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许怎么写,隶书书法


许字的篆体怎么写 许
拼音大写字母:XU
拼音小写字母:xu
拼音:xǔ 
“许”字详解:
读音:[xǔ][hǔ]
部首:讠
【学习知识|许怎么写,隶书书法】五笔:YTFH
释义: 
[ xǔ ]
1.应允 , 认可:~可 。 允~ 。 特~ 。
2.承认其优点:赞~ 。 嘉~ 。
3.预先答应给与:~诺 。
4.女方接受男方求亲:~配 。 ~嫁 。 以身相~ 。
5.或者 , 可能:也~ 。 或~ 。
6.处 , 地方:何~人 。
7.表示约略估计的词:几~ 。 少~ 。
8.这样:如~ 。
9.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 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 。
10.姓 。
[ hǔ ]
1.〔~~〕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 。
2.(许)

繁体字许怎么写 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 ,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 。 姓 , 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 , 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 , 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 , 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 。 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 , 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 。 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 。 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 , “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 , “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 , 是奚仲的后人)等 , 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 。 如鲁、韩、宋等 , 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 , 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 , 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 。 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 , 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 , 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 , 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商鞅”等 。 此外 , 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 。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 , 同样的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 。 如“贺” , 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 , 有的是原姓“庆” , 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 。 姓也因政治的、地理的、民族的等等原因而变化 。 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鏐”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②之后 , 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 , 而“靖难”有功的太监马三保却被赐姓为“郑”(就是以“三保太监下西洋”著称的郑和);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拓跋”姓为“元”姓 。 又如“汉代诸县(今山东省境内)的“葛”姓迁到阳都(今河南省境内) , 为了和当地的葛姓区别就称为“诸葛” , 而齐地的“田”姓外迁 , 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 。 可见 , 姓就是一种符号 , 并不象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

名 , 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 。 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盘庚、武丁等和干支相联系 , 可能和生辰有关 。 春秋时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 。 郑庄公名“寤(牾)生” , 则是他母亲难产的纪实 。 可见那时有些名字还是很朴素的 。 但那时有些人名所用的字也有特定的含意 , 这含意并因同时出现的“字”而更为清楚 。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 是和“名”相表里的 , 所以又叫“表字” 。 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 , 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 , “灵均”就是“原” 。 他名“平”字“原” , “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 。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 , 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 , 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 , 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 又如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 , 他们名、字中的“良”与“善”、“巩”与“固”也都是同义 。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 , 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 , “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 , “机”、“衡”都是北斗中的两颗星 。 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 , 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 , 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 “渔”(打鱼)、“樵”(砍柴)常为侣 , 宋代史学家、《通志》的编者郑樵字渔仲;“渔翁”又常戴“笠” , 清代文学家李渔字笠翁 。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 , 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清代作家管同字异之 , 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同”与“异”都是反义 。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 , 如: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干字伟长 , 《孔丛子》有“非不伟其体干也”句;曹操字孟德 , 《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 。 三国赵云字子龙 , 取自《周易》“云从龙 , 风从虎”;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 , 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 , 也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 , 其羽可用为仪” 。 元末戏曲家高明(著有《琵琶记》)字则诚 , 取自《礼记》“诚则明矣”;明代军事家于谦字廷益和清初文人钱谦益字受之 , 则都是用《尚书》中“谦受益”的典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