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养生的中医理论支持,太极拳养生特点

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太极拳就是那位传奇人物武当创始人张三丰发明的一种健身拳法,所以对于太极拳来说我们都不会陌生的 。 这就是我国的一种健身养生的拳法,现在就出现了在每天的早晨有着很多的老年人在公园进行打太极拳来锻炼身体,这可以想象太极拳在我国的传播的广度有多广 。 那么太极拳究竟有没有作用,它有没有什么样的理论进行支持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将要进行了解的问题 。

太极拳养生的中医理论支持,太极拳养生特点

文章插图
1、太极拳的特点及其内涵,“拳其于易,理成于医” 。 太极拳与中国医学的阴阳学说同出一理,与中国医学同承一脉帮“拳名太极,实无极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命合也”因此,太极拳虽类归武术,但却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治病思想,在中国传统的养生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太极拳是防患于未然,防疾于未染的自我摄生调理的保养 。 其重在“养”,“养”是自我调理,自我呵护,舒筋活血,开穴顺气,以增强人体系统内部和谐有序的有机性,使人体处于一种“维生”的功能状态 。 2、老年衰老特征与太极拳的延年益寿机理,伴随着现代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进步,现代社会生活的不断提高和丰富,怎样依靠自身积极的身体活动,推迟个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延年益寿,已成为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衰老生物学问题 。 太极拳抗老祛病,延年益寿的功效,在于它所持的“内外合一”的同意观阴阳平衡的辨证观,以及“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运演操作机制 。 3、对血管系统的影响,许多研究证实,太极拳锻炼能延缓心血管机能的减退,提高血液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免疫功能,对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 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心脏最基本的功能,心率和血压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的重要循环来满足机体的需要,从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 合心率120次/分左右负荷内的运动,每分搏出(CO)的加大主要依赖与或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DD)和每搏输出量(SV)的增强 。 10分钟以上的太极拳练习,HR为120次/分左右,是一种中低强度的运动,能有效地提高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机能 。 4、太极拳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人进入中年以后,骨密度逐渐下降,这种下降在女性绝经后明显加速,因此女性骨密度比男性低,而男性骨质疏松的危险性比女性高 。 6个月太极拳练习确能减低负荷肌体(胫骨)的骨矿物持质丢失率,有效地减低骨折的发生机会,另外练习太极拳能显著改善肌肉力量及柔韧性,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和预防由于摔倒而引起的早老性骨折的目的,常年从事太极拳运动,可以对骨骼肌肉运动系统形成良好刺激,有效地减少内骨矿物资的自然丢失,使密度多年保稳定,有效调节骨钙、血钙平衡 。 5、太极拳对老年人修心养性的功效,现代社会流行许多的文明病,并非全是病原性所致,与现代人是生活态度、生活内容、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 医学心理研究证实,不仅生理成病理能影响心理,而心理也能影响生理成病理 。 也就是说,人们不良情绪和个性能导致成诱发多种疾病 。 老年人因退休失去特定的社会角度,心烦意乱,抑郁寡欢,烦躁不安出现心理失衡 。 加之机能日趋衰退,反映迟钝,多病欠安引发对生的留恋和对死的恐惧,给老年人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 。 因此,老年阶段,更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更能体会到身体健康的重要 。 单纯的健身,以期延年益寿,而不重视健心以期修心养性,是很难达到安度余生、顾养天年、寿终正寝的目的 。 以上就关于太极拳对于我们人体的好处和对于太极拳的理论基础的介绍,可以看到对于太极拳来说现在的科学也都已经给出比较好的解释,这样是现在的太极拳已经走出了国门的标志 。 现在已经不光光我国的人们在打太极拳进行锻炼身体了,国外的很多外国人也都是在进行了相应的锻炼 。 所以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我们还有那些理由不进行传播,那你学会打太极拳了吗?

推荐阅读