2.5 微米 。菌丝体白色、疏松、茸毛状,气生菌丝较旺 。菌丝有隔,有分枝,粗细不均,直径1.25~7.5 微米 。单系菌丝系统,生殖菌丝有锁状联合,无色,交织排列,直径为5~8 微米 。1.2 生长发育营养物质白参菌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 。
(1)碳源 。碳源是白参菌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是构成菌丝细胞中碳素骨架的来源物质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 。对碳源的利用,以葡萄糖为最好,在无木质素而只有葡萄糖为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上静止培养时,表面也能形成子实体 。白参菌是木腐真菌,但分解木质素的能力较弱,人工栽培所需的碳源可以利用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富含纤维素的各种农作物秸秆及木屑等 。
(2)氮源 。氮元素是白参菌菌丝体细胞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构成细胞蛋白质、核酸、酶和细胞质的主要原料,在细胞的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氮源分为有机氮和无机氮两大类 。白参菌能较好地分解利用玉米粉、酵母粉和麦麸等有机氮源,而利用无机氮的能力较差 。因而,培养基中必须添加适量玉米粉、酵母粉和麦麸,而不宜使用其他氮源 。碳/氮比对白参菌的生长影响很大,碳/氮比在10︰1 至100︰1 范围内均可生长,以40︰1 为最适宜 。
(3)无机盐 。无机盐是细胞的组成部分,可以调节细胞新陈代谢、渗透压和pH 值等 。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大,但不可缺少,主要有硫、磷、钾、镁、铝等元素 。一般培养基的化合物或普通水中即
含有,不必另外补充,添加多了反易导致生长不良 。
(4)维生素 。维生素是白参菌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通常需要量很小,在人工栽培原料的配方中可以得到满足,不需要另外补充 。
1.3 生态环境条件
(1)温度 。白参菌菌丝在8~34 ℃下均能生长,在23~26 ℃时,生长速度较快,5 天可长满试管斜面,呈白色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采用麦粒+10%杂木屑 。摇瓶后,在26~28 ℃条件下,6 天可长满瓶 。子实体分化和生长适温18~20 ℃,低于18 ℃延缓成熟;超过25 ℃时,展薄片,品质下降 。
(2)湿度 。白参菌较耐旱,人工驯化栽培,培养基含水量应控制在60%,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不宜太高,一般控制在70%为宜 。子实体生长阶段栽培室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0%~85% 。
(3)空气 。菌丝体发育阶段需氧量大,并排出一股腐臭味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培养室应保持空气流通 。严重缺氧时子实体容易被绿霉污染,栽培室既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又要经常通风换气 。因此,适当通气和保湿,是人工栽培管理白参菌的关键 。
(4)光照 。菌丝体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不严格,而培养室有50 勒克斯以上的散射光则对原基的形成更有利 。在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并分化成子实体时,需要有300~500 勒克斯光照 。子实体有
明显的向光性,但光线过强,子实体颜色变褐、品质变差 。
(5)酸碱度 。菌丝体生长的最适pH 为4.5~5.5;子实体生长最适pH 4~4.5 。pH 低于3.5 或高于8 时,菌丝停止生长 。
2 适用栽培技术
2.1 生产季节安排白参菌属于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适温23~26 ℃,长菇适温16~23 ℃,从接种到采收仅20 天左右 。其最佳栽培季节,秋栽9~10月,春栽3~5 月 。福建古田县春秋两季各种2 茬 。其他地区可根据当地气温情况而定 。充分利用房棚空间和最适时间,每年可以安排生产4~6 茬,也可实施控温工厂化周年生产 。栽培季节总体要求“三对应”:对应当地气候、海拔,因地制宜确定最佳播种期;对应种性温型特征,选好对路菌种;对应播种期这个界线,提前3 个月制种,确保不误栽培季节 。
2.2 场地的选择和对菇棚的要求白参菌栽培场地要选择环境清洁,地势平坦或缓坡地,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用电方便的地方 。为了防止积水,地势宜高,排水方便,而且要坐北朝南,利于保温 。为了防止制种时产生杂菌污染,栽培生产场所应当远离制种场所,并处于制种场所的南面 。栽培场地选定后,剔除土中的石块、杂物,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周边和土中撒些生石灰消毒 。
白参菌现有栽培方式是以塑料袋装培养料作为长菇载体 。在室内外房棚搭建多层架床,春、秋两季连续生产4~6 茬,形成多层次立体栽培 。野外栽培生态环境较适宜 。古田县实用菇棚高2.5 米,每棚面积250~300 平方米,竹木做骨架 。棚顶盖黑色薄膜加草帘,四周用茅草或草帘围护 。棚内搭摆袋架,架宽90~100 厘米,架床分设8 层,层距25 厘米 。地面整平夯实,铺上细沙 。每个架床用塑料薄膜覆盖成保湿棚 。保湿好的专用菇棚不必盖膜 。农家庭院只要有对流门窗的房间,也可用于栽培 。北方可以利用蔬菜大棚栽培,棚内按长宽高低状况,分设栽培架5~6 层 。中间为作业道,棚房开通风口,棚顶设排气孔 。
2.3 培养基配方常用配方有以下两类 。
木屑为主的配方:①杂木屑 88%,麦麸10%,石灰1%,石膏粉1%,含水量65%,灭菌前pH 6.5~7(以下同);②杂木屑80%,豆秸8%,麦麸10%,石膏粉1%,蔗糖1%;③杂木屑60%,棉籽壳20%,玉米粉8%,麦麸10%,石膏粉1%,葡萄糖粉1% 。各种材料应新鲜、无霉烂、无害虫,木屑应选用适于菇类生长的杂木屑 。棉籽壳为主的配方:①棉籽壳80%,豆秸8%,麦麸10%,蔗糖1%,石膏粉1% 。含水量60%~63%,pH 灭菌前6.5~7(以下同);②棉籽壳58%,玉米芯20%,麦麸18%,玉米粉2%,石膏粉1%,钙镁磷肥1%;③棉籽壳50%,杂木屑28%,玉米粉2%,
麦麸18%,石膏粉1%,碳酸钙1% 。
2.4 菌袋接种培养
(1)菌袋制作 。栽培袋分为短袋与长袋两种 。短袋规格17~18×22~26×0.003(厘米),为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250~300 克,用皮筋或撕裂膜绳扎口,装料的松紧度一致,一头或两端扎口处不粘培养料 。长袋为规格12×55×0.004(厘米)的成型塑料折角袋,每袋装干料量500 克 。料袋采用常压灭菌,灭菌的罩膜内鼓大气后5 小时,料温度达100 ℃时开始计时,保持18~24 小时,灭菌效果好 。
(2)消毒接种 。料袋灭菌后,需冷却至28 ℃以下方可接种 。为防止“病从口入”,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做到“四消毒”:接种箱(室)使用前,采用紫外线或气雾消毒;菌种、料袋和工具搬入后再次进行气雾消毒;操作人员身手消毒;菌种迅速通过酒精灯火焰消毒,接入料袋内 。接种时,长袋打6个接种穴,接入菌种后胶布封口;短袋的拔出袋口棉塞,接入菌种后复原棉塞 。
(3)室内养菌 。接种后的菌袋,摆放于培养室层架上或作平地垒叠培养 。发菌培养环境要求适温、干燥、避光、通风 。温度以23~26 ℃为好,不低于18 ℃,也不可超过32 ℃;空气相对湿度70%
以下,注意防潮;门窗遮阳避光;每天通风2 次,更新空气 。室内养菌一般7 天左右,袋壁上菌丝浓白密集 。白参菌整个养菌期仅10 天,当手指按压袋面有凹陷时,即可离室转入棚内 。
2.5 开口诱蕾
(1)开口诱蕾法 。菌袋进入菇房上架摆袋催蕾要区别不同袋形,短袋拔去袋口的棉塞,拉直袋膜,增氧保湿诱蕾;也可采取袋壁四周每隔8 厘米,用锋利刀片划1~2 厘米的出菇口后,将菌袋竖立或倒置摆放于地面或预先铺好塑料薄膜的菇床架上,多口出菇的方式,袋间距离1 厘米左右 。长袋进房后,横排于架层上适应环境2 天,再把穴口上的胶布撒掉,穴口向上长菇 。菌袋开口摆放后,上面覆盖塑料薄膜,使之形成一个适宜于菇蕾分化的稳定小环境 。覆盖的薄膜每隔3 小时掀动1 次,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促使菇蕾快速形成 。同时调节室温,控制湿度,通风,并给予光照刺激,诱导菇蕾形成 。菇蕾形成需要温度在16~23 ℃,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在空间喷雾状水,并覆盖架层罩膜保湿;提供光照强度为50 勒克斯左右的散射光;每天喷水时,结合揭膜通风,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0.01%~0.03%左右 。菌袋开口后原基形成一般需要4~6 天,当菇蕾形成并稍有分化时,揭去覆盖的薄膜,重新排放菌袋,加大菌袋间距至4~6 厘米,以利于子实体生长 。
(2)脱袋铺料诱蕾法 。菇床上先铺薄膜,再将培养成熟的菌袋,脱去塑料膜,掰成蚕豆粒大小菌丝块铺于菇床上,厚度为5~7 厘米,铺好后用木板轻轻拍平,覆盖塑料薄膜 。菇蕾形成时温度宜16~22 ℃,空间喷雾状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并覆盖架层罩膜保湿 。提供光照强度为50勒克斯左右的散射光;每天喷水时,注意揭膜通风;每隔3 小时左右掀动覆盖膜1 次,以补充料面的氧气 。7~8 天后,料面开始形成菇蕾 。菇蕾形成后,用小竹片将覆盖的塑料薄膜撑起,使覆盖膜和菌块表面有1~2 厘米距离,促使菇蕾开片 。菇蕾开片后,即将覆盖膜全部揭掉,以利于子实体生长 。
2.6 出菇管理
(1)控制温度 。温度应控制在18~23 ℃,不低于18 ℃,不超过25 ℃ 。气温高时,夜间开门窗通风,白天密闭门窗,同时进行室内空间喷水 。气温低于12 ℃时,应采取加湿措施,白天开南门、南窗,夜间关闭门窗 。若子实体尚未分化,只要不出现冻害,仍可形成子实体 。
(2)调整湿度 。根据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每天早、中、晚向空间喷雾状水1 次,不宜直喷于菇体上 。喷水视子实体生长情况而定,子实体小时少喷,子实体大时要及时多喷,晴天每天喷水1~2 次,雨天或空间湿度大时,不喷水,检测标准是以喷后2 小时,子实体上不出现水珠为度 。
(3)通风换气 。菇棚内需要充足的氧气,每天开窗通风1~2 次,保持室内有清新的空气 。气温低时,白天开门窗;气温高时,夜间开门窗 。
(4)适度光照 。长菇需要100~300 勒克斯散射光线 。光照强度超过500 勒克斯时,子实体生长速度会减慢 。
3 采收与加工
3.1 采收方法从接种至采收约20 天,当子实体叶片平展、开始散发孢子时,说明子实体已成熟,应及时采收 。推迟采收时间子实体重量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影响下一潮菇蕾形成,降低产量 。采收时应用锯齿小刀从基部切下,并除净基部培养基与杂质 。采收前1 天停止喷水,避免脆断损坏朵形 。第一潮子实体采收后,停止对菌袋或菌块喷水,生息养菌1~2 天后,再按前述方法催蕾,进行下一潮子实体培养,管理同第一潮菇,7 天后又产出第二潮菇 。管理得当一般可采收2~3 潮菇,生物转化率40%~50% 。长袋的单产200~250 克,短袋的单产100~150 克 。
3.2 托盘盖膜保鲜白参菌采收后,应及时进行保鲜,防止菇体氧化老熟,影响品质 。白参菌鲜品用塑料泡沫盒和保鲜膜包装送往超市,在4~5 ℃低温下货架期为12~14 天;在5~10 ℃下可贮藏8~9 天;超过12 ℃,只能贮藏4~5 天 。因此,必须在有效保鲜期内销完,以免失去食用价值 。
3.3 机械脱水干制烘干时先将鲜菇按大小分级后摊排在烘筛上,均匀摆放,然后逐筛放入筛架,满架后把门关闭 。放入筛架时,一般较小和较干的白参菌排放于上层,较大和较湿的应排放在下层,以利于上下同时烘干 。烘房起始温度宜在40 ℃,以后每隔1 小时上升5 ℃,直至上升至60 ℃烘干为止 。一般晴天采收的,每5 千克鲜品可烘成干品1 千克 。干品易回潮,应用双层塑料袋包装
白参菇的口感好吗白参菇的口感好吗?阅读前点“关注”,每天学一种零胆固醇、零乳糖、植物纤维丰富,更适合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人群饮用的植物酸奶 。
白参菇是食用菌中的一种,白参菇含有的裂褶菌多糖成分对肿瘤有抑制作用 。口感跟大多数食用菌差不多,看个人喜好 。
这里分享几种吃法,看小伙伴们是不是喜欢 。先来个“白参菇蒸蛋” 。准备:白参菇1两,鸡蛋2只,食盐、味精、香葱、植物油、香油各适量 。
步骤:
1、将白参菇清洗干净 。水锅内注入清水烧沸,把洗净的白参菇烫断生,捞出晾凉,挤干水分切成丁 。
2、香葱清洗干净后切成末 。鸡蛋磕入碗里打散,放入白参菇末、香葱末、食盐、味精,淋少许香油拌匀 。
3、也可以放入少量素高汤或者清水混合均匀后放入蒸笼,大火蒸20分钟左右,取出即可食用 。
本菜品补血安神、滋阴润燥,常作为身体虚弱、精血不足、癌症肿瘤患者的辅食 。
白参菇炒素肉准备:白参菇半斤,素肉丝4两,食盐、味精、香葱、生姜、植物油、料酒各适量 。
步骤:
1、将白参菇清洗干净 。水锅内注入清水烧沸,把洗净的白参菇烫断生,捞出晾凉,挤干水分切成条 。
2、香葱、生姜清洗干净后切成丝 。素肉丝泡发后挤干水分,稍微用盐腌制片刻 。炒锅置火上,倒入植物油烧热 。
3、将素肉丝煽炒干水分捞出 。炒锅重新放油烧热,投入葱丝、姜丝煽炒出香味,投入素肉丝、白参菇 。
4、撒上食盐、料酒翻炒至熟 。撒撒上味精,拌匀出锅即可 。
阅读提示:本文旨在介绍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可能出现图片与内容无关的情景 。读者朋友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您有更多相关的小妙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假如你也喜欢植物酸奶,可点击头像再私信小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