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肝炎怎么治,肝炎一般能活多久( 二 )


(4)病毒唑:是一种核苷类似物 , 照相报道对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有效果 。 但最新研究表明对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是有限的 , 仅对部分病人有效 , 降低血清转氨酶的效应要小于干扰素 。
(5)干扰素和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1.干扰素+熊去氧胆酸;2.干扰素+病毒唑;3.干扰素+香菇多糖;4.干扰素+左旋咪唑 。
急性肝炎:治疗一、一般治疗 适当休息 , 肝炎症状明显期特别是有黄疽者应卧床休息 , 急性肝炎的治疗直至症状和黄疸明显消退方可起床活动 , 逐步增加活动量或延长活动时间 , 以活动后不觉疲乏为度 。 合理饮食 , 以流食为主 , 少量多餐 , 保证水分的供给以利于利尿排黄 , 应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 黄疸严重者注意维生素K的补充 。 避免饮酒、过度劳累和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 。
治疗二、药物治疗 早期应用干扰素300万U , 皮下注射或肌注 , 隔日1次 , 3-6个月为一疗程 。 急性期黄疸者可予茵陈蒿汤治疗 。 恶心、厌油、呕吐者应给予葡萄糖加维生素C维生素B , 或门冬氨酸钾镁溶液 , 静滴 。 也可用急性肝炎的治疗肝炎灵和病毒灵 。 T5
患有肝炎该怎么治疗? 一.传播途径: ①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 , 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 。 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 。 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 。 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 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 , 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 , 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 ③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HBV 。 ④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 , 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 。 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 ⑤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 , 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 。 5种 , 其中以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最为常见 。 1.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急性甲肝患者是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 。 在儿童中以无黄疸型为多见 , 潜伏期2~6周 。 粪-口感染是甲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 日常生活接触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 , 在集体单位如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中甲肝发病率较高 。 2.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乙肝患者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 。 潜伏期1~6个月 。 主要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及密切的生活接触(粪便、唾液、初乳、尿、分泌物、汗等)进行传播;小儿还应特别注意母婴传播的途径 , 即母亲在妊娠后期患乙肝或是携带者 , 分娩时通过产道、胎盘传染给下一代 , 使婴儿得病 。 3.非肠道非甲非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传染源是本型肝炎的患者 , 潜伏期为1~6个月 。 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注射、输血及密切的生活接触 。 此型易转变为慢性肝炎 。 4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只能感染乙肝患者 , 可使肝脏病变加重 , 病情进行性发展 , 在短期内迅速发展成为肝硬化 。 潜伏期为1~6个月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注射、输血及密切的生活接触 , 有家庭聚集发生倾向 。 虽然我国的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对较低 , 但我国有数量巨大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 都可能成为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潜在对象 。 这是我国肝炎防治的新课题 。 5.肠道非甲非乙型肝炎(戊型肝炎):本型的特点是潜伏期短 , 为2~8周 。 因其传播途径是粪-口感染方式 , 可以暴发流行 。 特别是妊娠6~9个月的产妇更应引起重视 。
肝炎怎样治疗 肝炎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两部分 。 急性肝炎以清热解毒为主 , 辅以行血化痰 , 利水除湿之法 , 又必须时时顾护脾胃之气 , 用心调理 , 病不难愈 。 正所谓是花20%的力气就可以拯救80%的生命 。 在这一阶段 , 只需要使胃气不败 , 按法调治 , 就可以使病向愈而防止了病情向慢性化转变 。 但最忌讳者莫过于医者一味苦寒攻伐 , 致使病未祛而本已伤 , 那便是医者的过错了 。 在此期间 , 患者适宜的食物是鲫鱼豆腐汤之类利湿补脾的膳食 , 休息以左侧卧为主 , 宜用观脾之法 。 急性期是关键时期 , 宜将患者送医院隔离治疗 , 若由急性转为慢性 , 则治疗难度何止增加十倍?机不可失!肝炎急性篇“肝热病者 , 尿先黄” , 急性传染型肝炎在发作前有数周乃至几个月的潜伏期 , 在这段时间内 , 还未出现很明显的症状 , 只是尿黄 , 浑身乏力 , 恶寒发热 , 食欲减退 , 甚至于呕吐、头眩和小便不利等不明显的症状 。 若出现这些不明原因的症状时 , 宜考虑是否已经感染上了肝炎 , 赶紧到医院去做一下身体检查 , 发现的越早对治疗越有利 , 防微杜渐 , 在危险还未形成之前就把它解除了 , 这才是最明智也是最省力气的做法 。 急性肝炎发作时 , 约八成的患者都会出现一个症状——黄疸 , 表现为周身黄染 , 连眼睛本来是白的地方也变成黄的 , 尿也是黄如茶的 。 下面请让小子试着为您解释一下黄疸的由来(以下纯属一家之言) 。 黄疸一症 , 历来认为多是由于湿热郁阻于中焦使脾色外现所致 , 而此症又多见于肝炎 。 为什么呢?一般的人湿热体质的多的是 , 为什么又没有出现黄疸呢?难道真的仅仅是湿热内蕴这么简单吗?显然不是的 。 黄色为脾之本色 , 脏色外现一般是极其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 。 从黄疸症身目俱黄可知此症不仅跟脾有关 , 还跟肝有关 。 因于“肝开窍于目”的缘故!脾为谏议之官 , 看历史上的魏征就知道了 , 性情是极为中正刚直的 , 有啥就说啥 , 从来不会有所隐瞒 。 脾也是 , 它发现身体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 立马就上报给君主知道 , 然后君主就会及时采取应对的措施 。 而在五脏的关系中 , 脾属土 , 肝属木 , 所以肝是脾的上司 , 脾为肝之下属 。 而肝为将军之官 , 手握兵权 , 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 如果兵权旁落 , 则国家的命运也就由他人主宰了 。 而脾“知周出焉” , 是那个最早发现异况的人;为保国家和主子的安全 , 也只能挺身而出 , 一显英雄本色!按说这肝为将军之官 , 他本身有危险不应当坐视不管 , 所以那个要谋害他的敌人必定是他所喜欢的 , 而且不会直接伤害他 , 而是在旁挑拨离间之类的暗中使坏 。 脾为了使主上不被迷惑 , 只能冒死犯谏 , 于是这场除奸行动 , 悄然展开 。 所以要消除黄疸 , 必须先解除肝脏的隐患 。 因此所用药物 , 一要能抑制肝炎病毒 , 二要有退黄的功效 , 三要有除湿的作用 , 四能化瘀行血 , 在黄疸消退后 , 又当调补脾土 。 以下一项一项试为说明 。 首先 , 抑制病毒是直指矛盾的源头 , 故此是重中之重 。 在这方面 , 西医做的比较多 , 只是小子对西医所知甚少 , 不敢班门弄斧 。 近几十年来 , 中医药的药理实验也做了许多这方面的工作 , 如茵陈、板蓝根等都有很好的抑制病毒的效果 , 而茵陈又为退黄除湿的要药 , 故为首选 。 其次 , 要退黄就必须要促进胆汁分泌 。 黄疸之所以发黄 , 就是胆汁分泌疏泄不畅而进入血液循环 , 使血中胆红素上升所导致的 。 胆为少阳相火 , 具生发之性 , 与其用苦寒泻火的药物如龙胆草、黄连、黄柏等强行抑制其火势 , 不如遂其生发之性 , 郁则发之 , 用生发之药遂其生发之性 。 “三月茵陈能治病 , 四月蓬蒿当柴烧”说的就是利用茵陈的生发之性来治疗黄疸病的 。 三月的茵陈正是发芽抽穗的时候 , 具生发之性 , 到了四月就长成的芦苇蓬蒿了 , 成了没有药用价值的东西了 。 中医的药理有好时候真的让人觉得很奇怪 , 但又很有道理啊! 第三 , 黄疸病 , 但利小便 。 小便不通则湿热内蕴 。 可见 , 湿是黄疸的一个重要因素 。 为什么呢? 是在这样的 , 脾为湿土 , 喜燥恶湿 , 地本来就很泥泞 , 还整天下雨 , 那当然就令人讨厌了 。 湿性伤阳 , “邪之所凑 , 其气必虚” , 所以 , 除了喜欢喝酒这一特殊原因外 , 必须是阳虚的体质方能出现黄疸症 。 在《饮食篇》、《五脏虚损演义》中都曾论述过五脏的血气不足的问题 , 回忆一下 , 血气不足于脾则表现为阳虚 , 此时虽然看起来比较弱 , 但有大量的储备 , 所以此时的黄疸表现为通身发黄 , 黄如橘子色 , 口不渴 , 治疗起来也比较容易痊愈 。 血气不足于肝表现为阴虚火亢 , 此时不容易出现黄疸症状 。 血气不足于肾 , 肾为水火之脏 , 或表现为阴虚 , 或表现为阳虚 , 但其实阴阳都已经很弱 。 阴虚之体易发为萎黄 , 手足躁扰 , 烦躁不安 , 口渴欲饮 , 皮肤萎黄 , 大便黑色 , 小便短赤 , 这种是比较难办的 。 阳虚之体易发为阴黄 , 腹肿 , 食欲不振 , 神情漠然 , 皮肤黯黄 , 大便黑色 , 小便涩 , 脉沉 , 棘手!血气不足于肺 , 皮肤枯黑 , 骨瘦如柴 , 与萎黄大体相同 。 血气不足于心 , 五脏皆病 , 血脉空虚 , 如果出现黄疸 , 那一定是败血之黄 , 万无一生 。 而黄疸除此五种情况之外 , 又可有因暴饮寒凉热导致脾阳受寒湿之困;或者因泄欲过度 , 脾阳未虚而肾阳先衰 , 犹如釜底抽薪 , 就算是开水也会慢慢变凉的 , 发为女劳疸;又有那贪杯的家伙 , 酒毒伤肝 , 湿热内生 , 即使不阳虚也会出现黄疸 , 名曰:“酒疸” , 表现为“心中懊哝而热 , 不能食 , 时欲吐”等等 , 大体如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