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蛇疮怎么治,蛇疮怎么去治疗比较快( 三 )


2、应用维生素B1、B12、甲钴胺营养神经 , 促进神经修复;
3、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性疼痛 , 应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改善睡眠;
4、中医和中药对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 可以根据病情选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的药物治疗 , 中医拔罐疗法和放血疗法也有很好的疗效;
5、外用药物可以起到抗感染、止痛或促进水疱干涸的作用
蛇胆疮怎么治疗 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 , 呈带状分布 , 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 因皮损状如蛇行 , 故名蛇串疮;因每多缠腰而发 , 故又称缠腰火丹;本病又称之为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 。 清·《外科大成·缠腰火丹》称此症“俗名蛇串疮 , 初生于腰 , 紫赤如疹 , 或起水疱 , 痛如火燎 。 。 以成簇水疱 , 沿一侧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 , 伴刺痛为临床特征 。 多见于成年人 , 好发于春秋季节 。 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 。

[病因病机]

本病多为情志内伤 , 肝郁气滞 , 久而化火 , 肝经火毒 , 外溢肌肤而发;或饮食不节 , 脾失健运 , 湿邪内生 , 蕴而化热 , 湿热内蕴 , 外溢肌肤而生;或感染毒邪 , 湿热火毒蕴结于肌肤而成 。 年老体虚者 , 常因血虚肝旺 , 湿热毒盛 , 气血凝滞 , 以致疼痛剧烈 , 病程迁延 。

[诊断]

一般先有轻度发热、倦怠、食欲不振 , 以及患部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 , 但亦有无前驱症状即发疹者 。 经l一3天后 , 患部发生不规则的红斑 , 继而出现多数和成簇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 , 迅速变为水疱 , 聚集一处或数处 , 排列成带状 , 水疱往往成批发生 , 簇间隔以正常皮肤 。 疱液透明 , 5—7天后转为浑浊 , 或部分破溃、糜烂和渗液 , 最后干燥结痂 , 再经数日 , 痂皮脱落而愈 。 少数患者 , 不发出典型水疱 , 仅仅出现红斑、丘疹 , 或大疱 , 或血疱 , 或坏死;岩瘤患者或年老体弱者可在局部发疹后数日内 , 全身发生类似于水痘样皮疹 , 常伴高热 , 可并发肺、脑损害 , 病情严重 , 可致死亡 。 一般在发疹的局部 , 常伴有署核肿痛 。

皮疹多发生于身体一侧 , 不超过正中线 , 但有时在患部对侧 , 亦可出现少数皮疹 。 皮损好发于腰肋、胸部、头面、颈部 , 亦可见于四肢、阴部及眼、鼻、口等处 。

疼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 疼痛的程度可因年蛉、发病部位、损害轻重不同而有所差异 , 一般儿童患者没有疼痛或疼痛轻微 , 年龄愈大疼痛愈重;头面部较其他部位疼痛剧烈;皮疹为出血或坏死者 , 往往疼痛严重 。 部分老年患者在皮疹完全消退后 , 仍遗留神经疼痛 , 持续数月之久 。

本病若发生在眼部 , 可有角膜水疱、溃疡 , 愈后可因疤痕而影响视力 , 严重者可引起失明、脑炎 , 甚至死亡 。 若发生在耳部 , 可有外耳道或鼓膜疱疹、患侧面瘫及轻重不等的耳鸣、耳聋等症状 。 此外 , 少数患者还可有运动麻痹、脑炎等 。

病程在儿童及青年人 , 一般2—3周 , 老年人约3—4周 。 愈后很少复发 。

[鉴别诊断]

一、热疮多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处 , 皮疹为针尖至绿豆大小的水疱 , 常为一群 , l周左右痊愈 , 但易复发 。

二、漆疮、膏药风发病前有明确的接触史 , 皮疹发生在接触部位 , 与神经分布无关 。 无疼痛 , 自觉灼热、瘙痒 。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肝经郁热皮损鲜红 , 疱壁紧张 , 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 , 烦躁易怒 , 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 , 苔薄黄或黄厚 , 脉弦滑数 。

辨证分析:肝气郁结 , 气郁化火 , 外炎肌肤 , 故皮损鲜红 , 疱壁紧张;气滞湿热郁阻 , 则灼热刺痛;肝为刚脏 , 肝经郁热 , 肝胆火盛则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均为热盛之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